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牵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焦海斌,窦群立,武辉,王晓锋,高小勇 

【摘要】  目的:探讨布带悬吊牵引配合功能锻炼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布带悬吊牵引,腰背肌功能锻炼,口服中药治疗,8~10周后带腰背支具下床挺腰活动,在X线片上测量治疗前后前缘及侧面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117例病人进行出院后经1~3年随访,112例症状及阳性体症基本消失,脊柱稳定性及活动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5.73%。压缩椎体前缘高度有明显提高(P<0.01),压缩椎体侧面高度有明显恢复(P<0.01),脊柱后凸Cobb角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该疗法可使病椎椎体恢复一定高度,维持脊柱稳定性,复位效果佳,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可靠、实用,是一种理想的非手术疗法。

【关键词】  悬吊牵引;功能锻炼;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笔者自2001年3月~2006年3月对我院收治的11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悬吊牵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17例,男71例,女46例,年龄21~58岁,平均32岁。高处坠落伤33例,重物砸伤25例,事故伤41例,摔伤18例;其中压缩性骨折83例,爆裂型骨折34例。损伤部位:T1118例,T1227例,T11并T12骨折8例,L136例,L223例,L313例,T12并L1骨折19例,L1并L2骨折12例。稳定性骨折76例,不稳定性骨折44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49例,E级65例。X线检查示椎体压缩1/4者34例,压缩1/4~1/2者47例,>1/2者36例,伴椎体附件骨折者39例(伴椎板骨折8例,伴棘突骨折21例,伴椎间小关节及椎弓根骨折18例),伴不完全性截瘫者2例。脊柱后凸Cobb角平均为14.6°(8°~32°),其中>15° 11例,10°~15°者86例,<10°者20例。CT扫描椎管内横切面侵占20%以下者92例,20%~35%者21例,35%以上者4例。伤后至就诊时间最短1 h,最长3 d。本组病例无合并并发症。

  1.2  器材 

  (1)布带采用棉布经过折叠约厚0.5 cm,长约1.5 m,宽为25~35 cm,35~45 cm,50 cm 3种;(2)滑轮,牵引绳,牵引杠杆;(3)骨科巴尔干床。

  1.3  方法

  1.3.1  牵引方法 

  根据患者的骨折椎体及体长选择不同宽度的布带,将布带穿过患者腰背部,中心对准骨折椎体,用布带将患者腰背部提起,使脊椎成过伸位,提升高度以腰背臀离开水平面约5 cm为度,将牵引杠杆穿过布带两端用牵引绳系于牵引架上。

  1.3.2  悬吊和功能锻炼 

  悬吊:(1)骨折后1 d内入院,椎体压缩程度在1/4者于第2 d开始悬吊牵引;在1/4~1/2者于3~5 d开始;>1/2者和其他伴有附件骨折者于4~5  d开始。(2)2~3 d入院者,椎体压缩小于1/2并不伴有附加骨折的单椎体骨折者,入院后即给予悬吊牵引;>1/2者,伴有附件骨折的单椎体或多椎体压缩骨折者,入院后3~4 d给予悬吊牵引。功能锻炼:总的原则是尽早开始,方法得当,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患者悬吊牵引经过1~2 d的适应后开始功能锻炼,(1)根据易化技术的基本理论,首先帮助患者完成简单动作,患者平躺在布带上,缓慢屈伸膝、髋关节,逐渐过度到可以直腿抬高。(2)3~4 d后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首先患者仰卧于布带上在悬吊状态下双下肢做蹬自行车运动;以悬吊带为中心,收缩腰腹的肌肉做仰卧起坐运动,使上半身逐渐抬离床面,在双上肢的协助下可以使身体抬至成一直线。这两个动作可以交替进行,每日早、中、晚进行锻炼,持续约1周。(3)从第3周开始做“仰卧架桥运动”,以5点运动为基础,双手支撑于双侧髂腰部在抬起上半身的同时做对抗牵引,使对胸腰部脊柱起到牵引作用,反复进行锻炼,5~6周后根据患者情况解除布带,部分患者可以行俯卧位“飞燕式”锻炼,强化腰背肌功能。下地活动的具体时间:一般骨折病人,在治疗8~10周后,视X线摄片恢复情况而指导下地活动,即使下地活动仍要坚持腰背肌锻炼,开始时间不宜过长,带腰背支具下地活动时要继续挺胸,不做一切弯腰动作,半年内不做弯腰及负重劳动。

  1.3.3  中药治疗 

  针对伤后的不同症状,选用以大承气汤为主方进行加减的清肠通腑汤:生大黄(后下)、当归各15 g,芒硝(冲)、厚朴、桃仁各10 g,红花、枳实、炙甘草各9 g,丹参30 g,赤芍24 g,肉苁蓉、柴胡各12 g。水煎500 mL,分2次服,每日1剂。若小便不通加车前子(包煎)10 g。腹胀呕吐严重者保留灌肠给药。症状缓解后减轻大黄、芒硝用量。2周后改服接骨续筋颗粒。

  2  疗效标准与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优:自觉症状及阳性体症消失,脊柱无明显畸形,恢复正常生理曲度,X线复查见骨折基本复位,相当于正常高度4/5以上,脊柱后凸Cobb角<3°,可进行重体力劳动;良:有轻度腰痛症状,向前倾时感觉最明显,但仍能从事原有工作,X线复查见骨折复位至椎体高度4/5~2/3之间,脊柱有轻度的后凸畸形,3°<脊柱后凸Cobb角<8°;差:腰痛明显,或合并有下肢放射痛、麻木、肌力减退,影响生活及工作,X线见复位差,椎体压缩高度仍在1/3以上,脊柱后凸Cobb角>8°。

  2.2  结果 

  对117例病人进行出院后1~3年的随访,优69例,良43例,差5例,优良率达95.73%。恢复较差的5例患者中3例因为早期下床活动,神经功能未能完全恢复,产生腰痛及下肢症状,但生活可以自理。对117例(156个椎体)治疗前后X线检查结果比较[2],见表1。表1  117例(156个椎体)治疗前后X线检查项 (略)
 
  经SPSS10.0软件包进行数据学处理,胸腰椎椎体前缘及侧高恢复明显,治疗前后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著。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由治疗前的平均矫正至治疗后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矫正15.1°。

  3  体会
      
  通过对117例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体会到悬吊牵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以下优点[3?6]:(1)悬吊能使脊柱产生很强的前凸作用,身体重力的纵向牵引能使椎间小关节及棘突充分分离,增加脊柱前凸程度,它比脊柱的纵向牵引能为前纵韧带等前柱软组织提供更多张应力,使被压缩的骨折最大限度恢复高度。(2)在悬吊状态下,身体自身的重力可以产生持续的牵引,作用较和缓,不会对伤椎产生二次损害,身体姿势处于间歇的微小摆动中,肌肉处于微动的调节过程,通过力的平衡可以恢复生理曲度。(3)过伸复位时支点在椎体后部,本法自身的纵向对小关节及棘突的牵引使后柱的压力减轻,可以对神经产生减压作用[7],这扩大了本法的适应症:①稳定性脊柱屈曲型骨折;②不稳定性脊柱屈曲骨折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D级以下;③尤其适应于年老体弱者不能忍受疼痛行功能锻炼者;④对伴有椎弓、横突、棘突骨折、小关节脱位椎体轻度滑脱者。禁忌症:①对于合并有严重内科及内脏损伤疾患不宜练功者;②骨折伴有截瘫者;③查明有椎管内占位骨块的压迫硬膜囊达20%以上者;④对有前纵韧带断裂,椎间关节严重损伤的,神经症状较重宜行手术治疗者。(4)布带接触面积较大,特别是局部软组织损伤较重者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对脊柱可以起到间接的“夹板”固定作用,对多段椎体压缩骨折更有利于治疗,对合并有上下肢骨折或并有不全瘫,有利于骨折的固定,可以借助机械的牵引力进行被动练功,对伴有附件骨折者布带使后柱受压减轻,对伤椎刺激少,可以早期功能锻炼。(5)本法在渐进的持续牵引中矫正畸形,布带的弹性能适应身体曲度不易产生压迫性褥疮;针对个性制定的锻炼方案,在悬吊中动静结合,有利于骨折的修复,缩短住院时间。(6)本法、可靠、实用,是一种理想的非手术疗法[8?10]。

【】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4.

  [2]陈光.成人胸12及腰1椎体高度、前后缘差及楔变指数X线的正常值[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5,13(4):302?304.

  [3]刘延东,刘景生.胸腰椎爆裂骨折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脊柱脊髓杂志,2004,14(3):187?189.

  [4]刘静东,程立军,方岱敏,等,胸腰段骨折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及弯曲松动的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6):63?64.

  [5]赵薇薇,张贯新,樊建勋.仰卧悬吊复位法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0,10(3):174.

  [6]刘向前,李卫宁.仰卧位腰背提升手法对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复位作用[J].中医正骨,2003,15(5):18?19.

  [7]秦鹏俊,雷 鸿,李彦民.牵引在胸腰椎骨析治疗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5):24?26.

  [8]徐有佳,郑祖根.不同复位方式复位第1椎体骨折后椎前高度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伤杂志,2000,20(11):67.

  [9]窦群立,杨 锋,姚福东,等.清肠通腹冲剂治疗胸腰段骨折后腹胀、便闭457例小结[J].四川中医,2006,24(2):79.

  [10]周 鹏,楚向东,种清治,等.接骨续筋颗粒促进骨折愈合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2):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