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  临时起搏器置入术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要点  
方法  12例安置临时起搏器患者均采用右下肢股静脉穿刺法,置入电极导管至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方式VVI。根据患者病情调节起博频率,起搏阈值,感知等参数。 
结果  12例患者通过及时的治疗及护理,未出现心肌穿孔,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痊愈出院。 
结论  临时起搏器置入术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可靠方法,但起搏器置入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临时起搏器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起搏器的功能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临时起搏器置入术,护理人工心脏起搏器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或程序刺激器发放人造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起搏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患者[1]。我科自2005-2007年成功为12例患者安置了临时起搏器,帮助患者度过了危险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机会。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2例患者  其中男8例 女4例 年龄30-68岁,急性心肌梗塞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急性心肌炎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严重突然心动过缓3例,药物中毒引起严重心动过缓3例,电解质紊乱引起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

1.2 临时起搏器的安装手术均在介入导管室X线透视,无菌操作下完成,12例患者均行右下肢股静脉穿刺,置入电极导管至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方式VVI,调节起搏频率,起搏阈值,感知等参数。结果满意后,将电极用缝线固定在右下肢股静脉穿刺部位皮肤上,安置时间平均25分钟。

1.3 结果 12例患者痊愈出院,平均住院3周,临时起搏器平均使用时间为1周。报道安置临时起搏器的患者,一般安置时间不超过14天[2]。12例患者临时起搏使用时间无血栓形成,心肌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需要安置临时起搏器的患者常起病急,病情重,濒死感明显,家属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也缺少心理准备。因此,护理人员应对其家属简明讲述安置临时起搏器的重要性,说明这是紧急有效的抢救手段,取得家属的理解。对患者用亲切的语言告知这是一项安全的手术,是为进一步治疗做准备,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2 术后给予持续心电监护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每班护士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了解起搏阈值,起搏频率,常规设定起搏频率60-70次/分。注意观察心律与心率的变化。正常心电图每一起搏脉冲之后,有紧接与其相偶联的QRS波群,注意心律与起搏频率是否一致,起搏电极各种原因发生改变而影响起搏带动,如起搏频率,起搏阈值,起搏导线撕裂,电极脱位,电池消耗等。应经常巡视察看电极连接情况及临时起搏器的位置是否妥当,起搏和感知功能是否正常。

2.3 卧位及并发症的护理  1)患者术后取平卧位,右侧髋关节制动,避免髋关节屈伸,以免电极脱出起搏失灵。2)右下肢每2小时给予被动按摩一次,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并观察右下肢体皮温,皮色变化;足背动脉搏动情况。3)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每天更换敷料,用75%酒精擦洗导管,并在电极出皮肤处敷抗菌软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4)临时起搏器应挂于输液架上或固定在床上,以防滑脱而牵拉导致脱位,每天检查接头连接处,确保安全起搏。
2.4 周围电场对临时起搏器的危险  临时起搏器电极是个低阻抗,直接与心内膜接触的通路。有微小的电流通过电极可能引起电击或发生心室颤动,因此1)应避免使用金属物接触临时起搏电极的插头。2)只能用电池做电源的临时起搏器。3)起搏电极的插头不能与任何液体接触。4)不能在起搏电极的工作状态下更换电池。5)不能使用有一定强度的电信号如半导体,不能使用单极高频电刀或电凝器及移动电话。

2.5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指导患者多进一些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等食物,预防便秘。
3. 讨论
安装临时起搏器是紧急处理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可靠方法。这种心律失常有可能药物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和正常房室传导,亦有部分患者为本身心脏房室传导系统病变且药物不能逆转。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与窦房结,房室交界区缺血缺氧,水肿有关,也与迷走张力过高有关[3]。通过对本组3例心肌梗塞患者的观察,经过患者抗血小板,扩张冠改善循环与处理均恢复房室传导。12例患者均采用股静脉置管术,避免了气胸及锁骨下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临时起搏器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起搏的功能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因此,护理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做好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1] 陈灏珠  实用内[M]第10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1419-1431
[2]施秀莫 赵娟林 明仙 安置心脏起搏器并发症预防及护理进展  护理 2005 11(8):598
[3]邵耕  现代冠心病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  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4  608-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