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实验指导》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针灸学实验指导》 教学
《针灸学实验指导》是依据甘肃中医学院教改课题(项目编号为ZX04)的要求,经过研究小组全体人员广泛地征求意见和反复讨论,以《针灸学》教材为蓝本,并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对点穴和针灸操作的每一个环节提出具体、客观的要求后,几易其稿而写出来的针灸实训院内教材。为了验证它的可操作性,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相应的应用,现将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教学应用中试用的班级主要是开设《针灸学》课的针灸推拿本科2002级全体同学。全班总共有83名同学,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所有同学分成实验组42人和对照组41人。所采用的教材是由赵耀东主编、其他研究小组成员参编的甘肃中医学院教务处出版的院内教材《针灸学实验指导》。
1.2 试验方法 两组同学的《针灸学》实训课都由一个固定的老师来承担。实验组主要按照《针灸学实验指导》的相关要求进行,而对照组则按照学院的教学大纲进行,两组进行实训的时数相同。当所有的实训课都结束后,按照我们研究小组统一制作的卡来进行测试。为了保证两组实训成绩的可比性,我们研究小组决定两组所采用的试题是一致的,每一组都是十个穴位,每一个穴位都包括定位、操作等方面。最后全体研究小组成员每人给每一个同学打分,取平均值为最后每一个同学的所得分数。
1.3 统计方法 试验数据用SPASS 13.0统计软件统计,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效果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效果比较由表1可知,实验组的总优秀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经χ2检验,实验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3,P<0.05)。
3 体会
从我们的教学运用中可以明显看出,《针灸学实验指导》在针灸实训中的作用非常明显,总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针灸学实验指导》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研究小组都是长期耕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深知学生在针灸学习中最薄弱的地方和最需要什么。所以我们全体老师充分调动各自的积极性,不仅群策群力,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献言献策,而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把大家的优势和长处都集中到了一起,摒弃了各自的不足之处,从而保证了《针灸学实验指导》的高水准。(2)《针灸学实验指导》详细规范了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针灸学实验指导》和学院的《针灸学》教学大纲比较起来,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在有关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方面的相关章节中,不是简单的说明学生应该掌握什么、熟悉什么、了解什么,而是具体制定出了每一个动手能力环节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比如在“毫针进针法练习”章节中,除了目的要求、实训时间、器材用具外,更有实习步骤;在实习步骤中,既有具体操作,也有相关的技术要点、注意事项等方面。学生操作必须按照这个规程来执行,达到了这个规程,这项操作的质量标准也就算完成了。因此规范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在针灸实训中意义非常重大。(3)《针灸学实验指导》是针灸实训考核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在《针灸学实验指导》中,对点穴和针灸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客观的要求,并分别详细的罗列出来,不仅作为《针灸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指导标准,也把它作为考核学生《针灸学》动手能力的唯一标准。因此每一个学生都明白,要想在针灸实训考核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以《针灸学实验指导》为基础和标准,严格按此操作和实训,方可达到既定的目标。(4)《针灸学实验指导》有我院自己的特色。众所周知,郑魁山教授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针灸大家,不仅家传的针刺手法闻名于世,而且他的取穴方法、点穴法等都非常的独特,是我院宝贵的、独具特色的优势之一。但是在《针灸学》教学大纲中则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基于此,我们研究小组在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全体人员广泛地征求意见和反复讨论,以《针灸学》教材为蓝本,并结合我院学生的具体情况,重点突出了我院郑魁山教授在传统点穴、取穴和传统针刺手法中的特点,使得《针灸学实验指导》有了更加显著的特色。综上所述,《针灸学实验指导》在针灸教学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至于它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