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中医防治进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许正锦,陈进春,邱明山

【摘要】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LAS)包括两种紧密相关而又明显不同的临床综合征,一是狼疮抗凝物质综合征(LACS),一是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ACLAS),很多疾病的发生与APLAS有关,由于狼疮样抗凝物质(LAC)、抗心磷脂抗体(ACLA)等检查的普及,APLAS的漏诊率已大大减少,相关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逐渐增多。

【关键词】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中医药疗法;补肾健脾法;活血化瘀法;综述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LAS)包括两种紧密相关而又明显不同的临床综合征,一是狼疮抗凝物质综合征(LACS),一是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ACLAS),两种综合征的共同表现为:静脉或(和)动脉血栓形成;反复流产;血小板减少。ACLAS常伴发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而LACS引起静脉血栓形成比动脉血栓病更常见[1]。狼疮样抗凝物质(LAC)与抗心磷脂抗体(ACLA)分别是以上两种综合征的重要检测指标。原发性APLAS的西医主要为应用抗凝剂、抗血小板剂及免疫抑制剂。继发性APLAS则要针对原发病治疗,可以配合抗凝、抗血小板剂或应用血浆置换等治疗[2]。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APLAS有关,由于LAC、ACLA等检查的普及,APLAS的漏诊率已大大减少,相关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逐渐增多。目前西医对APLAS研究较多的学科有风湿科、血液科、神经科、皮肤科、眼科、妇产科和血管外科等。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脑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自然流产、自身免疫性溶血等疾病的相关研究较多。属于中医“血瘀证”与“络病”等范畴,但是中医的相关研究很少,大部分局限在自然流产领域,现将近10年来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自然流产
      
  对于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导致的自然流产,中医治疗有较多的研究,可分为中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两方面。

  1.1  中医治疗

  1.1.1  活血化瘀法  罗燕秋[3]将67例本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予活血化瘀调经方随证加减,对照组予强的松2.5 mg,2次/d,阿斯匹林25 mg,2次/d,疗程25 d,结果:治疗组抗体阴转率为67.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1.2  补肾健脾法  丛羽[4]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对照组19例,试验组采用消抗汤治疗,对照组予阿斯匹林50 mg,每晚1次,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和抗心磷脂抗体变化。结果:试验组抗体转阴率63.04%,对照组为31.58%,通过症状积分统计,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1.1.3  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法  王昕[5]应用补肾安胎汤治疗本病43例,有效率86%。李琼等[6]将63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予中药治疗(党参、茯苓、白术、菟丝子、桑寄生、当归、川芎、赤芍等),对照组予维生素E 50 mg,维生素C 100 mg,叶酸10 mg,3次/d,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抗体阴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孟安琪等[7]采用抗自然流产颗粒(菟丝子、桑寄生、续断 、党参、白术、当归、川芎、益母草、丹参等)治疗33例,有效率达75.8%,认为脾肾亏虚、瘀阻胞宫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健脾补肾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出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补肾健脾,益气生血,调理冲任,培养孕育之源,调节正气;活血化瘀通络。

  1.1.4  补肾清热化瘀法  赵翠英[8]运用补肾清热化痰法治疗抗磷脂抗体阳性至先兆流产40例,均使用自拟方(续断15 g,菟丝子15 g,桑寄生15 g,杜仲10 g,苎麻根30 g,黄芩6 g,蒲公英20 g,金银花20 g,当归10 g),总有效率为95%,认为本病除肾虚冲任不固及血瘀外,血热、湿热亦是重要因素,因此配合清热安胎治疗可提高疗效。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  舒静等[9]将41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3例,予中药(党参、黄芪、白术、当归、黄柏、黄芩、丹参等)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黄体酮治疗,对照组18例,予多种维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率为86.9%,流产治愈率为82.6%,疗程3个月,抗体转阴者的流产治愈率为9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张志晓[10]将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中药(菟丝子、山茱萸、黄芪、丹参、熟地黄、益母草、川芎等)加阿斯匹林25 mg,2次/d,对照组予强的松5 mg,1次/d,加阿斯匹林25 mg,2次/d,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抗体阴转率为86.67%,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  脑血管疾病
      
  孙维娜等[11]收集了87例本病患者,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45例与常规治疗组43例,并与36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中药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加葛根素静点治疗,常规治疗组单用葛根素静点治疗。结果:常规治疗组血清IgG型ACA在来院后及第10、20 d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患者血清IgG型ACA在来院后及第10 d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第20 d阳性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治疗组血清IgM型ACA在来院后及第10 d阳性明显率高于对照组(P<0.01);但在第20 d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清IgM型ACA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中药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gG及IgM型ACA有一定抑制作用,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良性作用。

  3  心血管疾病
   
  马沛然等[12]经动物实验证实柯萨奇B3(CVB3)感染的小鼠血ACAIgG的阳性率显著升高,而黄芪注射液可降低暴发性心肌炎小鼠血ACAIgG的阳性率。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暴发性心肌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4  风湿病
   
  陈志伟等[13]对一组SLE患者(74例)抗心磷脂抗体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将所选病例分为4种证型:热毒炽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滞血瘀证。对每组病例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4型中ACA值以阳虚型最高,阴虚型最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气滞血瘀与热毒炽盛证改变不明显。由此提出SLE 4型中未见在气滞血瘀证ACA高于其他各证型,不能仅以ACA阳性作为SLE血瘀证的客观指标。

  5  展望

  5.1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对中医来说是个较新的领域,因此阐明其中医病机是首要问题,这将使有正确的导向。从临床表现来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重要临床表现为多发性血栓症,与中医血瘀证及络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吻合,因此从血瘀证及络病的角度去研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病机是突破口。

  5.2  从西医的病机研究及治疗来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涉及了免疫、内分泌、凝血功能、血液流变等机制,治疗上除了抗凝、抗血小板外,许多还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这给中医治疗带来重要启示,中医不能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简单当成血瘀证而单纯采用活血化瘀治疗,而应注重调节免疫,其本质还是辨证论治。从中医对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导致的流产的治疗研究中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并非单纯应用活血化瘀药,而更多的应用了补肾健脾药,这即是调节免疫的一种体现。遗憾的是现有的中医临床研究方法较简单,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今后将在严密而合理设计的前提下,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进行临床研究。

【】
   [1]Bick RL.Baker WF.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 and thrombosis[J].Hematol Oncol Clin North Am,1992(6):1287.

  [2]Thiagarajan P,Shapiro SS.Lupus anticoagu1ants and antiphospho1ipid antibodies[J]. Hematol/Oncology Clinics North Amer,1998,12(6):1167.

  [3]罗燕秋.中药治疗抗心磷脂抗体所致流产的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4,20(4):9.

  [4]丛 羽.消抗汤治疗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抗心磷脂抗体阳性46例[J].吉林中医药,2007,27(9):19?20.

  [5]王 昕.中药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习惯性流产43例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5):945.

  [6]李 琼,林佑武.活血化瘀法治疗妊娠丢失抗心磷脂抗体阳性38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2,43(7):522?523.

  [7]孟安琪,王 岩.抗自然流产颗粒治疗抗心磷脂抗体导致流产33例观察[J].中医药学刊,2005,23(12):2 211.

  [8]邱明娟.赵翠英治疗抗磷脂抗体阳性至先兆流产经验[J].吉林中医药,2004,24(11):9?10.

  [9]舒 静,缪 频.中西医结合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反复早期自然流产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6):414?416.

  [10]张志晓.中西医结合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3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7,47(11):42?43.

  [11]孙维娜,李 京.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凝血因素的影响:附45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14?17.

  [12]马沛然,黄 磊.暴发型心肌炎的中药治疗[J].小儿急救医学,2003,10(3):138?139.

  [13]陈志伟,顾美华.系统性红斑狼疮“证”与磷脂抗体及微循环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1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