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名医学院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摘要】 了解医学院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的心理健康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CSMHS对2 232名沈阳医学院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沈阳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常模;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生;来源城镇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来源学生。结论: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卫生指导。
【关键词】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CCSMHS
AbstractObjective:To lear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of the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i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Methods:CCSMH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2 232 students of Shenyang Medital College.Results: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is better than normal.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of male is better than female.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of the students coming from city is better than those coming from countryside.Conclusions:It is necessary to put more attention on the mental health instruction to the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medical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CCSMHS
近十几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大量的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第一位原因,占总数的30%-60%[1~4]。为全面了解我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使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我们采用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沈阳医学院大一至大四各专业2 232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现将统计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整群团体施测的方式,在统一指导语的条件下,对2 232名本科生实施问卷调查。剔除资料不完整样本,共回收有效问卷2 20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9.0%;年龄15~27岁,平均(21.17±1.43)岁;男生676(30.6%)人,女生1 533(69.4%)人;来源于城镇学生1 514(68.5%)人,来源于农村学生695(31.5%)人;独生子女1 199(54.3%)人,非独生子女1 010(45.7%)人。
1.2方法
以郑日昌、邓丽芳编制的适用于中国在校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简称CCSMHS)为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资料,该量表包括104个项目,12个维度。测查采用1-5分的5点评分,每一项目的自评分值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本量表(信度系数为0.9581,提示条目内部一致性较高。测查时间为2007年6月5至20日。
1.3统计学方法全部统计资料统一编码后输入SPSS for Windows 10.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本科生CCSMHS评分与全国常模[2]比较将本科生CCSMHS各维度平均分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各维度分均低于常模,且差异非常显著(P<0.001)。见表1。表1本科生CCSMHS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略)注:与全国常模比较1)P<0.001
2.2不同性别本科生CCSMHS评分比较将不同性别本科生CCSMHS各维度平均分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男生在强迫维度高于女生且差异十分显著(P<0.05),在社交攻击、精神病倾向两维度高于女生,但无显著差异(P>0.05);女生在冲动维度高于男生且差异非常显著(P<0.001),在依赖、焦虑、抑郁、躯体化、社交退缩各维度高于男生且差异十分显著(P<0.01),在性心理、自卑、偏执维度高于男生但无显著差异(P>0.05)。表2不同性别本科生CCSMHS各维度评分比较(略)注:与女生强迫维度相比1)P<0.01;与男生相应维度2)P<0.001;3)P<0.001
2.3 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学生CCSMHS评分比较
将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学生CCSMHS各维度平均分进行比较,结果见表3,城镇生源学生在冲动维度高于农村生源学生且差异显著(P<0.05),在社交攻击维度高于农村生源学生但无显著差异(P>0.05);农村生源学生在社交退缩、自卑维度高于城镇生源学生且差异非常显著(P<0.001),在焦虑、强迫、性心理维度高于城镇生源学生且差异十分显著(P<0.01),在躯体化维度高于城镇生源学生且差异显著(P<0.05),在精神病倾向、依赖、偏执、抑郁维度高于城镇生源学生但无显著差异(P>0.05)。表3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学生CCSMHS各维度评分比较(略) 注:1)与农村生源学生冲动维度相比P<0.01;与城镇生源学生相应维度相比2)P<0.01;3)P<0.001
2.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CCSMHS评分比较
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CCSMHS各维度平均分进行比较,结果见表4,独生子女在冲动维度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差异十分显著(P<0.01),在社交攻击、抑郁、依赖维度高于非独生子女但无显著差异(P>0.05);非独生子女在社交退缩维度高于独生子女且差异非常显著(P<0.001),在性心理、焦虑、自卑、躯体化、强迫、偏执、精神病倾向维度高于独生子女但无显著差异(P>0.05)。表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CCSMHS各维度评分比较(略)注:1)与独生子女冲动维度比较P<0.01;2)与独生子女社交退缩维度P<0.001
3 讨论
3.1我院本科生CCSMHS测试总体水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本生CCSMH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并且差异非常显著,表明我院本科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好,这可能与我院为学生在大学期间先后开设了心理健康、普通心、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精神病学、神经心理学等必修或选修课程,以及近期开展了多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各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心理调适与心理干预有关。
3.2不同性别学生CCSMHS评分结果比较
男生仅在强迫1个维度高于女生且差异十分显著;女生在冲动、依赖、焦虑、抑郁、躯体化、社交退缩6个维度高于男生且差异十分显著。表明男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优于女生,这与陈明、陈景武的研究结果不一致[5],可能与女性的人格特征、内分泌[6]以及其人际关系比较敏感有关。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应更多地关注这部分群体,引导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3城镇生源与生源学生CCSMHS评分比较
农村生源学生除在冲动(有显著差异)和社交攻击2个维度低于城镇生源学生外,在其余10个维度均高于城镇生源学生,其中社交退缩、自卑、焦虑、强迫、性心理和躯体化维度高于城镇生源学生且差异显著,表明农村生源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镇生源学生,支持了CCSMHS量表常模数据的评分比较。大部分农村生源学生家庭困难,收入低,生活压力大。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家庭经济收入偏低易导致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此,心理辅导工作应着重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增强自信心;同时,学院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勤工助学机会,减少生活压力。
3.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CCSMHS评分结果比较
独生子女仅在冲动1个维度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差异十分显著;非独生子女也仅在社交退缩1个维度高于独生子女且差异非常显著,其他各维度均无显著差异,表明我院本科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整体水平相当。
从上述测查结果可以看到,与全国常模比较,我院医学本科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尚属理想,但还存在性别差异和生源地域差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卫生服务时,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性教育为主;其次应区别不同学生,并把握其主要心理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再次,对有明显心理问题者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转诊和服务,做好早期干预,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降低因病辍学和因精神疾患造成的伤害、自杀、暴力事件的发生。
医学院校作为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教育机构,对医学生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医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能否应对现有的学习压力,也将影响到医学生未来的工作能力。所以,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各项硬件设施,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开展心理咨询,有针对性地进行团体辅导,解除或减轻医学生的心理困扰,培养更多的合格医学人才。
【】
[1]刘欣,徐海波.15年来心理卫生杂志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124-129.
[2]俞少华,张亚林.大学生心理编导模式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4):19-22.
[3]黄薛兵,张亚林,杨德森.中国道家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43-246.
[4]张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5-228.
[5]陈明,陈景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07,21(2):171-173.
[6]张强,陈丽钰,赵虎,等.大学生毕业前心身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