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针头穴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毅强 祁长虹 俞伟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遗症简单方便而且疗效确切的方法。方法:应用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头部圆针治疗仪配合药物对6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实验性治疗,并与传统单纯药物治疗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69.3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磁针配合药物治疗脑梗死比单纯药物治疗能更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关键词】  脑梗死 头部穴位 电磁针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后遗症范畴,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后期治疗以针灸治疗为主,特别是头针的疗效更加快捷方便而且疗效确切,但针刺时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为了减轻痛苦且取得疗效,我科应用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头部圆针治疗仪(专利号:ZL99217800.2)对6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实验性治疗,以观察疗效,现如下。

    1  一般资料

    从2001年10月~2005年10月对我科收治的128例均按照1996年“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确诊为脑梗死,病情分度按1986年“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分为轻型67例,中型52例,重型9例。头颅CT扫描检查:基底神经节区梗死49例,多发性脑梗死26例,丘脑梗死9例,脑皮质梗死42例,出血性脑梗死4例。128例中,男92例,女36例;年龄30岁~40岁3例,41岁~50岁28例,51岁~60岁68例,61岁~70岁23例,70岁以上6例。病程1 W~2 W 39例,3 W~4 W 51例,1个~6个月31例,6个月以上7例。128例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电磁针加药物组)66例,对照组(单纯药物组)62例。两组病人一般情况、病情程度、CT扫描均无明显差异。

    2  方法

    两组病人均使用目前常规治疗药物,如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等,并每日静脉点滴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15 d为1疗程。治疗组用药物同时采用电磁针刺激头部穴位,主要选择运动区、感觉区、语言区1处~3处,用稀土永磁合金圆针置于头穴上,固定,针柄连接DJ-Ⅰ型治疗仪,低频刺激15 min~30 min,每日1次~2次,15 d为1疗程,一般治疗3个~4个疗程。

    3  结果

    3.1  两组前后肌力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上、下肢肌力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上、下肢肌力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上、下肢肌力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脑梗死经电磁针可取得满意疗效(见表1,表2)。

    3.2  临床疗效

    按照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临床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两组有效率比较(见表3),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35%。经统计学处理(P<0.01),治疗组治疗脑梗死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电磁针配合药物治疗脑梗死比单纯药物治疗能更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肌力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肌力比较 表3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4  讨论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和卒中范畴,多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治疗当益气活血,祛风化痰为主。医学认为,脑梗死是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粘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血栓形成,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2]。电磁针的作用机制使在体内运动着的正负离子受到磁力在头穴上的刺激活动加剧,血液粘度减低、滞力减弱,血循环得到改善,使缺血缺氧的脑组织功能得以恢复。

    人体经络外达肌腠,内连脏腑,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头为诸阳之会,各条阳经都通行于头,中风与卒中其病因以风邪所犯为主,为风中脏腑、风中经络、风痰闭阻,巅顶之上唯风可到,故治疗多取头部穴位。大脑皮层各区域功能与其局部血流量密切相关[3]。而电磁针直接刺激与大脑皮层区域头穴,使该区域血流量发生变化,从而改善了大脑皮层的血液循环,并改善了周围脑组织的营养,使脑细胞代谢得到恢复。

    在本组资料观察中,治疗组治疗后肌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电磁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电磁针治疗脑梗死是通过对头穴及头部运动区,感觉区的刺激,达到瘀消、痰祛、络通祛风的目的。操作简便,痛苦小,无副作用,与传统针灸治疗方法相比,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减轻了患者针刺带来的痛苦,为脑梗死治疗又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的治疗方法。

【】
    [1] 全国第二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8,21(1):57~60.

[2] 邱茂良.针灸学.第5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212~216.

[3] Niels.A.lossen.脑功能与血流(中译本).第1版.重庆:重庆科技出版社,199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