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上感发热疗效观察
【摘要】 观察柴葛解肌汤加减小儿急性上感发热的疗效。方法 用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100例急性上感发热患儿。结果 治愈率67 %,显效率28 %,有效率5 %,总有效率100 %。结论 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小儿上感发热疗效显著。
【关键词】 小儿急性上感发 柴葛解肌汤加减 疗效观察
医学认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病毒,也可并发细菌感染。其致病机理为病原体直接侵犯鼻、鼻咽和咽部的呼吸道器官组织,引起急性炎性反应。近年来中医治疗此病收到了显著疗效。笔者临床运用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上感发热,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
收集2006年至2007年门诊急性上感发热患儿100例,其中年龄最小6月,最大16岁;男59例,女41例;发热1~2 d 27例、3~4 d 52例、5~7 d 14例、8~10 d 7例。体温均波动在38.5~40 ℃。咽部充血,舌质红、舌苔白或黄厚、脉浮滑数。伴有流涕、咳嗽等外感内热常见症。化验室检查:WBC 10.0×109/L~13.0×109/L 25例、WBC 5.0×109/L~10.0×109/L 32例、WBC 5.0×109/L以下43例;中性粒细胞(N)0.70~0.85 29例、N 0.45~0.70 33例、N 0.45以下38例(其中45例患儿血常规检查可见异常淋巴细胞)。临床诊断: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1.2纳入标准
100例均符合《儿科疾病诊断标准》[1]中“全国防治感冒科研协作座谈会”制定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1.3排除标准
(1)小儿上感发热,WBC>13.0×109/L,N>0.85以上者。(2)小儿上感发热伴有肺炎者。(3)小儿上感发热伴腹泻、呕吐者。(4)小儿上感发热伴有其他疾病者。
2治疗方法
运用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处方:柴胡6~15 g、葛根6~15 g、黄芩6~12 g、桔梗6~10 g、生石膏10~15 g、防风6~10 g、白芷6~10 g、白芍10 g、甘草6 g、金银花10~15 g、连翘10~15 g、射干3~6 g。咳嗽明显加前胡10~15 g、白前10~15 g;咽部充血明显加玄参6~12 g、天花粉10~15 g;唇红、舌绛加牡丹皮10~15 g、赤芍10~15 g;大便干、舌苔厚加生大黄或熟大黄6~15 g。每日1剂,水煎服。1岁以下水煎约80~100 mL、1~3岁水煎约100~200 mL、4~7岁水煎约200~300 mL、8岁以上水煎约300~600 mL。分3次服用。治疗期间不用任何西药及中成药。3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3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自拟)
治愈:3 d内体温恢复正常,舌微红、舌苔薄白。显效:3 d内体温下降至37.5 ℃以下,舌红减轻、舌苔白或黄较前变薄。有效:3 d内体温波动在37.5~38.5 ℃之间,舌红、舌苔白或黄厚。
3.2结果
治愈:67例(其中30 h内体温恢复正常26例)。显效:28例。有效:5例。治愈率67 %,显效率28 %,有效率5 %,总有效率100 %。
4病案举例
某女,8岁。患儿近期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近3月上感发热4次,本次发病与上次发病间隔1周,就诊时已发热10 d,体温波动在38.5~40 ℃,伴有流涕,咳嗽轻,痰不多。咽舌红赤,舌苔白黄厚,脉滑数。血常规检查:WBC 4.8×109/L,淋巴细胞0.12,单核细胞0.03,中性粒细胞0.85,其中涂片可见大量核转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处方:柴胡15 g、葛根15 g、黄芩12 g、桔梗10 g、生石膏15 g、防风10 g、白芷10 g、金银花15 g、连翘15 g、射干6 g、前胡12 g、白前12 g。共3剂,水煎服,每剂煎300 mL,分3次服用。服药第2 d体温36.8 ℃,第4 d复诊,体温正常,伴有轻咳、痰少、纳少、大便偏干,咽舌微红,舌苔较前变薄,脉滑。为巩固疗效,给予清除余热、调理肺胃之剂。处方:青蒿15 g、知母10 g、连翘10 g、鸡内金6 g、炙前胡12 g、炙白胡12 g、焦三仙各10 g、熟大黄6 g。患儿治愈后数月未患上感发热。
5讨论
柴葛解肌汤载于《伤寒六书》,主要功效为解肌清热。症见恶寒渐轻、身热益盛、头痛肌楚、口痛鼻干、心烦不眠,舌红、苔白黄、脉浮滑等。方中葛根、柴胡解肌清热为君药;羌活、白芷助柴葛解表,黄芩、石膏清邪郁所化之热,为臣药;桔梗宣肺气以助疏泄外邪,芍药、甘草合而和营泄热,皆是佐药。方中羌活入太阳经,葛根入阳明经,可为引经药,使邪热部分外达,部分下泄。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去羌活予防风,以防辛燥太过;加金银花、连翘加强清热之功;上感发热经常伴有咳嗽,加前胡、白胡以加强止咳之力。外感发热纯属风寒、风热者并不多见,且外感发热多兼里热蒸腾,因而主张辛温辛凉兼顾、清热泻火并用,随证加减。药理研究发现,柴胡皂甙的抗炎作用与强的松龙相似,镇咳作用与磷酸可待因相近,同时具有很强的抑制病毒和一定的解热镇痛作用[2]。金银花、连翘、黄芩有效成分为黄芩甙、绿原酸、咖啡酸等,可增加机体产生α干扰素的能力,具有镇静、退热、降温作用,且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减轻自由基损害,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抗菌及免疫调节等作用[3]。防风解热作用强度强于空腹注射安乃近150 mg/kg、氨基比林100 mg/kg[4]。
本组病例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具有退热快、热退后不反复、无副作用的优点。
【】
[1]李毅.儿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出版社,2005:2,144.
[2]左文革,柯海红.柴胡滴丸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6):698.
[3]何铭清.中草药有效成分理化与药理特性[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29.
[4]王建华.防风及其地区习用品解热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89,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