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红外线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白糖治疗 红外线治疗 切口脂肪液化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较常见并发症,腹部手术切口若术后3-7天有淡黄色液体渗出,内混有少量脂肪滴,积血及坏死组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体温正常,但局部未见红肿现象,切口内无脓液,临床上称脂肪液化。我科自2003年1月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局部用白糖治疗和红外线照射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腹部妇科手术和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38例,年龄21岁—77岁,平均年龄49岁,肥胖体型者30例,占78.9%,其中剖宫产25例,子宫切除术13例,均排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重度贫血者。随机选择22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常规处理基础上局部用白糖治疗和红外线照射;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方法处理。两组患者年龄、肥胖程度、渗出液量等匹配,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16例,单纯应用常规方法处理,诊断切口脂肪液化后,视切口渗液多少,部分或全部拆除缝线,每日换药1-2次,每次换药用1-3%双氧水清洗伤口,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彻底消除坏死组织,内置庆大生理盐水纱条引流,待切口渗液消失,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行2期缝合或用蝶形胶布封闭死腔,至切口愈合出院。治疗组22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将白糖洒在创口内引流纱条上,再用红外线直接照射伤口,其距离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照射时间每次30-60分钟,每日1-2次,治疗完毕用无菌敷料遮盖包扎,切口渗液消失,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处理同上。
2 结果
切口渗液消失,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治疗组3-8(5.6+1.3)天,对照组4-21(10.1+4.9)天,治疗组较对照组平均缩短4-5天,两组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 =3.96,P <0.01)。切口愈合时间治疗组8-19(13.3+2.8)天,对照组8-33(18.4+8.0)天,治疗组较对照组平均缩短5.1天,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 =2.67,P <0.05)。
3 讨论
切口脂肪液化处理恰当,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临床上常规处理脂肪液化的方法,疗程长,愈合慢。近年来,采取一些改进方法,如切口内置负压引流[1]局部应用烧伤散[2]等,报道了缩短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程。
白糖是从甜菜和甘蔗中提取的,性味甘,性平,无毒,白糖溶解是个物理过程,在人体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并通过多种生化反应为人体生理活动供能。葡萄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与脂类结合形成糖脂,还是核糖、粘多糖的重要成分,是肉芽组织、细胞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白糖经红外线照射溶解成高渗环境,可改变周围组织的渗透压,使创面水肿减轻,局部渗液减少,使细菌脱水,破坏细菌的原生质膜,菌体蛋白质变性而死亡,故具有较强的杀菌抑菌作用[3]。
红外线照射治疗促进切口愈合:红外线的波长8-15 um,最适合人体吸收。人体吸收红外线后,吸收部分的红外线转化为热效应。红外线的热效应使皮温升高,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舒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微循环的灌注量增加,改善了组织的营养,活跃了组织代谢,提高了细胞供氧量,改善了切口周围的供血供氧状态,加强了细胞的再生能力,减少渗液的形成,控制了炎症的,并使其局限化,加强了切口的愈合。
参 考 文 献
[1] 李元俊,刘福清,霍大伟.肥胖者腹部切口内置负压引液的体会.腹部外科,2005,18(6):335-336.
[2] 党东章,何爱琴.烧伤散切口脂肪液化24例临床观察.社区医师,2006,12:81.
[3] 朱兆恩,郭凯霞,高华.高渗葡萄糖注射液临床新用途.人民军医,2004,47(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