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治汗”八法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雪莹 时间:2010-07-12

【摘要】  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了多种不同的出汗表现。本文在探析《伤寒论》各种汗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的同时,出调和营卫、清热生津、清心除烦、泻热通便、疏利肝胆、利湿退黄、温阳祛寒、回阳救逆八种治汗的方法。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汗证 治法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汗由阳气蒸化津液,发泄于腠理而形成,能润泽肌肤,调和营卫,清除废秽。若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腠理固密,则津液内敛,反之,阴阳偏胜,气血失调或营卫不和,腠理疏泄,则可引起汗液外泄。

  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了多种不同的汗出表现,如大汗出、自汗出、手足浆浆汗出、手足濈然汗出、额上微汗出、头汗出齐颈而还、汗出而喘、盗汗、黄汗等。汗出表现虽多,探究其病因病机,不外乎是营卫不和、里热炽盛、少阳枢机不利、湿热郁蒸、阳虚汗漏、阳气暴脱等。笔者根据各种汗证不同的病因病机,把《伤寒论》的治汗方法总结如下。

  调和营卫 《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外邪犯表,卫阳受伤,肌表不固,营阴不能内守,营卫失去平衡协调。“汗之根本由于营气,汗之启闭由于卫气。” (《景岳全书》)汗多终是营卫不和所致。荣虚则不能内守而泄越,卫虚则不能外护而固密。症见汗出遍身,淅淅恶风,时有低热,烦劳则张,神疲肢倦,食欲不振。舌淡红,脉缓。“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桂枝汤主之”。“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应用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使邪去正安,营卫调和,则汗自止。

  清热生津 里热迫津是阳明病经证或腑证里热炽盛,蒸腾于外而致。身热里热较盛,迫津外泄,以致汗出。如《伤寒论》第182条:“ 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第219条:“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皆为里热迫津外泄之例。其中第182条阐述的阳明病机为里热盛迫津外泄。第219条为阳明里热独盛之证。第26条为表邪入里化热,津伤较为严重,气伤也较明显之症,故用白虎加人参汤,则津复汗止。

  清心除烦 汗为心液, “汗出于心,热之所致”,“所以清心则液荣于内而为血”(《古今医统》)。《伤寒论》第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本条阐述伤寒余热未尽,邪热留扰胸膈,胸膈中邪,热郁于上,发为头汗之病机。症见心悸失眠, 汗热蒸蒸,烦躁不安,面红唇赤, 口渴喜冷饮,尿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数或弦。证属心火偏旺。方选栀子豉汤,清胸中之邪热。临床上可酌加竹叶、生地、连翘心、莲子心、麦冬、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等。平素性急,肝热内蒸者,加钩藤、杭白芍、决明子。

  泻热通便 《伤寒论》第208条:“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第220条:“但发潮热,手足荥荥汗出,大便难,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手足心汗出,多为生理现象,但若汗出过多,又兼口干咽燥,便秘尿黄,舌苔黄燥,脉洪大者,此为郁热熏蒸,热结不通所致。手足汗出是阳明腑证的主症之一,多有燥屎内结为主要指征,故投大承气汤泻下热结则愈。

  疏利肝胆 《伤寒论》第165条:“伤寒发热, 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 大柴胡汤主之。”第147条:“伤寒五六日, 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 心烦者,此为未解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用以方测证之法探之, 当有少阳枢机不利,肝胆疏泄失调, 以致水道不畅, 阳郁不能宣达于全身,而反蒸腾于上部。唐容川说: “ 阳遏于内,不能回散, 但能上冒,为头汗出, 故用柴胡以透达膜腠 。”本法适用于气机郁结、枢机不利,症见心中痞硬、呕吐下利,或胸胁苦满、但头汗出、往来寒热、脉弦。柴胡类方可疏肝理气,宣展枢机, 阳郁得伸则汗证可除。

  利湿退黄 《伤寒论》第111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熏灼,其身发黄。”此条文阐述火热内伤,太阳、阳明之热邪蕴结于里,里热不得外越,湿浊不得下行的情况下,必蕴郁熏蒸,影响肝胆疏泄功能,致使胆汁外溢而汗出必黄。第200条:“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素蕴湿热,或湿热外袭,郁而不达,邪郁中焦,湿热蒸腾于上,而额上微汗出。症见汗出色黄如橘子汁,沾衣着色,粘腻不畅,并伴发热、目黄、身黄、小使黄如豆油色等症,脘腹痞闷懊■,倦怠纳呆,苔厚黄腻,脉濡。多为湿热内蕴发黄所致。方选茵陈蒿汤以达清热利湿、退黄汗止之功。

  温阳散寒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本条阐述太阳病发汗过多,而致表阳虚汗漏不止的证治。汗出过多,阳从汗泄,阳虚则不能固摄于外,肌腠失密,故汗出不止,遂则诸症蜂起。如汗多耗阴,津液亏乏,故小便难;阴虚津亏,筋脉失养,故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其病机是邪气外犯,卫阳不固,营卫不和,阴阳俱虚,而以阳虚为主。故成无己曰:“太阳病因发汗,遂漏不止而恶风者,为阳气不足。”方用桂枝加附子汤温表阳、散表寒以止虚汗。此外,《伤寒论》第191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疾,必大便初硬后溏。”此证为胃中虚冷,阳气不固,非理中、真武而不能取效。

  回阳救逆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说明发汗太过,可使卫阳受损,甚则亡阳。危重病患,突然大汗不止或汗出如油,并伴有呼吸喘促,神疲乏力,面色青白,四肢厥冷,乃阳虚欲脱之证。《伤寒论》第353条,之汗出为液随阳脱,治宜四逆汤回阳救逆,阳回液复则汗自止。若兼有格阳者,证见“吐已下断、汗出而厥、脉微欲绝者”(《伤寒论》第390条),治宜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破阴回阳。回阳救逆法适用于阴盛格阳之汗(又名油汗、黏汗、绝汗、脱汗)。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任何一方的亡失,都将影响另一方,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的危重证候,其汗出如油、黏腻不易流动,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安,四肢温,舌红干燥,脉细数无力等谓之亡阴;若进一步为阴脱,阳无以附,其大(冷)汗淋漓,手足逆冷,畏寒,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舌质淡,脉微欲绝等谓之亡阳。临床上病至少阴,少阴寒化,心肾阳衰,病至厥阴,两阴交尽,阳尽寒极,多为阳亡故也,乃预后不良之症。治宜回阳救逆,选用大辛大热之四逆类方,方可挽救万一。

  总之,汗证虽为小病,亦不可轻视,汗出异常,日久不治,身体必受其害。汗证时,应重在辨证论治。汗证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它病的附属症状出现,临证应辨别主次,灵活运用。部分敛汗止汗药,如麻黄根、浮小麦等,因其药性平和,无论何型皆可作为辅佐药运用,不必拘泥虚实寒热。

【】
    1 熊 杰.略谈中医之汗[J].江西中医药,1999,30(4):60.

  2 何 任.论汗[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18(2):43~44.

  3 朱 才,岳在文.《伤寒论》汗出证治十二法[J].中医函授通讯,1996,(3):11~12.

  4 郭一民.汗证辨治浅析[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1):47~48.

  5 陶 蔚.《金匮要略》“汗”析[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16(2):9~10.

  6 熊继柏.《内经》汗证证治研讨[J].山东中医杂志,1995,14(7):292~293.

  7 陶御风,贺静松主编.中医病证专辑·汗症[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0:19,30,238,228.

  8 朱 杰. 治汗十法[J].江苏中医,1993,24(7):42~43.

  9 柳兰城.治汗[J].四川中医,1993,16(3):18.

  10 彭灼文. 《伤寒论》辨“汗”[J]. 中华综合医学,2002,3(6):535~536.

  11 沈水杰, 李春婷. 浅述汗证证治[J].江西中医药,2007,38(2):19~20.

  12 刘明武.《伤寒论》汗证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2):53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