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耐高温淀粉酶水解匀浆膳对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
【摘要】 目的探讨α?耐高温淀粉酶水解匀浆膳对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分别以传统法、水解法制作匀浆膳,对比同一黏稠度下单位体积营养成分。62例危重患者随机均分为传统法组和水解法组。手术后第3 d开始等热量、等氮量(146 kJ·kg-1·d-1)营养支持。分别于营养支持前及支持后第14 d测量上臂围(MA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检测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等营养指标。结果同一黏稠度的匀浆膳单位体积营养成分含量,水解法均高于传统法,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14 d后,2组TSF均无明显改变,水解法组MAC、MAMC、TP、ALB、HGB较传统法组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耐高温淀粉酶水解匀浆膳可提高管饲饮食临床应用的成功率,能明显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
【关键词】 膳食 危重病 营养支持 胃肠内营养 α淀粉酶
危重症患者机体常处于一种高分解代谢状态,患者病情重、能量消耗大、营养状况差,易发生营养衰竭,加重病情、危及生命。在危重病救治中,营养支持、代谢支持特别重要,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和预后[1]。但传统用于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匀浆膳,常常因黏稠度高而导致管饲的失败。笔者对2005年3月~2006年7月住院的62例危重患者实施术后营养支持,旨在通过改进匀浆配方,提高管饲临床应用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危重症患者62例,其中颅脑外伤49例,心脏瓣膜置换合并8例,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5例,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随机分为2组:水解法组31例,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48.2±14.3)岁(33~62岁);传统法组31例,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49.6±12.5)岁(35~63岁)。2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P>0.05)。患者均显示明显的营养不良,体质量指数为(18.2±3.2)kg/m2(14.5~22.2 kg/m2),均为肠内营养适应证。
1.2方法
1.2.1匀浆膳制作配方1 500 mL:馒头200 g,鸡蛋200 g,猪瘦肉150 g,全脂奶粉120 g,青菜200 g,白糖100 g,植物油40 g,盐6 g 。相同配方,水解法加入α?耐高温淀粉酶2 mL,传统法则不加,通过胶体磨制成均匀浆液。
1.2.2黏度测定取α?耐高温淀粉酶处理过的匀浆,用旋转式黏度计测定黏度值,并以此为参照值。将未处理过的加水稀释至黏度值与参照值一致,对比两者单位体积营养成分。
1.2.3营养支持实施(1)水解法组:采用α?耐高温淀粉酶水解匀浆膳,每日非蛋白热量摄入146 kJ·kg?1·d?1,蛋白质摄入1.2 g· kg-1·d-1 [2]。(2)传统法组:采用传统的匀浆膳,与水解法组等热量等氮量原则用量。2组于术后第3 d经鼻胃管或空肠造瘘口推注,先给1/2需要量,若无胃肠道不良反应,逐渐增加到所需的全量,连用14 d。
1.3营养指标患者于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后第14 d分别测上臂围(MA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臂肌围(MAMC)、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由公式计算得到:
MAMC(cm)=MAC(cm)-0.314TSF(cm)
1.4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同一黏稠度2种方法制作的匀浆膳单位体积营养成分对比见表1。
2.2营养支持前后2组病人营养指标MAC、TSF、MAMC、TP、ALB、HGB变化见表2。
3讨论
危重症患者的代谢状态表现为代谢率明显升高,能量消耗明显增加,蛋白分解利用大于合成,呈表1传统法与水解法匀浆膳营养成分比较表2传统组与水解组营养指标比较现明显负氮平衡、低蛋白血症,此时整体蛋白质分解增加可达40%~50%[3]。有研究表明,应激状态下这种分解代谢的机制是分解代谢激素(如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及炎性介质等水平升高造成蛋白质分解增加[4]。根据危重症患者代谢特点,应给予适时合理的营养支持,以免导致营养衰竭,进一步加重脏器功能的损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降低手术创伤所致的高代谢率,减少肠源性感染发生。维护肠黏膜功能是危重症患者的一项不可忽视的措施[5]。匀浆膳作为肠内营养制剂之一,具有营养成分与正常饮食相似、含膳食纤维、可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营养成分、制备方便灵活、价格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营养支持。但是,传统的高热能、高蛋白、限液体容量匀浆膳,在管饲操作中常常因黏稠度高而阻塞输入导管,而为了避免过高的黏稠度,往往增加蔗糖用量,营养成分不合理,导致病人腹胀、腹泻。笔者将α?耐高温淀粉酶加入匀浆膳,预先水解淀粉,降低黏稠度,同一黏稠度传统法制作的匀浆膳体积大,而单位体积营养成分却低于水解法,这对于处于高分解代谢和应激状态,既需要高热能、高蛋白又要限制液体容量的危重症患者,更具有它的优越性。
衡量营养支持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能否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本研究对比了危重患者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营养支持前2组患者各营养指标水平相近(P>0.05),具有可比性,而营养支持14 d后,2组TSF均无明显改变,水解法组MAC、TSF、MAMC、TP、ALB、HGB均比传统法组明显提高,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营养支持是有效的。
笔者认为,α?耐高温淀粉酶制作的水解匀浆膳对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是可行的,并能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促进机体恢复,为后续综合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
/[1/]苏枭. 创伤和危重病的营养支持/[J/]. 临床营养杂志, 2001,9(1):39?41.
/[2/]吴国豪. 实用临床营养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9.
/[3/]Gibson FA,Hinds C J. Growth hormone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in critical illness/[J/]. Intensive Care Med, 1997,23(4):369?371.
/[4/]Wilmore D W. 生长激素和生长因子在分解代谢病人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0,8(4):211?216.
/[5/]黎介寿. 肠衰竭——概念、营养支持与肠黏膜屏障保护/[J/].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4,12(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