旅游翻译研究范畴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红英 时间:2014-01-05
旅游研究翻译的研究内容包括游客消费行为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旅游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研究、旅游与政府关系等。
 旅游研究翻译的特点是专业性强、译文选词准确、译文逻辑性强、
 旅游研究翻译的目的语读者多为旅游高等院校的师生、旅游研究机构人员、政府旅游管理部门人员等。他们都有较强的旅游专业背景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在翻译策略上应重视语篇翻译,尽量使译文在词汇、语法等各个层面寻求与原语言的对等。
 旅游研究翻译要求译者在具备旅游管理翻译者所具备的翻译能力的基础上,具备较高的对学术研究方法和学术研究语言的掌握能力,真正了解国内外旅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广泛接触前沿的旅游研究文献,有对旅游研究领域新成果敏锐的感知力。另外还要具有对前沿性词汇的创造翻译能力,因为旅游研究中都会有一些独特的新的专业术语。总之,译者应该有一种inter-discourse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跨话语专业交流)的能力(Scollon & Scollon ,2000)。
 四、旅游翻译研究范畴构建的意义
 旅游文本翻译的多样性并不排除它的可操作性。建立在旅游研究分类基础上的旅游翻译研究范畴构建将对旅游翻译的规范性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旅游翻译范畴构建研究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明确旅游翻译研究中不同的构成部分。
 有利于具体分析不同研究对象文体的语言特点。
 明确各类文本的目的语读者,使译文文本具有更大的可读性和更高的可接受性。
 可以针对不同研究文本对象特点选用与之相适应的翻译策略。
 促进针对不同的翻译策略总结研究出与之相适应的翻译指导思想与理论。
 对于从事不同旅游翻译类别的译者提出不同的要求。
    五、结语
 旅游翻译应紧跟旅游发展,改变滞后发展的局面,顺应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研究服务并引领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的目的。旅游翻译应保持并完善以介绍中国国情与文化的汉英旅游翻译现状,发展为出境旅游服务的英译汉旅游翻译,积极进行旅游研究领域的旅游研究翻译,逐渐完善学科发展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1]丁大刚.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刚.跨文化意识——导游词译者之必备[J]. 中国翻译. 2002 (2):30-35.
[3]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陈刚.应用翻译研究应是基于实践的研究—以旅游文本及翻译的多样性案例为例[ J].上海翻译,2008, (4).
[5]程尽能,吕和发.旅游翻译理论与事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方梦之.从译学术语看翻译研究的走向[J].上海翻译, 2008, (1):5-9.
[7]金惠康. 跨文化旅游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8]李天元. 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9]林克难,籍明文.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J].上海科技翻译, 2003, (3):10-12.
[10]吕和发,周剑波.旅游翻译:定义、地位与标准[ J].上海翻译,2008, (1):30-33.
[11]魏星.导游翻译语言修炼[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12]吴必虎. 旅游服务管理精选精译-旅游服务营销[M]丛书总序.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CNTA).对《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的学习与理解.[EB/OL]:http://www.cnta.gov.cn/html/2008-6/2008-6-2-21-16-36-125.html,2006-06-22.
[14]中国欧盟电子商务中心(China-EU E-Commerce Center). 世界各国旅游局官方网站. [EB/OL]http://www.ceuropetown.com/source/tour/1228662563d74926.html , 2008-12-07.
[15]曾利沙.论旅游手册翻译的主题化信息突出原则[J].上海翻译, 2005, (1): 19-23.
[16]曾利沙.从翻译理论建构看应用翻译理论范畴化拓展—翻译学理论系统整合性研究之四(以旅游文本翻译为例) [J].上海翻译,2008, (3):1-5.
[17]曾利沙.基于实践的翻译批评应具学理性与客观论证性—兼论旅游翻译中的“商业伦理”[ J].上海翻译,2009, (2):14-17.
[18]谢彦君. 旅游学科的研究应该回归本质[R]. 北京:中国旅游研究院2009年中国旅游科学年会,2009.
[19]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中国翻译, 2000, (5): 54-56.
[20]Scollon,Ron&S.W.Scollo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ADiscourseApproach[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BlackwellPublishersLtd.,2000.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