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舌诊的现代研究进展
【关键词】 舌诊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主要内容,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胃之镜,外感温热病之候”。舌诊在中医理论体系及临床诊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受主客体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大,再加上缺乏量化描述,极大地影响了舌诊的继承和发扬。
随着中医临床化的进一步,对舌象诊断也提出了客观化、定量化的新要求。以现代技术手段研究舌诊原理,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使其更加客观化、具体化,已成为舌诊研究的必然趋势。
1 舌尖微循环研究
随着现代微循环研究的深入,利用现有的微循环观测仪,可清晰地看到舌体丝状和蕈状两种乳头的外形及其血管分布,为舌尖微循环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叶氏[1]观察到正常人淡红舌质的舌尖蕈状乳头微循环图象清晰,微血管丛构形大多呈树枝状,微血管襻的外形完整,血色鲜红,微血流速度较快,流态呈线状。而红降舌患者的舌尖微循环特征是蕈状乳头横径较大,微血管丛中血管襻数目增多,异形血管丛较多,血色鲜红。肖氏等[2]经过10余年对临床病人和正常人体检1000余例的舌尖微循环检测,将中医舌诊与舌微循环联系做对比分析,并试制定“舌尖微循环检测综合定量评价方法”。以舌乳头状态、微血管形态、血流状态、微血管周围状态为检测项目,通过镜下观察舌乳头状态以判断正气的盛衰,观察血管及血流以分辨病邪的性质,观微血管周围状态以推断病势的进退。最后结合舌微循环特点,制定出舌微循环的权值和分值,再进行综合定量评价。蔡氏[3]采用中医舌诊微循环分析系统,根据肖景文等微循环综合定量评价方法,综合评价了生脉散注射液对65例冠心病患者舌微循环的影响,结果发现经生脉散注射液后,乳头状态、微血管形态、血流状态、血管周围状况均有改善,舌微循环加权总积分值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P<0.01。
2 血液流变学研究
血液流变学研究血液的流动和凝固性质,主要有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指标。刘氏[4]观察高黏滞血症(HVS)的血液流变学特征与舌诊的关系,结果复合性HVS较单纯性HVS异常舌苔出现机率增加,治疗后随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舌苔也部分好转,从而说明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与病理舌苔的形成有关。邢氏等[5]对266例慢性病患者以血液的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等7项检测为指标,按舌诊中舌体、舌质、舌苔分类,比较舌象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测定对阐明舌体、舌质的形成原理具有一定价值,舌象可以反映人体血液流变学的一些变化,为中医舌诊辩证的科学性提供了有力证据。林氏等[6]研究发现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的舌象多表现为舌质暗红或青紫瘀斑,舌苔腻,舌有齿痕或裂纹,舌下络脉扭曲、扩张或有瘀点;舌尖微循环观察畸形毛细血管襻增加,襻顶扩张瘀血,渗出明显,血色暗红,血液流态异常。
3 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为了避免在对各类细胞观察中的主观性,提高舌苔脱落细胞形态学研究的客观性,建立舌苔脱落细胞形态计量参数变化的量化标准,张氏等[7]对正常人舌脱落上皮细胞进行形态计量学检测,获得了正常人舌脱落细胞中不同细胞的形态计量学参数及总体细胞形态计量学参数值的频率分布图,使量化的细胞形态特征具体化,便于直观比较。进一步的比较研究发现[8],黄腻苔脱落细胞的平均面积、周长、等效直径及最大直径均小于正常脱落细胞,且前者的总体细胞中面积或最大直径不同的细胞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认为黄腻苔脱落细胞外形与正常舌苔相似,而直径、面积较小的细胞增多,直径、面积较大的细胞减少,从而导致其平均面积和平均直径减小。王氏等[9]根据中医舌诊有关舌苔厚度变化能够推断邪气进退的理论,将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分为厚苔组与薄苔组,对两组的舌面PH值和舌苔脱落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AMI的舌面PH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递增趋势。李氏等[10]运用TUNEL技术、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对正常薄白苔、病理薄白苔、厚苔和剥苔等几种常见舌苔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和fas的表达水平进行观察,认为与正常薄白苔比较,剥苔AI(凋亡指数)升高(P<0.05),而厚苔AI降低 (P<0.05),提示舌苔上皮细胞fas表达水平与舌苔上皮细胞凋亡及舌苔厚度密切相关。吴氏等[11,12] 还研究了舌苔上皮细胞TGF?β3表达水平与舌苔厚度的关系,认为:凋亡相关基因fas、TGF?β3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影响舌苔上皮细胞凋亡并导致舌苔厚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4 中医舌诊专家系统研究
在机模拟中医诊断的客观化研究中,舌诊的研究尤为重要。卫氏等[13]开发研制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中医舌象分析仪。在标准的成像环境下采集受试者的彩色舌图象,再进行图象处理与分析,包括彩色校正、舌色分割和特征提取等,使用FCM聚类算法,对舌色、苔色、舌苔的厚度与湿度、齿痕、裂纹等舌象指标进行分类与定量化,同时实现了数据资料的压缩、存储和管理。蒋氏等[14]研制的电脑化中医舌诊系统主要包括舌象撷取环境系统和舌诊电脑化系统两部分。在暗房中建立舌诊摄象室,对采集环境标准化。利用彩色分量间相对特征强化舌影像与周围部位之差异,继而利用影像二值化边缘检测方法寻找边界,根据舌苔与舌质在色调、亮度和色彩分量上的差异进行苔质分离;最后利用色调特征与影像处理技术的各项舌诊特征,运用模糊理论进行分析。翁氏等[15]运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结合中医舌诊相关理论研制出“中医专家舌诊系统”,实现了舌诊的定量分析。并运用该系统对927例患者舌质舌苔定量观察,探讨舌诊定量变化,结果表明各类舌质舌苔有相应的RGB(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数量特征(P<0.01);舌苔RGB值不仅与舌苔颜色密切相关,而且和舌苔的厚薄、腐腻等变化明显相关;舌苔面积百分数基本上反映了舌苔的覆盖面积。因此,应用中医专家舌诊系统对舌质舌苔进行定量化诊断,可为中医辩证提供客观依据。
借助机图像分析技术对采集的图像进行自动处理是近年来舌诊客观化研究中的一个新的趋势。在这些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色象分析系统中,舌质和舌苔的颜色识别是关键内容之一。王氏等[16]基于由粗到精的思路,将舌质和舌苔的颜色识别问题分解为苔质分离和颜色细分两步。在第一步中,提出一种基于JSEG算法和k?NN法的自动分离苔质的方法,并根据中医望诊先验知识设计先验模板和标准色块来辅助分类。颜色细分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采用最近邻法进行的。实验表明,本法简单且鲁棒性强,能够有效地用于舌诊客观化。陈氏等[17]用数码相机拍摄舌象,输入计算机,建立苔色及疾病、证型数据库,对3种常见病理苔色作了定量分析,病探讨了其与高血压病及证候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灰黑苔与黄苔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灰黑苔与白苔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黄苔与白苔相比亦有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病以黄苔居多,白苔次之,灰黑苔最少。
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舌诊是中医化的主要热点之一,近十年来有关研究开展甚多。从寻求指标微观化的研究,到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定量、定性化研究,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和引向深入。尤其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使舌诊研究在方法上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舌尖微循环在检测项目指标及评价等方面,不够一致或不够全面,影响了舌微循环检测在临床应用。血液流变学研究,虽在血液循环系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对舌象的专门深入系统研究还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研究指标未能与病、证、形成机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计算机研究方面,研究工作虽然在局部的方法学上逐渐成熟比如舌色的识别,但在舌诊信息的全面综合识别、分析、处理方面仍显不足,而且在舌象的识别上仍以舌色为主,未能在舌质、舌苔的质地、纹理、动态等方面实现舌象信息的综合、全面的客观化识别,在舌诊的形态胖瘦、点刺、动态识别等方面尚无研究报道。研究存在的另一个薄弱环节是舌诊信息的医理阐释和临床应用方面的不足。
因此,如何客观、现实地应用中医理论,结合其他诊断信息,综合全面地处理、分析舌诊信息,而不是孤立、割裂地研究舌诊,这将是今后舌诊以及四诊客观化研究所必须重视的。我们相信,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和临床实践的参与下,利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舌象作进一步的定性、定量分析,建立舌诊的客观化统一诊断标准,实现舌诊内容的综合判断,将为中医学的临床研究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对发扬广大传统的中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1 叶建红. 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思路/[J/]. 泸洲医学院学报,2001,24(4):292?293
2 肖景文,魏艾红,黄世林. 中医舌诊与舌微循环检测/[J/]. 微循环学杂志,2002,12(1):36?40
3 蔡少峰.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舌微循环的影响/[J/].微循环杂志,2006,16(2):69
4 刘夕茹. 高粘滞血症血液流变学特征与舌诊关系研究/[J/]. 微循环,1998,2(3):184?186
5 邢锦秀,刘春霞,张惠平,等. 舌诊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0):456?457
6 林秀萍,王惠娟,姚保泰.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舌诊检测指标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2):73?75
7 张平,水文霞. 正常人舌脱落上皮细胞的形态计量分析/[J/]. 中国体视学与图象分析,2000,5(2):73?76
8 张平,水文霞. 黄腻苔舌脱落上皮细胞的形态计量分析./[J/] 中国体视学与图象分析,2001,6(1):13?15,19
9 王大江,梁嵘,王召平,等.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舌苔变化的细胞学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05,33(1):18?20
10李明,吴正治,陈光,等. 常见舌苔上皮细胞凋亡与fas mRNA和蛋白产物关系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5):297?298
11吴正治,李明,张咏梅,等. 常见舌苔上皮细胞TGF?β3基因表达特点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5):296?297
12吴正治,李明,张咏梅,等. 常见舌苔上皮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9(2):98?100
13卫保国,沈兰荪,王艳清,等. 数字化中医舌象分析仪/[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2,26(3):164?166
14蒋依吾,陈建仲,张恒鸿,等. 电脑化中医舌诊系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45?147
15翁维良,黄世敬. 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J/] 中国工程,2001,3(1):11?17
16王永刚,杨杰,周越,等. 中医舌象颜色识别的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22(6):1116?1120
17陈海燕,连怡绍,陈素珍,等. 常见病理苔色的定量研究及与疾病和证型相关性的分析/[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