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迟、五软、五硬与脑性瘫痪
【摘要】 探讨“五迟”、“五软”、“五硬”的病名沿革,应用“五迟”、“五软”、“五硬”规范脑性瘫痪的中医病名、临床表现等,本文经过对儿科相关古籍中描述本病症候的段落整理,研究其中医确切病名的原始出处和记载,充实和完善中医描述脑性瘫痪的病名体系,确立定名规范。
【关键词】 五迟; 五软; 五硬; 脑性瘫痪/诊断; 医学,传统; 儿童
医学脑性瘫痪的定义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本文着重于寻找因难产窒息,父母精血不足等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护失当,脾肾两虚,精血化生不足所致的发育的落后、障碍和姿势异常的相关古籍描述。
中医命名疾病是由病因、病位、病机等抽象因素综合抽象而成的,脑性瘫痪临床表现复杂,经过对儿科相关古籍中描述本病证候的段落整理,研究其中医确切病名的原始出处和记载,充实和完善中医描述脑性瘫痪的病名体系,确立定名规范。
1 儿科相关古籍中对于“五软”的描述
1.1 “五软”释义 宋代之时,软证多与迟证并论,与疳疾、营养缺乏和脾虚等均有密切的关系。宋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二·五气论》分“五气论”描述“语晚、行迟、肉瘠、解颅”,认为“心气虚而语晚,肝气微而行迟,脾气弱而肉瘠,肾气怯而解颅”,虽无“软”字样的出现,但是已认识到小儿先天之心、肝、脾、肾之不足导致发育的迟缓和落后,实际是在定义现代医学脑性瘫痪的复杂证候。
至明初《婴童百问·卷之三·五软》应用“五软”之名,认识五软之证的病因“胎风病后软”,指出了“五软”在婴儿时期就可以有所表现,提出五软病名“五软者,头软、项软、手软、脚软、肌肉软是也”,提倡以钱氏地黄丸补肾,认为五软病程较长,预后不良。至近代《儿科要略·弱症》提出了“五软,谓头项软、手软、脚软、身软、口软是也”,“五软”定义沿用至今。
古籍中描述“五软”为先天禀赋不足“禀五脏之气,虚弱不能滋养充达”,表现出“头项软、手软、脚软、身软、口软”,与脑性瘫痪所表现病象相合,所论“五软”为其中医病名之一,具体论据见下。
1.2 古籍行文中“五软”病因体现“胎禀不足”的思想 元代《活幼心书·卷中·五软》始有“五软”之名:“戴氏论五软证,名曰胎怯。良由父精不足,母血素衰而得,……爰自降生之后,精髓不充,筋骨痿弱,肌肉虚瘦,神色昏慢,……便致头项手足身软,是名五软”,较为详尽的描述了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为六淫邪毒所染,病变以脾气伤损为要,日久或甚者常累积肝肾气血,而致小儿发育迟缓,体弱无力。
1.3 古籍行文中“五软”治疗体现“治痿独取阳明”的思想 明代《保婴撮要·卷三·五软》:“夫心主血,肝主筋,脾主肉,肺主气,肾主骨,此五者皆因禀五脏之气,虚弱不能滋养充达,故骨脉不强,肢体痿弱,源其要总归于胃。盖胃水谷之海,为五脏之本,六腑之大源也”,其五软描述为脑性瘫痪之软瘫范畴,主张使用“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头项手足三软,兼服地黄丸”,其意乃主因先天五脏之气虚弱,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乏源,阳明气血虚少,难以营运精微物质至经脉之中,又致五脏失养,肌肉失充。治疗以滋化脾胃辅以补益肾精,“五软”治疗均以此为要,体现了“治痿独取阳明”的思想。故而“五软”是为脑性瘫痪中医病名组成之一。
2 儿科相关古籍中对于“五迟”的描述
2.1 “五迟”释义 隋代《诸病源候论·小儿诸病源候》有论:“齿久不生”、“数岁不能行”、“发疏薄不生”、“四五岁不能言语也”,分别描述的是齿迟、行迟、发迟、语迟。
至明代《幼科发挥·卷之一·胎疾》更多的描述了“五迟”“五软”皆由胎禀不足而来,“骨软……项软,头倾,手足痿弱,齿生不齐,发生不黑,行走坐立,要人扶掖,皆胎禀不足也”,秉承前人之说:“小儿多因父母禀来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令生下筋骨软弱,半步难移,牙齿不生,头发疏薄,身坐不稳,语言多迟”,始有五迟之意。至清·张璐所撰《张氏医通·卷十二·五迟五硬五软》将古代分述的各类迟证归纳在一起,冠以“五迟”之称:“五迟者,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是也”。
综上,古籍中的五迟所描述的就是“先天有亏‘而令’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其描述与脑性瘫痪之发育的迟缓相合,所论“五迟”为小其中医病名之一,具体论据如下。
2.2 立迟、行迟、齿迟体现“先天肾精不足”思想 明代《婴童百问·卷之四》:“禀受肾气不足者……髓不足,故不能充于齿……血不充、则髓不满骨,故软弱而不能行……胎气不强,骨气软弱,筋脉无力……髓不满,骨故软弱”治疗多用补肾荣养气血之品,通过书中记载药物应用的频次统计发现,生地黄、虎胫骨、当归、黄芪补肾养血之品占首位。中医现代研究认为,脑病,如脑性瘫痪、儿童智力低下等虽然见症复杂,但表现出脑髓虚损的病候,肾精亏损是其直接原因,故有学者研究表明,补肾中药可通过c?fos基因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2]。
2.3 “语迟”体现“孕母情志致病”说 语言为智慧的表现,为心所主,心气不足,则智力发育迟缓。《婴童百问·卷之五·语迟第四十一问》描述为“由在胎时,其母卒有惊怖,内动于儿脏,邪气乘于心,故令心气不足,而不能言也”。
《素问·举痛论》:“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恐则气下……恐则精却”,心主血、藏神,大惊则心气紊乱,气血失调,肾藏精,恐则正气下陷。孕母的情绪的强烈变化是可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的,其中包含语言的发育。“语迟”,即是现代研究所说之“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脑性瘫痪不可忽视的症状之一。
综上,儿科古籍中的“五迟”表明,是先天禀赋的不足而致生长发育的迟缓,可以确切的作为脑性瘫痪的中医病名之一。
今日“五迟”、“五软”的定义基本上可以概括脑性瘫痪的中医证候特点,在中医儿科临床实践中用“五迟”、“五软”为脑性瘫痪的正名已达成共识。
3 儿科相关古籍中对于“五硬”的描述
3.1 “五硬”释义 “五硬”之证是指小儿头项硬、口硬、手硬、足硬、肌肉硬而言,其临床特征恰与五软相反,在古籍中单独出现的时候,为描述新生儿硬肿征或寒冷综合征等表现的证候,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本文研究的内容是与五迟、五软中两者或三者同时出现的“五硬”,“五迟”、“五软”、“五硬”联合囊括脑性瘫痪中医病名。
《幼幼集成·卷四·五软五鞕证治》首次以“五软五鞕”列为一段论述,“小儿生后,有五软五鞕之证,乃胎元怯弱,禀受先天阳气不足,不耐寒暑,少为六淫所犯,便尔五软见焉。五软者,头项软、身体软、口软、肌肉软、手足软,是为五软。……五鞕者,手鞕,脚鞕、腰鞕、肉鞕、颈鞕也”,描述痉挛型脑性瘫痪之意跃然纸上。“鞕”字为“硬”之通假字。“五硬”成为脑性瘫痪中医病名依据见如下。
3.2 “五硬”体现“风中经络”说 明代《婴童百问·卷之三·五硬》在论述了“五软”同时,其后跟随“五硬”的描述,主张以“小续命汤加减治之尤良”。小续命汤始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原方主治风中经络之证。
风,中医理论含义广泛,痉挛性脑性瘫痪与“风胜则动”密切相关,泛指肢体的抖动、震颤、抽搐或挛急。这也正是脑性瘫痪的痉挛征象特点。“风”为阳邪,为外感疾病的先导,“中风”即是感染。感染与脑性瘫痪关系密切,美国妇产会和美国儿科学会对脑性瘫痪的病因进行了深入研究,2003年两个学会共同发表了研究报告,指出了感染是导致脑性瘫痪的重要原因之一[3]。
3.3 “五硬”体现“抑木扶土”的原则 《保婴撮要·卷三·五硬》描述“五硬”,主张“急用六君、炮姜、肉桂、柴胡、升麻,以复其真气。……此症从肝脾二脏受病,当补脾平肝”。其后提及“行迟”尊前人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的同时,描述“若手拳挛者,禀受肝气怯弱,致两膝挛缩,两手伸展无力,……足拳挛者,禀受肾气不足,血气未荣,脚趾拳缩,不能伸展”,主张分别以“薏苡仁丸”和“海桐皮散”治疗。从“五硬”的治疗方剂组成来看,当归的应用居于首位,荣气血补肝肾为其首要治则。“五硬”、“手拳挛”、“足拳挛”,描述的就是脑性瘫痪之肢体强直拘挛。
古籍中的“五硬”提及“抑木扶土”之法,多为后世所尊。肝为血之藏,筋之宗,血盈养筋;筋养,则运动有力而灵活,否则筋脉拘挛、抽搐、关节屈伸不利。脾胃为后天之本,为经络、四肢百骸、筋肉皮毛提供充分营养,脾胃虚弱,则四肢肌萎,屈伸无力,不能独站,且肝木亢盛,克伐脾土而致气血生化乏源,筋脉和肌肉失去血液濡养而致肌肉瘦削、肌软无力,筋脉挛急、抽搐,肢体强硬失用,关节不利,动作笨拙、僵硬等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五硬”是可以认为是古人认识的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病名描述。
4 结语
脑性瘫痪,是指以妊娠到新生儿期因各种原因而致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而形成永久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其症状在2岁前出现。脑性瘫痪属因难产窒息,父母精血不足等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护失当,脾肾两虚,精血化生不足所致,其病象复杂,单一的中医病名并不能很好的描述出其本意。
本文所查找的五迟、五软、五硬古籍内容,是与先天禀赋不足以及机体脏腑不足相关的。“五硬”明显的带有痉挛之意,故此,将脑性瘫痪中表现为肢体强直拘挛,强硬失用的症候群,认为其中医病名为“五迟”、“五软”、“五硬”,将其他类型的脑性瘫痪中医病名归纳为“五迟”、“五软”。
【】
[1] 王子才,姜志梅.康复医学会第2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9届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交流会议[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4):1742.
[2] 袁世宏,王米渠,金沈锐.金匮肾气丸对“恐伤肾”大鼠丘脑、海马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6):34?36,57.
[3]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nd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Neonatal encephalopathy and cerebral palsy.Defining the pathogenesis and pathophysiology[R].Washington DC,2003:218.
[4] 南宋·作者不详.中国医学大成(第七册)·小儿卫生总微论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837?839.
[5] 明·鲁伯嗣.中华医书集成(第十六册)·婴童百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36.
[6] 陆拯.近代中医珍本集(儿科分册)·儿科要略[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98?500.
[7] 元·曾世荣.活幼心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7?68.
[8] 明·薛铠.薛氏医案·保婴撮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402.
[9]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新校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12?513,524.
[10] 明·万全.幼科发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9.
[11] 清·张璐.张氏医通[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512?513.
[12] 战国至秦汉·作者不详.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63:221.
[13] 清·陈复正.中华医书集成(第十六册)·幼幼集成[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128.
[14] 唐·孙思邈.中华医书集成(第八册)·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