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缩尿汤合遗尿停治疗小儿遗尿31例
【关键词】 小儿遗尿;自拟缩尿汤;遗尿停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在睡眠中不自觉地排尿,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根据国外调查报道,大概有10%~15%的儿童患遗尿证,近年来我国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科于2005年2月~2007年10月对该病用自拟缩尿汤合遗尿停做了临床观察,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来源于2005年2月~2007年10月的我科门诊就诊患儿。采用随机入组,分为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男13例,女18例,年龄3~14.5岁,平均6.73岁。对照组31例,男10例,女21例,年龄3~13岁,平均6.53岁。两组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兼有症状与体征 治疗组:面色萎黄,挑食厌食8例;头发焦黄5例,手脚欠温4例;夜睡盗汗7例,睡说梦呓6例;经常尿湿裤头6例;尿急或者憋不住尿5例;发育不良,身材矮小5例;X线摄片检查,发现有隐性脊柱裂1例。
对照组:面色萎黄,挑食厌食5例;头发黄软4例,手脚欠温6例;夜睡盗汗3例,睡说梦呓7例;经常尿湿裤头4例;尿急或者憋不住尿6例;发育不良,身材矮小4例;X线摄片检查,发现有隐性脊柱裂1例。
1.3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药管理局2003年12月第2版《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1]:(1)发病年龄在3岁以上。(2)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一夜尿床数次。(3)小便常规及尿培养检查多无异常发现。(4)X线摄片检查,部分患儿可见隐性脊柱裂。凡3岁以上的幼儿,不受性别,病程长短,症状轻重限制,均纳入观察范围。排除尿路感染、夜间癫痫发作、泌尿道畸形、大脑发育不全等疾病。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内服自拟缩尿汤合遗
尿停脐敷。对照组采用纯服缩尿汤。
1.4.1 治疗组 内服自拟缩尿汤。主方为:补骨脂9 g。菟丝子9 g。桑螵蛸9 g,黄芪9 g,芡实9 g,山萸肉6 g,五味子4.5 g,沙苑子9 g,山药9 g,黑豆9 g。每剂浓煎至250 ml。用法3~5岁,每次50 ml,每日2次;6~8岁,每次90 ml,每日2次;9岁以上,每次130 ml,每日2次。加减:面色萎黄,挑食厌食加鸡内金、炒谷麦芽;头发焦黄加熟地、当归;四肢欠温加益智仁、巴戟天;夜惊盗汗加煅龙骨、牡蛎、白芍;夜睡梦呓加灯芯、远志;尿急或憋不住尿加覆盆子、锁阳等。自拟遗尿停脐敷:由五倍子、锁阳、巴戟天等中药组成,将药研成细末,加入少量蜂蜜与醋,调和成像蚕豆大小的膏状,放于无菌静脉针头固定贴上(由浙江康力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浙食药监械生产许20050215号),入睡时贴于脐部,每日一贴,连用10天。
1.4.2 对照组 纯服缩尿汤。处方、加减同上。两组均以6周为一疗程。
1.5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遗尿停止,2~3个月内无复发;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下降2/3以上;有效:临床症状焦治疗前下降1/3以上;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有效,总显效率为痊愈+显效。
2 结果
治疗组31例中,治愈12例,占38.71%;显效8例,占25.81%;有效9例,占29.03%;无效2例,占6.45%。显效率64.52%,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31例中,治愈8例,占25.81%;显效9例,占29.03%;有效10例,占32.26%,无效4例,占12.90%。显效率54.84%,总有效率为87.1%。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和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小儿遗尿,中医又称“遗溺”。《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曰:“夫人有于睡眠不觉尿出者,是其秉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小儿尿床大多由于脏腑娇嫩、肾气亏虚,下元虚冷,则摄纳不固,膀胱失于温养,闭藏失职所致。根据该病发病的特点与症状,重在温阳固精、补肾缩尿。我们采用自拟缩尿汤为主方,由10味中药组成。方中以补骨脂补肾温阳、固精缩尿为君药;菟丝子、桑螵蛸、山萸肉、沙苑子补肾缩尿、助阳固涩为臣药;黄芪、五味子、芡实升阳益气、固肾涩精为佐药;山药、黑豆收涩固精、抗遗尿为使药。全方旨在补肾而益精,温阳而固涩,使肾气充盛,气化得利,膀胱得约而遗尿止矣。又以自拟的遗尿停作为脐部神阙穴的外敷膏。此方由五倍子、锁阳、巴戟天等中药组成。方中五倍子具有收敛固涩之功,巴戟天、锁阳补肾壮阳益精,诸药具有温肾补阳,固涩缩尿之效用,再加入醋与蜂蜜调之,以取其酸收温和之意,以助药力。其方共奏补肾益气,固涩止遗之效用。
神阙是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2]。为经络的总枢,经气的汇海,与百病相通,有“脐通百脉”,能“主百病”之说。脐部敷药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方法。根据《理瀹骈文》中指出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理论,按照医学分析认为,脐部为腹壁最后关闭和最薄处,表皮角质层较薄,屏障功能最弱,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黏膜和腹膜直接相通,故药物渗透力强,易于穿透,容易吸收,能弥散迅速而通达全身。《道藏》曰神阙“为心肾之门户”,由于脐疗能温补下元、温通经脉,调和气血,促使肾的固摄止遗等作用,从而达到温阳补肾,缩尿止遗的作用。同时,脐疗避免了药物对胃肠与肝肾的损伤,具有无创伤、无疼痛,简便、实用、安全、有效等效用,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应用于临床。
根据国外调查报道,大概有10%~15%的儿童患遗尿症,近年来我国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探索出诊治小儿遗尿的有效方法,我科于2005年2月~2007年10月对该病用自拟缩尿汤合遗尿停做了临床观察,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选取组和对照组各31例作对照。治疗组采用内服缩尿汤合脐敷遗尿停;对照组纯服缩尿汤。自拟缩尿汤为主方,由10味中药组成。方中以补骨脂补肾温阳、固精缩尿为君药;菟丝子、桑螵蛸、山萸肉、沙苑子补肾缩尿、助阳固涩为臣药;黄芪、五味子、芡实升阳益气、固肾涩精为佐药;山药、黑豆收涩固精、抗遗尿为使药。全方旨在补肾而益精,温阳而固涩。自拟的遗尿停作为脐部神阙穴的外敷膏。此方由五倍子、锁阳、巴戟天等中药组成。诸药具有温肾补阳,固涩缩尿之效用。内外合方共奏补肾益气,固涩止遗之效用。
从两组的对比来看,均内服自拟中药缩尿汤,唯治疗组加入遗尿停脐疗后,更加强了中药的温肾补阳,固涩缩尿作用,使药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增进与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先后以显效率64.52%,总有效率为93.55%;显效率54.84%,总有效率为87.1%,而决优胜。进一步显示了中医中药内外合治的长处与优势。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遗尿病防治协会认为:遗尿症,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杀手,直接导致儿童缺乏自信心、处事能力差、恐惧集体生活,许多患者甚至出现偏执、自卑等精神、心理障碍。患有尿床的孩子比普通儿童智商低17%~23%,比健康孩子身高平均低2~5 cm。因此,尿床关系到孩子的健康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将对孩儿的成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1 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254.
2 高树中.中医脐疗大全.济南:济南出版社,199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