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患者的心理调查及临终关怀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姚莉君 时间:2010-07-12

                    作者:艾丽英,高淑丽,董雅华   

【关键词】  肺癌

    晚期肺癌患者病情迅速,多数患者临床死亡前仍然清醒,病情所致的呼吸困难、憋喘,使患者身心非常痛苦,因此给患者提供良好的临终关怀,将患者的痛苦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其平静地接受死亡,对患者及其亲属和社会都是有重要意义的[1]。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科对32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临终心理需求调查,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现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3~72岁,平均54.6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例,高中7例,初中14例,小学或文盲8例。职业:一般干部5例,工人17例,农民4例,自由职业者6例。病程3~9个月,平均4.5个月,其中5例为术后患者。

    1.2  方法

    1.2.1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  问卷分3个部分:(1)心理认知,包括对疾病的认识、对的态度和对死亡的态度3个项目;(2)心理需求,包括对亲人的需求,对医护人员的需求和对安排后事的需求3个项目;(3)心理障碍,患者表现烦躁、激越、抑郁等。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调查。护士根据问卷内容与患者进行交谈,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同时询问陪护亲属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观察,并对问卷内容进行补充。

    1.2.2  护理方法  (1)满足患者的基本心理需求: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治疗休养环境;安排患者家属、亲友陪伴,以增进他们之间的交流,解除患者的精神负担,帮助其解决生活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为患者解除痛苦。如用静脉留置法解决多次穿刺的痛苦,按摩、热疗等。(2)了解心理特征,根据患者的语言、举动、对治疗疾病的态度,了解其心理活动。多数患者有悲观、恐惧等心理反应,因人施护;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及心理状态实施护理,使其正确对待死亡,帮助他们减短悲痛过程。(3)协助患者解决其社会问题[2],充分利用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良好关系,促进患者与其亲属的充分沟通,协调好患者的家庭和工作单位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其无后顾之忧。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心理调查,患者入院时与临终前心理状况比较,入院时只有18%的患者能够面对现实,知道死亡是人类从界消失的必然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因人施护,临终前有60%的患者正确面对死亡,带着人类社会的温暖离开人世。

    3  讨论

    肺癌是恶性肿瘤中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种,在疾病后期,大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情况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多数肺癌患者喘憋、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中心型肺癌可导致患者进食困难,以及肿瘤转移引起疼痛等,使患者非常痛苦,而发生一系列心理变化。在疾病早期患者往往对疾病的转归抱有幻想,希望有奇迹出现,因此对采取积极态度,对医护人员寄予非常大的期望。当出现严重疼痛和营养不良时,患者往往失去信心,表现出沮丧、绝望心态[3]。如果对患者施以正确的护理,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病情和治疗,则会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逐渐平静并接受现实。结果显示,患者临终前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入院时。患者的心理变化还与其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和家庭负担等因素有关。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疾病认识较快,文化程度低、年龄偏低的患者不能正确面对现实,观念转变慢,性格偏执。对亲人的态度、社会的态度和后事安排上有所区别。随着社会的,医学知识的泛宣传,肺癌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及预后一般能够做出客观的评价。本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疾病,虽然知道疾病结局不良,但多数患者能主动安排好自己的后事,安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对传统的人们对死亡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

    1  韩云彪,万甲峰.临终关怀与安乐死.中华管理杂志,1997,13(7):438.

    2  韩修英,李玉萍.临终关怀之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9,15(3):50.

    3  王道平,许静.临终患者及其亲属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