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例婴儿佝偻病临床资料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邓春梅 李凤英 时间:2010-07-13
【摘要】  为了解我县绿水乡婴儿佝偻病发病情况,探讨其防治方法, 笔者对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绿水乡卫生院确诊的6周~1岁的52例佝偻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  以6个月以内婴儿发病人数最多,纯人工喂养、纯母乳喂养未加服维生素D的婴儿较混合喂养加服维生素D的婴儿发病人数多。户外活动差的婴儿较户外活动好的婴儿发病人数多。结论  婴儿早期应尽早服用维生素D,纯人工喂养、纯母乳喂养儿必须服用适量维生素D,加强婴儿的户外活动,才能更好地预防婴儿早期佝偻病。
【关键词】  婴儿  佝偻病  临床分析
        为了探讨婴儿早期佝偻病防治措施,笔者就我县绿水乡卫生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确诊的52名6周~1岁佝偻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于绿水乡卫生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确诊的52例6周~1岁佝偻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1.2方法  采取填表格、逐项询问的方法,询问内容包括小儿出生、喂养、使用维生素D、生活居住等情况,既往患病史及佝偻病有关症状,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对具有症状体征或虽无症状但具有典型体征的儿童进行腕部X光拍片,同时进行骨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测定。
        2  结果
        2.1年龄与患病情况  6个月以内发病者41例,占78.85%,7个月~1岁发病者11例,占21.15%。可见半岁以内为婴儿早期佝偻病的多发时期。
        2.2性别与患病情况  男孩患病人数较女孩多,男孩患病31例,占59.62%;女孩患病21例,占40.38%。
        2.3喂养与患病情况  调查询问喂养情况时,分为纯人工喂养、纯母乳喂养未加服维生素D、混合喂养加服维生素D。结果混合喂养加服维生素D患病人数最少,12例,占23.08%;纯母乳喂养未加服维生素D次之,18例,占34.62%;纯人工喂养患病人数最多,22例,占42.31%。
        2.4户外活动与患病情况  每日户外活动多于2小时以上者,佝偻病患病5人,占9.62%;每日户外活动少于2小时者,佝偻病患病18人,占34.62%;户外活动极少或根本不到户外者,佝偻病患病高达29人,占55.77%。
        3  讨论
        3.1半岁以内为婴儿早期佝偻病的重点防治时期,其原因是在本时期内小儿生长发育快,男孩体重增长2.3倍,女孩体重增长2.2倍,所需维生素D量相对增加,应尽早服用维生素D。此外,纯人工喂养、纯母乳喂养儿也必须服用适量维生素D,才能更好地预防佝偻病。小儿出生后2周开始即可应用维生素D预防。维生素D的用法:每日口服维生素D 400~800IU,至周岁,也可每月1次或分次口服维生素D 5~10万IU,至周岁,还可每季1次口服维生素D 20~30万IU,至周岁。不能口服时可肌注,出生后2周~1岁以内可于冬(10~12月)春(1~3月)注射维生素D 30万。
        3.2来凤县气候易变、多湿、多风,冬春季更为明显,半岁内小儿太小,家长怕小儿吹风受凉,不愿抱出户外。因此接触紫外线少,内源性维生素D缺乏;再加上家长缺乏喂养经验,没有及时添加辅食及维生素D,外源性维生素D也欠缺。因此,要鼓励家长带小孩进行户外活动,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3  活动期轻度:维生素D330万IU 1次肌肉注射即可。活动期中度:维生素D330万IU隔2周肌肉注射1次。一般2次即可,第三针根据情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