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英译中的隐性显译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朱剑飞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翻译; 隐性显译; 中医

  1  引言
   
  “隐性显译(implicitness?to?explicitness translations)”是翻译中的常用方法,也称“外显化”、“明晰化”、“明示”等,是指将原作的信息在译作中以更为明确的方式表述出来以增强译本的逻辑性和易解性。它与增词法技巧密切相关,但还包括增加额外的解释,直接表达出原作暗含的意思,添加连接词等翻译方法。“隐性显译”的译作由于添加了原作不曾有的信息,因而常常比原作篇幅更长、逻辑关系更清楚、更容易理解。和汉语分属不同语系,形式化程度相差很大,因此“隐性显译”翻译技巧始终贯穿于翻译过程。中医文化博大精深,隐含着丰富的文史哲知识,文化内涵丰富,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富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中医英译可谓是难上加难。因此巧妙运用“隐性显译”翻译方法,对中医英译及促进中医对外交流尤具指导意义。

  2  “隐性显译”在中医英译中的使用理据

  2.1  中医思维的整体性 

  中医学在形成和其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容纳中国古代、、人文科学等诸学科的优秀成果,其思维必然受到各学科的影响。中医思维特点之一是综合性思维。综合性思维倾向于把一个物体或观念各个分散的部分合为一个整体,而分析性思维则倾向于把一个整体分成细小的部分。任何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都不可能只有分析性思维而无综合性思维,反之亦然。因此综合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都是东西方民族共有的思维方式,但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东方重综合,西方重分析”的思维习惯。由于中医思维注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综合性思维是其主要特点。因此,在中医英译时,译者要在体现思维模式的不同语言形式之间进行转化。具体来说,译者常常需要通过“隐性显译”翻译技巧对中医的综合观念进行分析性的解释和阐述,把译文进行“隐性显译”处理,增加译文的逻辑性和明晰性。

  2.2  中医思维的形象性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由于和文化的原因,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侧重和选择。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而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家在进行医学研究时,通过直观观察,并借助于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应用比类取象法说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及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方法和治则治法。因此中医语言包含中医思维的形象性,翻译过程中,“隐性显译”翻译技巧的使用可以使译文语言清晰、自然。

  2.3  中医学的丰富文化内涵 

  翻译活动不仅涉及到语言内部因素,而且涉及到语言外部因素,文化因素是语言外部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西两种语言文化承载的内涵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别。承载内涵越丰富的文化,其语言文本的隐化程度越明显;反之,承载内涵相对贫乏的文化,语言文本在表达上解释性词语多,作为翻译目的语时显化程度越高。中医文化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多层次体现了中国文化内涵。中医英译时,为充分表达中医的文化内涵,体现中医独特的思维和理论内涵,“隐性显译”的翻译技巧为常用手段之一。

  2.4  中医语言注重意念的隐含性 

  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词汇、句式、语篇等方面差异巨大。汉语语言以意念为主轴,极少曲折变化,无形态变化[1]。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有着丰富的曲折变化,是以形态为主轴的语言。中医语言,特别是中医,更是以意念为主轴,融会了丰富内涵。在英译过程中,要采用“隐性显译”翻译技巧,在译文中用形态的逻辑形式表达中医的丰富内涵。

  2.5  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审美观 

  中国文化迥然不同于西方文化,以和谐、含蓄、体悟与综合为其主旋律,正是这种文化传统的独特性造成了中国传统文艺审美观的独特性,也就造成了中国历代翻译大师们思维方式的独特性。他们强调从整体上去把握原作,从心灵上去感悟原作,从想象中去获得意境,从主体直接经验上去发掘原作内在、隐蔽的因素,并力图把这些因素融合在译本中,从而达到一种“神似”、“化境”的境界。汉语在“模糊中传递语义,朦胧中孕育意境”,而英语则反其道而行之,逻辑与分析携手,语义清朗,表述精确[2]。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审美观的体现,“隐性显译”翻译手段应该成为中医翻译的主要手段。在中医英译中,译者应将自己经过识别、转化、加工的审美体验赋之于英语译文。译者所进行的审美再现的主要工作就是以逻辑驱走模糊,以分析排斥朦胧。换言之,即“隐性显译”翻译。

  3  “隐性显译”在中医英译中的主要手段

  3.1  增加解释性语言 

  中医文献和中医历代名家在中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翻译中医文献和历代名家时,我们要按照翻译的通则,使用“隐性显译”的翻译技巧,增加解释性语言,以便国外读者了解背景知识。以下划线部分均属解释性语言。

    例1  原文:五禽戏,为两千多年前的名医华佗所创。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创编了五禽戏。

    译文:Wu Qin Xi was invented by Hua Tuo (110?207 AD), a famous physician over 2 000 years ago,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ences of the predecessors.
   
  华佗为一代名医,其名其人对国内读者来说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国外读者,恐怕不甚了了。在翻译时,不能只使用音译,还要加上华佗大致的生活年代以及身份特征,把汉语的隐含信息隐性显译,给西方读者提供背景知识,方便读者了解中医的历史人物。在中医翻译中,只要遇到历代名家名医的翻译,我们大都应该采用显化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背景知识补充。

    例2  原文:张仲景进一步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

    译文:Zhang Zhongjing, an outstanding physician in the East Han Dynasty (3rd century AD), compiled a book entitled Shanghan Zabing Lun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based on detailed study of the medical achievements made by doctors before him and his own clinical experience [3].

    对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的翻译采用“隐性显译”的翻译技巧,不仅采用了音译,更在括号内进行了解释。

  3.2  化抽象为具体
 
  抽象和具体是民族语言中的特色,为各民族语言所共有。中医由于强调整体观念,有些语言富有抽象性,为使译文能够清晰易懂,需要采取“隐性显译”的技巧,把抽象的语言在译文中具体化。

    例3  原文:以草木之偏性,攻脏腑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治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用药如用兵论)
   
  译文:To make use of the cold or warm nature of the drugs to cure visceral sthenia or asthenia requires the full knowledge of both drugs and disease as well as the combined use of various therapies to attack the pathogenic factors. Only by taking such a measure can life be guaranteed [4].

    原文中“知彼知己”是一个成语,比较抽象,如果直译,会使人不知所云。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作者把抽象的成语巧妙地翻译为“the full knowledge of both drugs and disease”,把这个成语明晰为“充分了解药物和疾病”,直观易懂。

  3.3  转换句法,重组句段 

  汉语句法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意合对接”,其中包括词汇和词汇之间、词组和词组之间,分句和分句之间以及句法词项和词项之间的意合对接。正是这两个层级上的意合对接不用任何表示语法关系的结构标记,使汉语的语法范畴高度模糊化。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必须根据意义(对接项的语意整合)作形式结构完形,才能构建目的语的语段。为将汉语意合对接句段转换成,译者势必先析出意义,然后再根据“语义内容?句法结构”的模式,以原语句结构为参照,构建英语句段,进行以严格的英语语法规范为依据的形式结构完形,将汉语的隐性语法转换成英语的显性语法[5]。中医的语言大多属于古汉语,更多地呈现出意念强势,隐含意义丰富。译者在英译中医文献时要时刻注意古汉语的这个特征,时刻提醒自己译文中需要用“隐性显译”的手段增加形式结构完形,从而使译文逻辑严密,表达通顺。

    例4  原文:散步是指闲散、从容地行走。散步是我国的传统健身方法之一,通过闲散和缓的行走,四肢而协调的动作,可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的运动。

    译文:Taking a walk means walking leisurely and unhurriedly. As o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ysical exercises, it can moderately exercise the joints, tendons and muscles with walking slowly and limbs coordinated naturally.

    原文为并列句,翻译的时候作者把原文中的句子成分通过英语的同位语、分词、介词词组等手段进行了重新组合,译文清晰、显化。

  3.4  以今译古 

  中医文献属于文言文,语言简洁,综合性强,但有时也不免生涩难懂,因此在中医英译时,英语译文中的表达必然把古代文言通过“隐性显译”手段转化为通畅直白的英语语言。

    例5  原文: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

    译文:Among the therapeutic techniques, needling has a wonderful effect. Before applying it, the doctor should keep in mind the seasonal changes of the natural world and judge whether the patient is fat or thin, strong or weak [6].

    原文语言抽象,艰涩难懂,翻译的时候采取了“隐性显译”的办法,对艰涩的古代汉语进行了解释,译文通晓易懂。

  3.5  对中医形象语言和修辞格进行标注解释 

  中医学语言善用取象比类的语言,形象生动,但由于文化差异巨大,外国读者理解起来殊为不易。译者翻译时,可采用“隐性显译”的方法灵活处理,以使译文清晰易懂,增加可读性。

    例6  原文:提壶揭盖(中医学的治则)

    译文:Lifting the lid to pour off water in the pot—opening the lung qi to treat constipation or dysuria.

    例7  译文:釜底抽薪(中医学的治则)

    译文:Taking away firewood from under the cauldron—a method of clearing heat by purgation.

    以上2例均为中医的原则,富有民族特色,翻译时采用了解释加注的办法,使译文明晰,易于读者理解。

  4  结语

    中医学融性、文学性、科技性于一体,中医英译注定是一项复杂艰难的活动,翻译技巧的熟练应用对中医英译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从语音、词汇、句法等各个层面,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隐性显译”翻译技巧,促成不同语言间的表意理解和文化交流,从而推动中医英译事业的,促进中医对外传播和交流。

【文献】
    1 Pan WG, Tan HM. Contrastive linguistics—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survey. Shanghai: Shanghai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2006: 109?110. Chinese.

  潘文国, 谭慧敏. 对比语言学——与哲学的思考. 上海: 上海出版社. 2006: 109?110.

  2 Mao RG, Fan WQ. Language fuzziness and correspond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hanghai Fan Yi. 2005; 82(1): 11?15.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毛荣贵, 范武邱. 语言模糊性与翻译. 上海翻译. 2005; 82(1): 11?15.

  3 Li ZG. Sentence struc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ong Xi Yi Jie He Xue Bao. 2007; 5(3): 355?358. Chinese.

  李照国.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中医英语翻译句法漫谈.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5(3): 355?358.

  4 Li ZG. English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ancient medical literatures. Shanghai: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s. 1999: 51?52. Chinese.

  李照国. 医古文英语翻译技巧.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9: 51?52.

  5 Liu MQ. Translation and linguistic philosophy. Beijing: Chinese Translation &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1: 169?170. Chinese.

  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北京: 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169?170.

  6 Wu LS, Wu Q. 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internal medicine. Beijing: Chinese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 2005: 33.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