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学和诊断学的三维实质
【摘要】 物质、能量、时空是人体生命三维,任何病因也都可以用物质、能量、时空三维衡量,它们导致的病变也表现在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中医诊断正是通过全面捕捉物质、能量、时空三维的病理信息以做出正确诊断。物质、能量、时空生命三维既是病因内容基线,也是中医诊断准绳。
【关键词】 生命三维;病因;诊断
1 生命维度
首先,人体是物质的,由来源于界的特定物质构成,自身物质的不足能使人体功能减弱、消失,甚至死亡;异质能使人体自体物质受损、功能异常或死亡。其次,人体的正常温度在特定范围之内——即处在特定的能量状态之下,超出此范围人体则进入异常状态或死亡。最后,人体具有特定的空间架构,无论是微观物质还是宏观组织和器官都有特定的空间排序、空间构象和空间比例,只要空间排序、空间构象或空间比例任一方面出现异常,人体功能都有可能进入异常状态;同时人体的生命物质和生理功能还具有时间性,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生命周期,人体的物质、能量状态及空间比例可有性改变,在不同的自然季节和昼夜时间段等人体的生命状态也有规律性变化,如人体的激素水平会因生长阶段或生理周期不同而不同,体温也会因季节或昼夜不同而不同,组织器官的空间比例也会因年龄变化而变化等;物常识告诉我们,空间和时间是统一的,而且人体的空间结构变化和时间变化联系最紧密,所以人体生命的空间维和时间维可合称为时空维。所以人体生命维度只有物质、能量、时空三维。这三维贯穿整个中医体系。
2 外因的同质论和异质论及病因的维度
2.1 同质论和异质论——中医外感病因的认知特征 人一般生活在一定范围的地域之内,对其中的食物、水源和气候就会形成利用适应定势。这样一来,人体的食物、能量利用的动态平衡就和所在环境相适应。人体空间结构是人体利用食物、能量的时空组合;在没有意外因素,如外力、外伤的影响下,其状态主要受食物、能量代谢过程影响。因此,一旦人体所处环境的气候(主要为气温)出现太过和不及,或到食物、水源与原来大不一样的异地环境,人体生理定势一时调整不过来,外界因素(食物、水、气候)的改变就使人体偏离原来既成的阴平阳秘健康状态而生病,而病的症状就会在物质、能量、时空三个维度上呈现出来。中医将饮食病因分为饮食不洁,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偏食偏嗜;从本质上看与传统观点界定的外感病因中六淫是一致的,都是外源性的,所以本文将饮食归入外因,这也与消化道的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有关。消化道、呼吸道(包括肺)位于人体内部,却通过口鼻与外界相通,不停地通过进食、饮水、呼吸和外界进行沟通,所以可以把消化道、呼吸道(肺)看作人体第二体表。因此饮食所致的疾病的路径、病机和思路,与通常所言的外感病(从呼吸系和皮肤所感)的路径、病机和治疗思路在本质是一致的。在明清温病学说并完善以前,中医出,自然界有风、暑、温(热、火)、燥、寒、湿六气,即六种具有特定物理、化学变化特征和运动趋势的六种气候物质现象,它们在正常的质和量限度内,在有序的时空内进行更迭运动,是自然界一切生命运动所必需的外在条件,它们一旦太过或不及(只以太过—六淫表示,因为一气不及即意味着另一气太过),就转化成了病因——六淫。这一观点其实是生态论—同质论(同质即生命运动所必需之义),人的生理运动和自然界一切因素息息相关,人需要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适宜六气的良性刺激,才能正常进行生理活动;只有当六气成为六淫时,超过人体调节、适应和抵抗的能力范围时,人才会生病。
明清时代随着温病临床的深入,中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之上更明确地认识到,自然界另有一种致病因素,不同于传统六淫,其致病力很强,人体对其适应力、抵抗力很小,遂称之为疫疠,疫疠是烈性传染性热病致病因素的统称。相对于传统六淫的同质论,疫疠是异质论(异质即非生命运动所必需之义)。中医学将致病外因以六气(六淫)和疫疠分类,与西医将致病外因界定为病毒、细菌等生物因素和其它理化因素,从物质本质上讲是相一致的,只是西医从致病原的微观形态学角度加以分类,而中医从其外在物理、化学变化特征和侵袭人体后的人体病理生理变化态势为根据,从宏观上将其归类。西医的致病外因观点是典型的异质论,对病因的界定的物质性思维是直线的、清晰的,临床时是抓主要矛盾的“治病”思维。中医学的致病外因观点是同质论和异质论并重,体现了人的生命运动和抗病过程是从不适应(异质状态)到适应(同质状态)的进化过程这一事实。并因此而影响临床治疗思维,使中医治疗思维成为“治人(扶正)”和“治病(祛邪)”并重的二向思维,在方法论上显得更、更完整。
2.2 病因的维度 中医一般把病因分为4类:一是外因,如六淫、疫疠、寄生虫、饮食等;二是内伤病因,即七情偏胜;三是不内外因,如跌仆、外伤、饮食(也可以看作外因)劳逸等;四是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等[1]。六淫、疫疠是界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微观物质或微观物质群为基础的、体现一定物理、化学变化态势的物质、能量群,寄生虫可以看作是宏观六淫范畴。它们侵入人体所致之病的表现也是在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之内的异常。不内外因同样也是特定时空状态下致使人体出现物质、能量、时空异常的物质、能量体的总称;如跌仆,乍一看是一抽象动作 ,其实它与一定时空的物质、能量体相联系 :跌在沙滩上可能不会骨折,跌在水泥地上就有可能跌成骨折。其它类型的病因也同样可以用物质、能量、时空三维归纳之,因此无论是外因还是内因,都是致使人体在物质、能量、时空三维出现异常的一定时空状态下的物质、能量体或群。这样抽象地论述中医的病因其意义在于:无论揭示一门已有学科的性,还是创立一门新学科,都需要展示其中的基本理论轴线,理论轴线是贯穿该学科始终的线索和理论表述之根;就象市场中的价值,虽然不是时时浮在表面,但它是市场行为背后的基准线之一,当进行市场行为原因的深层梳理时,价值规律就会现身。物质、能量、时空三维是贯穿整个中医药理论的三条基准线,所以在揭示传统中医药理论方方面面的科学性时,一定要把它们剖析出来,点出中医药理论之根和之轴,以便在继续创新其理论时知道何处取舍。
3 诊断的三维判断
面对病人,医生首先要做出正确的诊断,然后才能正确地。人体一旦得病就会在前述的物质维、能量维、时空维三个方面出现异常,而表现为客观的病变症状,或表现为主观不适感觉;当疾病位于表浅部位时,医生可以诊断到症状、体征;当疾病部位在人体内部时,医生同样可以通过外在信息正确诊断疾病。因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用物质、能量由内向外的一个输布系统(同时也是通过六腑将代谢废物和消化糟粕排出体外的系统),内部脏腑的物质、功能状态决定体表层的物质功能状态,内部的病变信息同样也在体表得以体现,即藏决定象;其次,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对整体具有全息性,整体和局部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相互反映的;最后,人体对自身的物质、功能状态具有精确的调节和感知功能,一旦患病,就会自觉其苦,通过对患者主观感觉的询问可以捕获大量病理信息。故中医学前辈创望闻问切四诊为临床诊察手段,以期四诊合参,最大化地获得病理信息,最大可能地得出正确诊断。现以脉诊和舌诊为例说明中医四诊的目的就是获得物质、能量、时空(以空间为主)三个生命维度的病理信息,为做出正确诊断作准备。见表1。
表1 以脉、舌诊为例列举中医四诊与生命维度的关系(略)
总之,中医诊断是为了全面获得人体物质、能量、时空三维的生理、病理信息,为最终做出正确的诊断捕获做好充分准备,最后正邪斗争的态势(病势)的界定也是基于所得三维信息之上。物质、能量、时空生命三维既是病因内容基线,也是中医诊断准绳。
【】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5: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