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十二指肠溃疡的价值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超声;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年龄于20~50岁。十指肠溃疡的发病率为胃溃疡的5倍,在我国此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步上升 [1]。临床诊断本病主要依靠X线钡餐造影检查和胃镜检查,但有些病人对这两项检查有惧怕心理,尤其小儿、孕妇、年老体弱者不易接受,另无症状者也不易接受,会导致一些误诊误治,甚至有些在出现消化道穿孔或大出血才来诊治,耽误了时机。因此选择简便、安全、无创伤、无痛苦的超声检查诊断消化性溃疡逐渐被临床医生所重视。本研究观察分析117例经胃镜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B超表现及诊断价值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我院200202~200602,经胃镜检查确诊的11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的门诊患者,应用B超进行观察,其中女36例,男77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4.5岁。
2仪器和方法:(1)使用TOSHIBA-340A和ESAOTE-DU3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10.0MHz。(2)超声造影剂:浙江湖州东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天下”牌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每包用开水冲泡调制成500~600ml均匀糊状液体,冷却后待用。(3)检查方法:检查前禁食禁饮8小时,检查日晨空腹,用3.5MHz探头常规腹部检查后,口服上述超声造影剂500~600ml,左侧卧位2~3min后再进行平卧和左右侧卧位检查,辅以半坐位;通过胃十指肠的冠状切面,重点扫察胃贲门、胃小弯、胃角、胃幽门管和十二指肠球部;仔细观察其层次结构、黏膜连续完整性、充盈和排空情况、实时动态的蠕动状况;发现溃疡病灶则认真观察、记录溃疡的位置、形态大小、深度、周围胃壁(或肠壁)的厚度及层次、胃十二指肠周围情况(如有无肿大淋巴结或包块等)。
2结果
89例十二指肠球壁“火山口”样凹陷,其凹陷大小在0.5~3.1cm之间,凹陷底部的表面呈强回声,周围壁增厚呈低回声,均为符合胃镜诊断的活动期溃疡;9例十二指肠球壁粘膜回声断续,大小在0.5~1.6cm之间,表面呈斑状高回声,并有相应壁轻度增厚,符合胃镜诊断的表浅型活动期溃疡 [2],两者占总数的83.7%。10例十二指肠呈山字形、三叶形、葫芦形变形的等表现,占总数的8.5%。上述各种变化占总数的92.3%。此外还有激惹现象、分泌液增多、蠕动方向等改变。
3讨论
本组资料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特异性为83.7%,敏感性为92.3%,与胃镜的符合率较高。十二指肠溃疡的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异性,超声能显示溃疡为十二指肠壁“火山口”样凹陷,壁粘膜回声断续,溃疡面的炎性渗出表现为凹陷底部表面的强回声,粘膜回声断续面的的呈斑状高回声,溃疡的炎性充血水肿表现为溃疡周围壁增厚呈低回声,由于瘢痕收缩,粘膜水肿和痉挛所致球部变形,呈山字形、三叶形、葫芦形变形等典型特征,此外尚可观察到激惹征:表现为造影剂达球部不易停留,迅速排出;幽门管痉挛,开放延迟;胃分泌增加和胃张力及蠕动异常等方面变化,当胃十二指肠有穿孔时可见到膈下游离气体的回声反射伴慧尾征 [3]。
本组资料中有9例漏诊经分析原因如下:4例因溃疡病灶小且较浅表,直径在2~5 mm,深度在2 mm以内,超声检查时未发现, 3例因患者肥胖,胃肠腔内气体和内容物较多干扰而误诊;2例因操作不够规范、细致而漏诊。本研究提示:检查时需要注意一定的扫查技巧,(1)胃冠状切面是观察胃十二指肠的重要切面,方法是,将探头置于胃大弯侧,朝向头端扫查,以观察到向胃伸出的指状突起—胃角为标准切面,和胃大弯相连的是十二指肠前壁,和胃小弯相延续的是十二指肠后壁。同时还需借助如肝、脾和胆囊等透声窗观察检查部位 [4]。(2)服药后取左侧卧位2~3min,这样有利于消除胃内气泡的影响。(3)患者口服胃肠造影剂的量要大于500mL这样有利于胃腔充盈,延长造影剂的滞留时间,使检查者能从容进行检查。(4)选择合适的造影剂,有回声型造影剂在声像图上呈现均匀高回声界面,和肠壁溃疡的充血水肿形成的弱回声之间能形成界面明显的对比效果;易于显示病灶[5]。
本研究提示:超声具有简便普及、安全、无创伤、无痛苦、广大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可作为追踪、监测消化性溃疡行保守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小儿、孕妇、年老体弱不适合胃镜检查者。
:
[1] 吴恩惠.医学影像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5
[2] 董林森,宫泽光,刘克震. 十二指肠球后壁溃疡的超声分型. 超声临床杂志(中文版),1999,6,17
[3] 苗立英、张武.消化道穿孔超声检查临床应用的评价.医学影像技术,1998,14(4):280
[4] 陆文明.临床胃肠疾病超声诊断学.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405
[5] 周兴祥.胃肠造影超声进展.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3(9):356
上一篇:骨伤护理中注意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