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摘要】 目的 对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麻醉效果进行系统的观察以评价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需行人流术女性患者75例,随机分成瑞芬太尼1 ng/ml组、瑞芬太尼2 ng/ml组、瑞芬太尼3 ng/ml组共三组,每组25例,观察麻醉和手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恢复时间、体动、呼吸抑制和术后腹痛情况等。 结果 术中瑞芬太尼1ng / ml组丙泊酚的总用量、术后恢复时间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92、2.13,P均<0.05);术后呼吸抑制发生率瑞芬太尼1 ng/ml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P<0.05);三组体动发生情况及术后腹痛的发生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手术安全及术后恢复的角度而言,瑞芬太尼1 ng / ml作为靶控输注的效应室浓度较为合适。
【关键词】 瑞芬太尼 无痛人流 剂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ainless induced abortion with use of different doses of remifentanil. Methods Seventy five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abortion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remifentanil 1 ng/ml group, remifentanil 2 ng/ml group and remifentanil 3 ng/ml group.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dose of propofol, recovery time after anesthesia, body movement, respiration weakness and post-operation bellyache etc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doses of propofol during anesthesia and recovery time after anesthesia in the remifentanil 1 ng/ml group wer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other two groups(t=1.92, 2.13, P<0.05). The rate of respiration weakness in the remifentanil 1 ng/ml group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other two groups(χ2=6.31,P<0.05). The body movement and post-operation bellyache were similar in the three groups without statistic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onsidering about safety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of 1ng/ml remifentanil used in painless induced abortion had some advantages.
Key words remifentanil; painless induced abortion; dose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短效麻醉镇痛药,具备安全、有效、作用时间短、麻醉恢复迅速等特点,适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的麻醉,但因其具有呼吸抑制等缺点,术中使用剂量不能过大。本次研究选用了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进行无痛人流术的麻醉,对术中麻醉效果进行了系统观察,了解其镇静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7月至2007年12月间在衢州市人民门诊行无痛人流的女性患者75例,年龄19~29岁,平均(23.01±3.21)岁,体重45~58 kg,平均(51.10±4.52)kg,因妊娠10周内患者自愿采用无痛人流术。术前禁食8 h、禁饮4 h。美国麻醉学会(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ASA)Ⅰ级,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瑞芬太尼1 ng / ml组、瑞芬太尼2 ng / ml组、瑞芬太尼3 ng / ml组,每组25例患者,三组一般资料见表1,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均<0.05)。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于左上肢开放一静脉通路,输注乳酸林格氏液。采用HP78352c监测仪监测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脉搏(pulse sphygmus throb,P)、呼吸(respiration, R)、血压(blood pressure, BP)、心率(heart rate, HR)、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无创动脉血压(Non-invasive bloopd pressure, NIBP)。经面罩吸入5 L/min氧气。瑞芬太尼1 ng/ml组以瑞芬太尼浓度1 ng/ml诱导并维持,再注入丙泊酚约100~140 mg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操作,各组在术中体动追加丙泊酚,有呼吸抑制时托下颌或面罩吸氧。手术结束后立刻停止泵注瑞芬太尼;瑞芬太尼2 ng/ml组将瑞芬太尼浓度设置为2 ng/ml,余与瑞芬太尼1 ng/ml组相同;瑞芬太尼3 ng/ml组将瑞芬太尼浓度设置为3 ng/ml,余与瑞芬太尼1 ng/ml组相同。
1.3 观测指标 ① 丙泊酚总量:是指在整个麻醉过程中丙泊酚的总用量;② 术后恢复时间:以手术结束至患者能在医生指令下进行有意识的活动的时刻为准;③ 体动情况:如手术中患者发生肢体或头颈部活动即认为有体动;④ 呼吸抑制:术中患者发生呼吸停止1 min以上即认为呼吸抑制,并需要人工辅助呼吸;⑤ 术后腹痛:是指患者在苏醒后有腹痛主诉。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向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三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见表2
由表2可知,术中丙泊酚的总用量瑞芬太尼1 ng/ml组>瑞芬太尼2 ng/ml组>瑞芬太尼3 ng/ml组,三组丙泊酚的总用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P<0.05);术后恢复时间以瑞芬太尼1 ng/ml组最快,瑞芬太尼2 ng/ml组和瑞芬太尼3 ng/ml恢复较慢,三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
2.2 三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不良效果比较见表3
由表3可见,术后的呼吸抑制在三组中患者均有发生,瑞芬太尼1 ng/ ml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P<0.05);三组体动发生情况及术后腹痛的发生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3 讨论
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主要是对宫颈的牵拉、扩张、吸引或刮匙对宫壁的强烈刺激和子宫收缩所引起,并且可引起人流综合征。无痛人流术是在人流手术中应用适当麻醉药,使患者在睡眠无痛状态下完成。此类手术的麻醉应具有起效快、苏醒早、安全、无痛等特点,因此对麻醉的要求有使患者在睡眠无痛状态下完成治疗,术中、术后安全、舒适、无痛、无不愉快的记忆,并具有"快车道化"特征,即患者在手术室中完成早期的恢复后直接转人门诊观察室。
目前在国内无痛人流手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但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普遍关心的问题,如术中的体动、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镇痛不全、术后的宫缩痛、术后恢复情况、患者自行回家的安全性等问题[1,2]。传统方法单独将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麻醉,这方面已有大量报道。丙泊酚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迅速、镇静催眠作用强、麻醉深浅易调控的特点,能有效地阻断损伤性刺激向中枢的传导,降低应激反应,预防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是门诊短小手术较理想的静脉麻醉药[3]。但由于丙泊酚仅是一种镇静药物,镇痛作用弱,对呼吸、循环抑制呈剂量依赖性,对手术引起的疼痛效果不够,故易出现术中躁动,只能通过增加剂量的方法来满足手术需要,这就势必增加对呼吸、循环的抑制,延长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因此单独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时具有较多不足之处。
瑞芬太尼为新一代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在体内经血浆和组织醋酶分解,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镇痛作用强等特点,是全身静脉麻醉的理想药物。一般认为瑞芬太尼的镇痛效能强于芬太尼,大约是后者的1.5~3倍[4]。无痛人流术通常是门诊手术,这就要求尽量做到安全、舒适、有效,同时迅速恢复,无残留作用及并发症。而瑞芬太尼起效迅速、镇痛强、清除快的药理特点恰好能满足其要求;同时由于术中体动发生较少,可给术者提供良好的操作环境,减少子宫穿透意外的发生。但瑞芬太尼对呼吸和循环功能存在剂量依赖性影响[1],应用剂量较大或注射速度过快易引起呼吸循环功能抑制[5],临床上应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剂量尚无确切标准。本次研究中比较了瑞芬太尼1 ng/ml、 2 ng/ml和3 ng/ml两种剂量的麻醉效果及副作用,结果发现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合用能达到人流术中的镇痛和无意识的目的,且两药的合用具有协同作用。本次研究中瑞芬太尼1ng/ml组的丙泊酚用量显著性高于另两组,但呼吸抑制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性低于另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体动发生情况及术后腹痛的发生情况相似,无显著差异,故从手术安全及术后恢复的角度而言,瑞芬太尼浓度以1ng/ml较为合适。
【】
1 李师阳, 姚伟瑜,肖全胜,等. 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4, 24(4):309-310.
2 邬子林, 佘守章,刘继云,等. 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 20(8):493.
3 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奎. 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 2003. 481-487.
4 吴新民, 叶铁虎, 岳云, 等. 国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3, 23(4):245-248.
5 刘继云.瑞芬太尼和异内酚用于人工流产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研究[J]. 全科医学, 2005, 8(6): 457-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