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治疗护理及出院指导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孙亚丽 叶雪玲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宁夏眼科30例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护理指导经验。方法 根据临床特点:(1)术前指导,心理护理术前患者卧位手术配合注意事项指导,术前准备。(2)术前和术后用药知识讲解。(3)术后护理指导,卧位,眼部生活、用药随诊等指导。结果 通过对30例术后网脱患者术前术后的指导、护理,医护患者密切配合,30例术后网脱达到解剖复位,无一例传染。结论 对网脱患者制定行无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护理 出院指导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和它本身的色素上皮层分离,视网膜脱离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发生在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上,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感觉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形成视网膜脱离,多见于老年人、高度近视和眼外伤后,无晶体眼和视网膜变性[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眼科分部开展后睫手术以来,共收治网脱患者30例,女12例,男18例;高度近视患者占60%,老年患者占20%,眼外伤、无晶体眼患者占20%;年龄最大75岁,最小23岁,女性平均45岁,男性平均49岁。

    1.2 临床表现 (1)飞蚊与闪光;(2)中心视力下降;(3)视物变形;(4)视野缺损。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术方法 原则是手术封闭裂孔,并根据裂孔的数目、部位、大小形态以及变性的情况,然后进行手术封闭裂孔,可采用激光光凝、透巩膜光凝、电凝或冷凝,使裂孔周围产生炎症反应以闭合裂孔,然后在裂孔对应的巩膜外做垫压术,复杂病例选择玻璃体手术,气体或硅油玻璃体腔内充填等手术,使网脱复位。

    1.3.2 术前用药 (1)点眼用药:用消炎药物,如左氧氟沙星、复方硫酸新霉素、双氯芬酸钠,患眼点药以防术前感染。(2)降眼压药物:如20%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并静推地塞米松5 mg,每日1次,以防眼压过高,引起术后并发症。

    1.3.3 术后用药 嘱咐患者采取俯卧位:(1)静脉用药并给予5%GS 250 ml加头孢他啶2.0 g,地塞米松5 mg 静脉滴注,疗程为1周。(2)点眼用药如左氧氟沙星、复方硫酸新霉素、双氯芬酸钠患眼每日4次,妥布霉素、地米眼膏患眼每晚1次点眼。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指导 术前限制活动和卧床休息,除了必要的检查外,应避免激烈活动,因为过多活动可使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扩大到黄斑区就会严重影响视力恢复,应根据裂孔位置决定患者的体位和头位。指导患者戒烟酒,并告知术中避免咳嗽。

    2.2 术后卧位护理 术后体位是控制手术成功的关键,对巨大裂孔及黄斑裂孔患者需要根据眼底改变及时调整体位,平卧24 h,次日检查眼底,如裂孔在嵴的中央,四周被冷凝反应包围,视网膜下仍有液体,由于转动头部使裂孔下于高位,使视网膜下液由高处向低处流,离开裂孔及嵴,可使该部视网膜与脉络膜接触,促使复位愈合,如黄斑裂孔或后极部裂孔则取俯卧位,以防晶体混浊,直至气体吸收可变更体位,面朝下的俯卧位可使用额颏胸垫以减轻俯卧位引起的不适。术后头位最少保持5天,巨大裂孔在7天以上,气体注入者,应避免仰卧位,以免过量的气体,尤其是惰性气体膨胀使晶体发生虹膜隔前移,使原来已经窄的房角关闭继而诱发青光眼。

    2.3 出院指导 出院后要避免和传染患者接触,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防止感冒。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过度用眼、揉眼,减免眼睛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出院后1个月内应多卧床休息,避免头部震动,避免激烈活动。6个月内避免做重体力劳动,防止视网膜再次脱落。出院休息3个月后,可逐渐恢复工作,3个月内不要过多看书和看电视,减少视疲劳。出院后按医生要求定期到门诊检查,一般1周回院复查1次,了解眼底恢复情况,以后定期随访。如再次出现眼前闪光视物变形等现象后,应及时来院就诊。

    3 讨论

  临床表明,高度尤其是超高度近视患者应定期到科室分类齐全的专业眼科进行眼底检查,一旦发现病变,及时就诊,以防延误病情,使小病成大害。作为一名临床护士应提醒高度近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头部的剧烈震动(如磕碰、蹦极、跳迪斯科)等运动。曾经有视网膜脱落史者要防止复发。劳累、压力大、温差大、空气不干净甚至乘飞机等情况,也可能再次引起旧病复发。

【】
  1 惠延年.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