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实习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凌赛泳,农乐颁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教学;学生,医科;临床实习;道德;职业

  教学医院有计划地对实习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学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措施和重要保证。针对毕业实习教学中,带教老师对学生往往重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指导与训练,轻视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这一不良倾向,笔者拟就毕业实习教学中有计划地对实习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径谈谈自己一些粗略的认识。

  1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1  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学生毕业实习教学的内容之一 

  在医科院校的毕业实习教学计划中,对实习生的职业道德有明确的要求。各教学医院是毕业实习教学环节的主要承担者,在贯彻、落实教学计划时,必须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落实,有计划、系统地对实习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才能确保毕业实习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实施实习生职业道德教育时,教学医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和带教老师要认识到对实习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既不同于在校理论学习期间的单纯进行理论和政治素质的学习,也有别于以业务知识学习和业务技能训练为唯一内容的业务进修学习,而是一种要求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学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根据教学医院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与方法,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使实习生在实习期间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1.2  对实习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曾一再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特别是各个行业的职业道德具有很大的示范性,对社会风气影响很大。也就是说,以预防为主,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原则的我国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1]。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提高医疗行业社会风尚的关键一环。因此,在毕业实习阶段继续不断地强化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1.3  在毕业实习期间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医学生自身的不断完善 

  在医学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明确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医学高级人才作为各个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各专业教学计划也开设了关于德育的不少课程,教学过程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与实施。可以说,经过几年的在校理论学习与熏陶,实习生的职业道德养成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毕业实习阶段我们还必须加强对实习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不是靠某个阶段的教育或强化就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人生连续不断的许许多多个日子有意识的日积月累的过程,职业道德的养成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在毕业实习阶段忽略对实习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其放任自流,很容易导致其道德滑坡。在毕业实习期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促成医学生向医生转化的重要举措,是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负责的表现,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必定有助于医学生自身素养的不断完善。

  2  实习生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2.1  市场对实习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改革将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基础推向了市场,医院必然也会受到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影响,人们自身的价值取向也在潜移默化地向追求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倾斜。虽然医疗战线有大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但是不可否认少数医务人员在金钱和物质利益诱惑下,道德心态失衡,甚至道德行为失控,导致医患关系出现空前的扭曲。而实习生接触临床工作时日尚浅,如果在未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之前就对医疗行业内部的谋私现象耳濡目染,就会造成理想信念动摇、服务意识淡薄、敬业精神缺乏,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差错事故。这种现象在教学医院医疗工作中时有发生,这显然与国家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初衷相抵触。

  2.2  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了对实习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 
  当前,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更多的患者不仅希望得到最好的医疗效果,还要求得到更加人性化和周到的服务,这就要求实习生将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提到新的高度。此外,在医学教育上,实习生需要尽快适应新的人文与医学交叉的开放式医学教育体系,成为以人为本,基础、临床、预防医学知识贯通的全面型综合人才。因此,实习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脱离单纯的生物医学的思维模式,培养观察社会、待人接物的人文素质,提高对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分析能力,学会从病人的社会背景及心理变化出发,对疾病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分析。

  2.3  毕业实习教育管理体系发展迟滞,无法满足实习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需求 

  首先,随着高等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扩大,每年的实习生已达到相当规模。而在毕业实习教育阶段,实习教学医院均没有专职的辅导员,负责毕业实习教学管理的相当一部分人员的工作能力、理论水平并不适应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需要;其次,各实习教学医院的实习生是成分比较复杂的群体,存在多专业、多类型、多院校的特点。他们大部分的时间主要投入专业的实践学习,要组织进行集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非常困难;第三,实习生未入社会,思想成熟度低,危机感不强,独立思考能力弱,突然脱离了在校有班主任、年级专职辅导员式的德育教育模式,又面临着临床工作实践、毕业就业等多重压力,思想上产生问题却找不到适宜的解决渠道。无形中增加了实习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难度。

  2.4  实习生自身修养的缺陷导致职业道德教育难以显效 
  当前的医学生几乎全部出自于“以成绩论成败”的教育模式。在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学生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专注于苦读数、理、化教科书,死啃,久而久之则完全忽视了对社科人文知识的摄取。而这种“重专业重技术、轻社会轻人文”的倾向往往导致医学生从心理上抵触外界的社会教育和道德教育。正是这种抵触阻碍了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进程,影响了他们与患者、同事或带教老师之间的沟通,同样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3  对实习生开展职业道德的途径与方法

  3.1  职业意义教育 

  职业意义教育是提高实习生职业道德水平的第一步,目的是通过职业意义教育,提高实习生对职业的认识,培养职业感情。进入毕业实习期前,实习生大多在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有较高的认识。但随着毕业实习期的延长,每天面对来自各地、病情各异的患者,有些实习生就表现出厌恶、烦躁的情绪,渐渐地失去了从医的荣誉感与责任感,进而出现对病人态度的不好,工作不够认真、细致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在实习生中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如演讲会、书法比赛、评优创先活动以及日常的党团组织活动等等,提高实习生对医务工作及其意义的认识,提高工作责任感,努力营造一个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环境和氛围,使实习生自觉地、牢固地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3.2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医疗工作各环节道德规范教育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医疗各环节道德规范是对所有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正确处理和调整三个关系方面的准则,即医务人员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医务部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医务人员对医德规范的理论掌握是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付之于实践的基础。因此,毕业实习教学应利用对实习生岗前培训的机会,集中、系统、全面地开展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医疗工作各环节道德规范教育,使实习生上岗前就掌握好各环节道德规范的内涵要求,为他们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进一步领会、应用打下基础。

  3.3  选择品德好、业务精、敬业负责的带教教师 

  在对实习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实习带教老师的表率作用是教育成败的关键[3]。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尽可能为实习生选配品德好、业务精、敬业负责的带教老师。同时,带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应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自身良好的作风和品德影响实习生,为实习生树立好榜样。带教教师还应该提高教学意识,定期研究和落实带教计划,对实习生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应结合临床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事例有的放矢地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实习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3.4  注重环节管理,及时沟通,正确引导
 
  对实习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医院的教学管理部门、科室领导、实习带教老师应注重各环节的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如:不定期召开实习生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或征集意见表、个别交谈等,及时与实习生沟通交流,对实习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加以正确引导,把反映在实习生身上的某些不良的职业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针对实习生涉世未深、生活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大等特点,在教育、引导方法上以鼓励为主,对实习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5  制定周密的考核标准 

  医科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根据实习计划要求制定详细的评估标准来考查实习生的实习表现。标准应全面、详细,其中评估品德方面的标准可结合医务人员的道德规范和医疗工作各环节道德规范来制定,使考查可更具体、更客观,促使实习生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用医务人员的道德规范来规范自己的医疗实践行为,同时也促使实习教学医院及带教教师重视对实习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落实职业道德教育的实习目标。
      
  总而言之,为培养大批具有优良道德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医学人才,必须正确认识毕业实习期对实习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改变毕业实习教学中某种程度上存在的轻视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良倾向,积极采取措施,多途径、多形式、有效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在实习教学中把职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
    [1]董建文.医学教育手册[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40.

  [2]李培春.西南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研究[M].南宁:广西技术出版社,2006:212.

  [3]朱冬红.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