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游泳结合抚触的临床效果分析
【关键词】 新生儿;游泳;抚触
新生儿游泳及抚触是针对新生儿生理及心理特点而出来的全新的、早期的保健服务活动,两者均通过皮肤感觉器将刺激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生理反应,使其身心受到抚慰,为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长及减轻黄疸,笔者对新生儿进行游泳及抚触,效果较好。
1 一般资料
2005年9月~2006年3月我院正常分娩或剖腹产的200例新生儿,男女各100例。胎龄37 W~42 W;体重3.0 g~4.2 g;Apgar分≥8分;住院5 d~7 d。全部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且母亲无产科并发症、营养状况良好、乳汁分泌能满足新生儿的要求。将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胎龄、性别、出生体重、Apgar评分及母亲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与要求
出生后第2 d开始,两组均于每日9∶00(即喂奶后约1 h)接受沐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游泳及抚触具体如下。
2.1 游泳、抚触方法
①环境要求:专用游泳抚触室,室温28 ℃~30 ℃,水温37 ℃~39 ℃,水深55 cm,情境温馨,播放柔和。②护士要求:经过专门培训,职业形象良好,着装整洁,面带微笑,操作前洗手并剪指甲。③游泳时使用北京婴泳宝贝游泳圈保护、脐部贴防水护脐贴。游泳过程分为被动泳操(护士在旁协助新生儿伸展肢体)和婴儿自主游泳。于9∶00洗澡后或午睡后进行,1次/d,(5 min~10 min)/次。④抚触。游泳后采用美国强生()有限公司提供的国际通用抚触法(即全身按摩法)进行抚触,5 min/次。操作程序是:先洗澡→游泳→抚触。在游泳和抚触过程中,邀请产妇及家属积极参与观摩,并向他们介绍有关游泳和抚触知识,教会他们操作,回家后坚持进行。
2.2 监测方法
采用婴儿磅称,最小显示值5 g,于上午洗澡后,测量新生儿裸体体重,同时用儿童黄疸仪眉心监测黄疸指数,测量出生时和出生后第5 d的体重和黄疸指数并比较。
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进行t检验。
3 结果
两组出生时、出生后第5 d体重及黄疸指数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出生时、出生后第5 d体重及黄疸指数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4.1 游泳及抚触有利于新生儿体重的增长
表1显示,两组出生后第5 d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5,P<0.05 ),说明游泳及抚触有利于新生儿体重的增长。汤丽娟[1]报道,新生儿抚触能使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加从而使促消化液和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食物消化吸收,而游泳时由于水的浮力作用,减弱了重力对血管循环的影响,水压、水波对皮肤的拍击能对外周血管起到按摩作用,人在水中活动比在陆地消耗能量多,加之游泳抚触对腹部的刺激,促进肠蠕动加强,排便增多,尤其是促进胎便的尽早排出,更有利于胎儿吸收更多的营养,促进新生儿体重增加。
4.2 游泳及抚触可减轻黄疸的发生
由于新生儿肝脏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不足,使间接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为直接胆红素从胆道排除的能力差,加之体内有较多红细胞破坏,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出现生理性黄疸[2]。我国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5 d达高峰期[3]。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占新生儿黄疸的82.70%,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喂奶延迟、奶量不足造成肠蠕动减慢,肠道正常菌群建立延迟,胎粪内未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回吸收量增加。新生儿游泳促进食量增加,促进肠蠕动,有利于粪便以及结合胆红素的及早排出,减少了小肠对胆红素的重吸收,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本次结果显示,两组黄疸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1,P<0.05)。提示抚触可预防和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新生儿游泳与抚触是一项全新的产后延伸医疗服务,有利于新生儿体重的增加和黄疸程度的降低,是一项成本低,效益好,易掌握的新生儿保健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
[1] 汤丽娟.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03,17(1A):28.
[2] 乐 杰.妇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1~93.
[3] 孙美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0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