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医韩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朴敏哲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韩医;韩药;韩国;中医药学;

  据韩国专业招聘期刊《职业杂志》发表的一项“2010年最有前景的10种职业”的调查显示,“韩医”被选为最有前景的职业和韩国人最希望从事的职业。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韩国人对“韩医”的功效更加重视。
   
  据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经过调查和研究统计,韩国西医和中医的医生比例约为6∶1,目前韩国有正规全日制韩医大学11所,开设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韩医科大学皆为6年制,具有较高的规范化程度。学生通过6年学习取得医学士资格后可参加韩医师资格,其中以庆熙大学和圆光大学的“韩医学”专业最为有名;韩国将传统医学教育纳入正规大学教育,1948年开设了东洋大学馆举办东医学教育。1951年韩医学获得合法地位后,原东洋大学馆升级为汉医科大学,1964年并入韩国庆熙大学;1966年,汉医学科研究生院成立,1974年开办博士班。由于设立“韩医”专业的韩国大学数目不多、学习周期长、学习过程较难,所以“韩医”在韩国供不应求,因此越来越多的韩国人留学到来学习中医。目前在中国大学学习中医的韩国学生已超过二千多人,并以每年10%速度剧增。
   
  90年代以来,韩国中药产业势头强劲。韩国重视特色药材的加工与生产,采取以拳头产品出口,以名牌高价取胜的战略,如积极发展高丽参的栽培与加工,产品种类多,生产及管理规范。韩国对中国药材的需求量很大,是中国主要的药材出口国之一。目前,韩国国民医疗支出里15%是中药的开销,这一比例仅次于中国。1994年8月韩国政府资助的东医研究所,开始了药物的临床验证和疗效观察。安全性评价和质量控制。1998-2010年期间政府斥资1.6亿美元用于药物的研究与开发。1600种东药中有514种列为法定药物(130种收录药典、384种列为部颁),1998年5月1日起全面开展标准化研究。2004年韩国高丽参出口额超过3.5亿美元。与中国中药原料种植相比,其操作规范,标准严格,且包装宣传到位。相同等级的参类产品单价是中国的25倍。
   
  韩国现有20余所韩,3000多间韩医诊所。韩国一些规模较大的韩医院多为韩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承担着学生临床实践、教学、科研等工作。由于越来越多的韩国国民喜欢中医,很多在中国学习中医后归国的学生们在韩国成立了许多中医医药学术组织和行业组织。它们在协助政府管理,开展学术交流,普及韩医药知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大韩韩医师学会、大韩韩药学会等。韩国韩医药界与中国中医药界的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近年来,韩国陆续编纂刊行了大量中国中医学书籍。

  据韩国的华侨介绍,30多年前在韩国的华侨还可以以交赞助费等形式被破格录取到韩国大学的“韩医”专业。华侨学习这一专业与韩国人相比有很多优势。首先,韩医学的书籍中汉字比例相当高,华侨学起来较容易。其次,不少华侨家庭有行医的传统,有的家中甚至还珍藏着祖辈们传下来的秘方,从小耳濡目染。但是如今,韩国一些知名大学为保障韩国人从事这一行业的优先权,这个入学的“后门”也已经对华侨关闭了。事实上由于中医在韩国还没立法不仅是中医入韩难,就连中药也不能随便在韩国销售,一种功效的中药往往要经过多年审批才能进入韩国市场。但严格的贸易壁垒丝毫未挡住韩国人对神奇的中药追求。经过近4年的准备,2004年同仁堂通过与韩国著名的保宁药品株式会社合作成立了北京同仁堂(保宁)株式会社,进入了韩国市场,在首尔市中心钟路四街附近开了家不太大的店面。这个北京同仁堂门市部除销售牛黄清心丸外,还销售北京同仁堂生产的经过韩国政府批准的十全大补酒、三鞭酒、国公酒等5种药酒及100多种中药饮片。虽然品种不是太丰富,但毕竟迈出了中药开发韩国市场的第一步。由于中国颁发的中医资格证书和中医学文凭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在相关部门得到承认,这成为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中医工作者在韩国行医的最大障碍。如果中医医生想在韩国行医,必须通过由韩国相关部门组织的。但要通过这样的考试,语言障碍像一座大山挡在了中国人面前。据悉,到韩国行医的中医都是“地下”状态,虽然为患者开出药方,但是患者得找一个有行医执照的“韩医”医生把药方重新抄一遍才能去抓药。
   
  韩医在道路上也遇到了目前中国中医所遇到的诸多问题。新世纪,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该如何把传统医学发展壮大,是维护中医人士关心的重大问题。韩国对韩医的保护与推崇,以及对其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值得赞叹!在如何保护与推动传统医学精髓上,韩国人也在不断地反思、学习、推动。韩医学界较重视实用层面,并非一味争论是否。在运用研究、实验研究等种种手段上,韩国的研究人员想要证明的,不止是韩医的科学性,而是其应用的有效性。中医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气度,有不断发展、融合创新、追求完美的内在精神与动力。面对不断发展的现代医学,不管是中医还是韩医并不应该只是排斥和专注于“中韩医之争”,而是要对比鉴别、消化吸收其优秀成果为已所用[1-3]。

【】
    [1]左言富.中医药在国外[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3):184.

  [2]朴真亨.韩医学的发展道路[J].韩国韩医学报,2004,15(4):123.

  [3]金承柱.韩医工作人员统计报告[J].韩国职业杂志,2006,2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