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作者:刘红英,吕文科,杨东旭
【摘要】 目的:研究传统牵引、中药熏蒸与医疗体操、健康相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和作用。方法:将134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综合治疗组采用腰椎牵引、中药熏蒸、医疗体操、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纯采用腰椎牵引、中药熏蒸。结果:两组疗效、疗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医疗体操与健康教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中起明显作用,多手段综合治疗可有效预防、改善并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
【关键词】 腰椎牵引;中药熏蒸:医疗体操;健康教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85%~90%的患者经积极适当的非手术治疗都可获得满意恢复。我科采用腰椎牵引、中药熏蒸结合医疗体操、健康教育的综合治疗手段,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7年7月康复科治疗的患者134 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结合CT或MRI扫描确诊。其中男71 例,女63 例。年龄20~65 岁,病程10 d~1年,随机分成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7 例。
1.2 治疗方法
1.2.1 腰椎牵引
采用英国爱克龙升降牵引床。患者仰卧屈髋屈膝位,将脚垫高20~25 cm。重量:一般自体重60%开始逐渐增加,采用间歇牵引(高重量持续时间60 s,低重量持续时间10 s),根据年龄、性别、症状、本人承重能力酌情调整。依据病情转归渐增重量,时间每次30 min,每日1~2次,10次为1个疗程。
1.2.2 中药熏蒸
采用大连麦迪医疗器械公司MD?99N型熏蒸治疗床。中药采用:丹参20 g,当归20 g,乳香9 g,杜仲20 g,威灵仙15 g,伸筋草25 g,红花9 g等。把中药包放入注有5 000~7 000 mL水的锅中,温度38~46 ℃,据病情、年龄、性别、耐热程度等指标综合调节温度,治疗时间每次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2.3 医疗体操
采用我科多年来编排的腰椎医疗体操共5套,根据病情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套数,随病情好转增加动作难度。每天早、晚各做1次。病情好转后增加一些脊柱深部稳定肌的练习。侧卧半身上抬:以肘部支撑身体,以肘部和膝部为支点,将身体向上方抬起。侧卧全身上抬:以肘部支撑身体,以肘部和足踝部为支点,将身体向上方抬起。陆上划水:俯卧位,上臂前伸,使躯干和下肢呈角弓反张状,同时双上肢作划水动作。跪位对角线支撑:取跪位,以双手和双膝支撑身体,双上肢伸直,双髋伸直,双膝屈曲90°,然后向前伸出左侧上肢,向后伸出右侧下肢,使身体仅以右手和左膝支撑,然后左肘和右膝靠拢,以左肘碰触右膝。
1.2.4 健康
采用讲座、咨询、宣传画板、发放健康资料等。主要内容包括:在日常生活中,维持正确坐、立姿势,保持正常的腰椎生理前凸,避免弯腰拱背;从事长时间维持单一姿势体位或重复一种单调工作,如打电脑、开车者,要注意改变姿势体位及动作方式,或作简短的放松运动,携带重物时,应使物体尽量贴近躯干,避免在腰椎侧弯或扭转时突然用力,平时注意保暖[1]。
1.3 标准[2]
痊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大于70°,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显效:腰腿痛明显减轻,体征明显好转,能恢复工作,不影响正常生活;有效:腰腿痛减轻,体征改善,生活能自理;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显效和有效归为好转。
1.4 随访方法
对痊愈和好转者,2008年7月后电话随访,在1年当中疼痛症状出现或加重,并在再次接受治疗定为复发。
2 结 果
(见表1、表2)表1 两组疗效比较表2 复发率比较 例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腰椎,尤其是L4~5、L5~S1,L3~4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双侧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3]。诱发因素除退行性变、医院性损伤、职业、心理因素、活动以及寒冷、肥胖有关外,不注意防护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腰椎牵引可增宽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压力,有利于突出物部分还纳,减轻对神经根机械刺激;缓解腰背肌肉痉挛;椎间孔增大,上下关节突关节间隙增宽,对关节滑膜挤压减轻,使疼痛缓解或消失;松解神经根粘连,改善神经根、硬膜囊的相对空间。中药熏蒸,通过中药和热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使痉挛肌放松,解除症状。医疗体操提高腰背腹肌的张力和锻炼脊柱深部肌群,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改变和纠正异常力线,增加韧带弹性,活动椎间关节维持脊柱正常形态,加强自我保健,促进疾病尽早康复,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率。健康教育使人们认识疾病,提高防病意识,增强信心,减少疾病的发生。研究显示医疗体操和健康教育在疾病疗效的巩固和减少复发率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
[1]范振华,周士枋.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639?64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3]南登山昆.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