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运动试验中STc延长诊断冠心病的意义
【关键词】 平板运动实验;冠心病;ST段延长;诊断意义
我们对2005年8月份以来,临床资料完整的44例心绞痛患者及26例健康者做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前后心电图ST段比较,旨在探讨ST段变化诊断冠心病的意义。为了摒除心率快慢对ST段的影响,我们取校正后的ST段(STc)进行比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心绞痛(按WHO的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患者44例(A组),均来自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其中,男29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52.1±4.4)岁。健康志愿者26例(B组),其中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47.7±5.5)岁。所有参加研究对象均排除冠心病外的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及其它原因引起的ST段变化。A组患者如已服用影响心电图变化药物者,均在停药3天后进行运动试验。
1.2 方法 应用美国美林公司产PARKER活动平板仪,按Bruce方案作症状限制性亚极量运动试验。用美林公司产M—9000电脑监测运动全程中12导联心电图变化,并分别记录每个试验者运动前(静息时)、运动中每分钟、运动终止即刻及运动后每分钟心电图,直到基本恢复到运动前状态为止。取ST段图像清晰的导联分别测量运动前、运动终止即刻、运动终止后2 min、4 min、6 min ST段长度,为摒除心率快慢不等对ST段的影响,取各时刻校正后的ST段(STc)进行比较。校正公式为STc=ST/RR ,以STc>0.12 s作为延长标准[1]。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组运动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二组组间比较团体t检验。
2 结果
A、B二组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前后STc变化,见表1。
表1 二组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前后STc(s)变化(略)
A组运动后各段时间与运动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B组运动后各段时间与运动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组运动前STc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其均值都<0.12 s;A组运动后STc均值都>0.13 s, B组运动后STc均值都<0.12 s;二组运动后比较:运动即刻P<0.01,运动后2 min、4 min、6 min,P<0.001。A组中,40例STc延长伴有ST段呈缺血型压低≥0.10 mV;另4例在运动中诱发出典型心绞痛症状而无明显的ST段缺血型改变,但在运动后STc都明显延长(均>0.13 s),尤以在运动终止2 min后各时刻更为明显。B组中ST段均未出现明显压低改变。
3 讨论
尽管冠状动脉造影被普遍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心电图始终是临床冠心病诊断最常用和最实用的方法,而运动试验能更好地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运动中心电图出现ST段缺血型压低、血压下降或诱发心绞痛等是阳性诊断的主要标准[2],但有时会出现假阳性,无症状的、年轻的、女性的运动试验易出现假阳性,阳性预测价值低。相反,对有胸痛症状的、年纪大的男性患者诊断价值较大。为了提高运动试验的准确性,临床工作中,许多学者强调结合多变量参数综合分析。近年来,许多学者[3,4]注意到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中QTc、JTc延长变化,认为对冠心病诊断有一定帮助,但A组患者心电图中STc延长未引起足够重视。我们对冠心病患者STc在运动前后变化的比较及与正常者运动前后组间比较,目的是探讨STc变化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本文统计结果显示,二组STc在运动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原因可能与冠心病患者心电活动中复极时间延长有关,但两组均值分别为0.113 5±0.019 3、0.103 0±0.013 7,均<0.12 s,故仅根据静息状态下STc的大小判断有否冠心病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但A组患者在运动终止后各时刻STc均较运动前有明显延长,运动终止后各时刻均值都>0.13 s,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B组在运动终止后各时刻较运动前STc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运动前后STc均值均<0.12 s;如以STc>0.12 s为延长标准,则冠心病患者运动终止后STc明显延长,而正常者则基本无变化;况且,两组间在运动后各时刻STc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这表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后STc延长>0.12 s,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大多数心绞痛患者在运动后STc延长的同时伴有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0 mV,由此可见STc延长与ST段压低有一定内在联系。其原因可能是心绞痛患者在运动试验时诱发心肌缺血而导致心肌复极时间延长,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而在长QT中,主要表现在ST段的延长。正因为这种内在联系,提示我们在判断运动试验结果时,可以相互参照、相互辅助。我们已观察到4例心绞痛患者在运动中出现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但在运动中及运动终止后ST段均未见到明显的缺血型下降,而运动后STc均>0.13 s。这也支持了STc延长对冠心病诊断,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有待进一步积累分析。总之,我们认为运动后STc延长>0.12 s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在临床工作中,如注意STc的变化,则可进一步提高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
[1] 王波等,汪大金.STc延长对急性冠状动脉不全的诊断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4,10(6):359.
[2] 黄振义,崔天祥.实用心脏病手册[M].第1版.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124.
[3] 刘长文,毕亚欣,金问邦,等.潘生丁试验前后测QTc变化对冠心病诊断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4,10(6):367.
[4] 郁礼兴,郁鉴清.缺血型心脏病J?Tc间期的观察[J].上海医学,1993,16(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