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西环素和安达芬治疗宫颈支原体的体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解脲支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是非淋球菌性尿道(宫颈)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UU感染可引起化脓性子宫颈炎,也是多种妇产科疾病潜在的致病因素。宫颈炎又是妇科的常见病,占妇科门诊病人的2/3。自2004年起,我院采用了口服多西环素同时配伍阴道应用安达芬宫颈支原体感染,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2006年1月至9月在我院妇科门诊以白带增多为主诉的初诊病人,均为已婚妇女,排除妊娠者,经检查确诊为宫颈糜烂。先取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珠海黑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出品的支原体分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结果阳性者给予治疗,共1180例。按糜烂面积大小分为轻、中、重度,其中轻度糜烂662例,中度糜烂422例,重度糜烂100例。按糜烂的深浅程度分为单纯型、颗粒型和乳突型三型,其中单纯型300例,颗粒型814例,乳突型66例。年龄分布19~52岁,平均32.85岁,有孕产史者1118例,未孕者62例。
1.2 治疗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多西环素组,B组交沙霉素组。前提是药物敏感试验为多西环素及交沙霉素均敏感者,共1080例。A组550例,口服多西环素0.1,1日2次,首次加倍,性伴侣同服,连服7~10天为一个疗程。同时配合应用安达芬(由安徽安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重组人干扰素a2b栓),隔日晚睡前阴道给药,置后穹隆处,连续5次为1个疗程,月经期停用。B组530例,口服交沙霉素0.4,1日3次,性伴侣同服,7~10天为一个疗程,亦同时应用安达芬,疗程结束一周复诊。所有病例治疗期间禁性生活。
1.3 疗效判断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结束后一周起复检宫颈支原体,询问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及检查宫颈糜烂面积和深浅程度的变化(与用药前对比)。①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宫颈支原体体检阴性,宫颈糜烂面积缩小,或糜烂深度变浅。②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宫颈支原体检测阳性,宫颈糜烂面积及深浅程度无变化。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表1 1080例宫颈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从表1可见,1080例宫颈糜烂支原体感染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复查,多西环素组的疗效明显高于交沙霉素组(P<0.01),多西环素组总有效率达100%。
2.2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A组有15例出现恶心、胃区不适、头晕等症状,偶有腹胀、阴道热感,发生率为2.73%,能忍受,不处理。B组有10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89%,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3.1 宫颈糜烂为慢性子宫颈炎的病理表现,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厌氧菌,其次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1]。宫颈糜烂表面有一层柱状上皮,抵抗力弱,易受支原体的感染,且支原体广泛分布于界,在周围环境中,土壤、下水道、粪便等处均可发现支原体。在正常人群、家畜、禽类均有携带者[2]。我院的临床统计资料中,提示宫颈支原体感染率较高达64.13%,比报道的高。
3.2 支原体无细胞壁,所以对于具有细胞壁活性的抗菌剂产生耐药,因此青霉素、头孢菌素和万古霉素无效,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菌剂,对大多数支原体有效[3]。四环素类抗生素属快效抑菌剂,高深度时对某些细菌可具有杀菌作用。其中多西环素体内外抗菌力较四环素为强。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临床上首选多西环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治愈率达100%。同时我们选择交沙霉素为对照组,交沙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效果不尽人意,总有效率为40%,大多数患者需二次治疗,增加了病人的治疗时间,费用增高,副反应增加。
3.3 安达芬的主要成分为重组人干扰素a2b,a-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干扰素还可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对某些支原体、衣原体、细菌等微生物也有抑制作用[4]。宫颈糜烂可由多因素引起,利用a-干扰素的抗病毒及抑制微生物作用。阴道用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副反应少。
3.4 UU感染可通过性生活传播,治疗时需夫妇同时
进行。支原体感染临床上较常见,应成为宫颈糜烂的常规的检查项目。如同时有多种药物敏感,我们建议选用多西环素,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同时用a-干扰素栓,效果更好,副反应少,病人易于接受。
【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5.
[2] 周正任,主编.医学微生物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6,251.
[3] 董建春,王波,主译.女性生殖感染性疾病[M].第4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3.
[4] 傅宏义,主编.新编药物大全[M].第2版.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