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经纶》辨证特色述要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朱定华 杜晓明 时间:2010-07-12

【摘要】  古医书说的“六畜痫”是“搐流痫”的谐音,指痉挛等症状的痫病,不是六种病。“人病马不痫”应校勘为“人病马丕痫”。马痫、牛痫、羊痫、猪痫、犬痫、鸡痫等名,各是谐音:麻、扭、样、搐、蜷、急,即癫痫紧急发作的症状。

【关键词】  五十二病方 六畜痫 谐音趣难 考证

  1974年初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第146行残留的文字是“[人]病马不间(痫)者”。文物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五十二病方》确切地校勘“间”是“痫”的通假字。对此句,设注(后文称此为“原注”)如下:“此题后尚有‘人病□不痫’、‘人病羊不痫’、‘人病蛇不痫’三题,四种病名与《千金要方》卷五所载六畜痫,即马痫、牛痫、羊痫、猪痫、犬痫、鸡痫相似。这一类疾病系以发作时患者所发声音及所呈状态命名,如宋代严用和《济生方》云:‘马痫,作马嘶鸣。’‘羊痫,作羊叫声。’‘牛痫,作牛叫声。’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三十四《癫狂痴呆论证》:‘马痫、牛痫……,此不过因其声之相似,遂立此名。’……所谓‘人病马不痫’,可能是不使马痫发作的意思。至于马痫的症状,见《千金要方》卷十四:‘马痫发时,反目,口噤,手足相引,身皆热,坐小时膏气脑热不和得之。’”

    《五十二病方》附录的马继兴、李学勤《我国现已发现的最古医方——帛书〈五十二病方〉》一文也说:“本书有‘癫痫’和各种痫。……痫有马痫、□痫、羊痫、蛇痫,都是根据发病时所呈异常的体位姿态与某种动物相似而命名的。”[1]

    以后再无对此疑难问题作讨论的论著。笔者对此略呈管见,以求指正。

    应校为“人病马丕痫”

    首先需要研究此句中的“不”字。原注解释为“不使马痫发作”,应该说是不对的。因为“不使马痫发作”的话不能说成“马不痫”。全书对各种医方都是以某种病名开始的,没有“人不发作某病的”说法。只因为题目中有“马”、“羊”、“蛇”等字,容易被误解成是说这些动物的病,所以特地在这几个题目前面加个“人”字。

    结合先秦到汉朝时“不”字的使用情况考虑,它应该是“丕”的通假字。《说文》:“丕,大也。从一,不声。”段注:“丕与不,音同,故古多用‘不’为‘丕’,如‘不显’即‘丕显’之类。于六书为假借。”[2]《汉语大词典》[3]“不”义项之六:“通‘丕’,大。”引据《诗经·周颂·清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高亨注:“不,通丕,大也。”《逸周书·小开》:“呜呼,敬之哉!汝恭闻不命。”朱右曾校释:“不,读为丕,大也。”《管子·宙合》:“君臣各能其分,则国宁矣,故名之曰不德。”郭沫若等集校引丁士涵云:“古字多以‘不’为‘丕’,此‘不’字当读为丕,‘丕’,大也。”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十》“不、丕、否”用63条例证来说明“不”、“丕”是无词汇意义的“助词”,其实完全是错误的,有27例都是“不”通“丕”,而意思为“大”,被误说成发声,详见拙文《〈经传释词〉“不”“丕”助词说辨误》[4]。

    所以,“人病马不痫”实际应是“人病马丕痫”,即:人病马大痫,为“人大马痫病”的倒序:人患大病即痫病。《五十二病方》中再没有“不”字用为“丕”之通假的,这可能因为这4个医方是从别的医方资料汇集的,原资料中“不”字是“丕”的通假字。

    马痫等名称应是谐音

    原注所说的“这一类疾病系以发作时患者所发声音及所呈状态命名”,马继兴、李学勤文章也持相同的观点,这样的解释非常不合事理。

    让相声演员模仿马、牛、羊、猪、犬、鸡的鸣声,也要经过一定的练习,人得病决不可能地发出它们的鸣声。马、牛、羊、猪、犬,姿态没有什么区别,所谓金鸡独立倒是特殊姿态,但癫痫患者都是倒地的,人得病也不可能自然地呈动物的某种姿态。

    当代辞书对此的解释亦不一致。《辞海》“癫痫”条的症状之一:“口吐泡沫,发出怪声,类似羊啼。”[5]《汉语大词典》:“癫痫:突然发作的暂时性大脑机能紊乱。俗称羊痫风或羊癫风。”又,“羊角风:见‘羊痫风’。”“羊痫风:癫痫的俗称。亦称‘羊癫风’、‘羊角风’。病发时,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声似羊鸣,故名。” 既然“发出怪声,类似羊啼”是特殊的症状,却不以“羊鸣”称名,而以大不相同的“羊角”称名。《汉语大词典》、《汉语词典》“癫痫”条没有“类似羊啼”这样的意思。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年出版,张鸣和、柴锡庆主编的《内》“癫痫”节,言临床表现:“抽搐期:病人突然尖叫一声,意识丧失而跌倒。” 病人突然尖叫一声,与羊鸣是大大不同的。

    完全可以肯定,宋代严用和《济生方》“马痫,作马嘶鸣。”“羊痫,作羊叫声。”“牛痫,作牛叫声。”这样的解释都是仅从字面作牵强的附会。事实是,应当从最初详细的症状叙述中来寻找破解疑难的线索。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说:“痫有五脏之痫,六畜之痫。或在四肢,或在腹内。”所谓“六畜痫”是:“马痫之为病,张口摇头,马鸣欲反折,灸项风府、脐中二壮,病在腹中,烧马蹄末服之,良。牛痫之为病,目正直视,腹胀,灸……,烧牛蹄末服之,良。羊痫之为病,喜扬目吐舌,灸……,猪痫之为病,喜吐沫,灸……,犬痫之为病,手屈痉挛,灸……,鸡痫之为病,摇头反折,喜惊自摇,灸……”[6]也都没有说明为什么那样命名,但行文显然有伏笔,值得玩味。

    “马痫之为病,张口摇头,马鸣欲反折”,其中“马鸣”绝对不是说发病时有像马鸣的叫声。因为其他五畜痫都没有类似的话,这就雄辩地证明:“马鸣”不是指发病时有如马鸣的叫声。那么“马鸣”是什么意思呢?据笔者对谐音隐实示虚、设难成趣称名方法的大量研究,可以确说,它必定是“麻、鸣”的结构而谐音。麻,就是失去知觉;鸣,就是尖叫一声。

    所谓“羊鸣”,实际是“鸣样”的谐音而倒序,鸣一样的声音,即声音大而没有意义。鸣,本是鸟声,是没有意义的。鸣一样的声音,与有意义的语言对比。所谓“牛鸣”是谐音“扭”,指身体蜷曲、痉挛。“鸡鸣”是谐音“急”,即突然尖叫一声。所谓“犬鸣”是谐音“蜷”,指身体蜷曲、痉挛。所谓“猪鸣”是谐音“搐”,指身体蜷曲、痉挛。鸣,都指大叫一声。

    而所谓“六畜痫”的统名,是“搐流”的谐音而倒序:抽搐之类的症状,不是六种病。

    《五十二病方》“人病蛇不痫”的“蛇”字也有文章。因为蛇不能鸣,不能从实际有的“牛鸣”之类而模仿成“蛇鸣”的说法,所以后世也没有“蛇痫”的名字。这个“蛇”字应是“折”的谐音,即曲折,指身体蜷曲、痉挛的症状,也就是前面引文中的“摇头反折”、“马鸣欲反折”。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上》又说:“治小儿暴癫者,身躯正直如死人,及腹中雷鸣。”“若腹满短气转鸣……”[6]同书《候痫法》说了20条症候,其中“凡八条,痫之剧者也”,就有“腹满转鸣”一条。这里平实地说“腹鸣”,不是什么动物鸣,小儿腹中岂能如雷鸣,是从“累鸣”而谐音,也是说鸣声连连。

    方言中的谐音证明

    癫痫,方言一般叫羊痫风、羊癫风、羊角风。“羊角”的理据是“厥样”,谐音而倒序为风马牛不相及的“羊角”。“厥”是中医对症状的概括称名。《汉语大词典》:“厥证:中医学病症名。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逾时苏醒的病症。”这与此病的“突然神志丧失”、“突然昏倒”、“历时数分钟,发作后昏睡数十分钟”完全一致。“厥样风”即中风而厥的症状,“样”犹“状”。由趣假的“羊角[jiao]”,再谐音趣变为“似羊叫”的俗说而趣说。羊痫风、羊癫风、羊角风的“风”字指中风,但方言名称中或写成“疯”字,也是谐音的趣说。

    成都叫羊儿风,是谐音“风(中风)样儿”。“儿”是词尾。有意按虚假的字面别解为:羊的儿子的风,又把“羊的儿子”换为同意思的“羊羔”,就成为乌鲁木齐、洛阳、太原、忻州、西安、徐州、西宁及其他许多地方的称谓:羊羔儿风。

    河南信阳:羊迷风儿。是谐音“迷样儿风”的理据。迷,指丧失意识、昏倒。

    山东诸城:羊骨子风。“骨”、“箍”谐音,指痉挛的拘束状态。羊耳风:南京、云南昆明、保山、昭通话。仍是“风样儿”的谐音而倒序。明代已有此名。《西游记》第二十一回,黄风岭的妖怪变出狂风,孙悟空不能得胜。猪八戒趣侃说:“想必是夹脑风、羊耳风、大麻风、偏正头风?”羊眩:福州的叫法。即“眩样”的谐音并倒序。羊老风:江苏赣榆的叫法。由“脑风样”谐音脑中风。羊圈病、圈病:崇明。 “圈”、“蜷”同音异调,蜷曲指痉挛。“蜷样病”、“蜷病”的理据。后者不言“羊”,证明前者的“羊”是虚假的。

    哈尔滨:羊杆儿风。“杆”、“感”谐音,感受风的样子。

    广州、南宁:羊吊。“掉”的谐音,“尾大不掉”的“掉”意为旋转,指发病者头眩晕而昏倒。

    杭州:猪癫风。“疰”的谐音,即“中恶”。《汉语大词典》:“中恶:中医病名。由于冒犯不正之气所引起。其症状或为错言妄语,牙紧口噤;或为头眩晕倒,昏迷不醒。俗称中邪。”

    长沙:猪头风。“猪”、“拘”同音异调,指拘挛。“头”、“抖”同音异调,指摇摆,与拘挛复说。福建福安说“发猪头额”。参照福州话,“额”、“孽”同音同调,意思是邪。发邪指中风。

    成都、贵阳:母猪风。由“做木”谐音而倒序,即丧失意识。云南思茅说“老母猪风”。

    南昌:猪婆癫;萍乡:猪婆风。都是“颇拘”的理据。黎川猪疯,应是“拘模”谐音:拘挛的模样。“颇”在口语中虽不说,但谐音造词却往往用到它。

    宁波:猪癫病。是“猪”、“嘴”同音同调,或“猪”、“疰”同音异调谐音。“疰”是“晕”的意思。

    福建建瓯:?眩。?,是配种的母猪,显然与词义无关。“?”、“躯”同音异调;“”、“麻”同音同调,是躯体麻木、眩晕的理据。

    温州:鸡抽风。是“鸡”、“嘴”同音异调谐音。嘴抽风,指嘴部痉挛歪斜。福建建宁说:鸡软病。参照福州话,似由“鸡”、“羁”谐音,犹“拘”指痉挛。温州又说“鬼抽风”,是“鬼”、“转”同音同调谐音。

    广东东莞:鲤鱼疯。按,“鲤”、“厉”同音异调。东莞话“厉”是扭转的意思。而“鱼”、“淤”同音异调谐音。淤,指痉挛性咬嘴唇未破的瘀血。

    广东斗门、新回:发狗仔瘟。山东利津:羊狗子疯。都是“狗”、“苟”谐音,指不正常。

    辽宁丹东:羊勾风。“勾”也是“苟”的记音而泯失趣意。

    武汉:牙牙疯。应当是“哑”的谐音,指中风不语。[7,8]

    可见,从《五十二病方》的马不痫、□痫、羊痫、蛇痫四种病名,繁衍出《千金要方》的马痫、牛痫、羊痫、猪痫、犬痫、鸡痫,凑成“六畜痫”,因而再不说蛇痫。当代方言大量的名字中继承了“羊”、“鸡”、“猪”、“狗”等,又增加了“鲤鱼”、“鬼”等,并从“羊”字繁衍出羊角、羊儿、羊羔、羊耳、羊骨、羊圈、羊杆、羊眩、羊吊等。由“猪”繁衍出母猪、猪头等,都是花样翻新的说法。

    中医病名与药名的趣味性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肠腑·风癫第五》:“癫病有五:一曰阳癫,发时如死人,遗尿,有顷乃解。二曰阴癫,坐初生小时脐疮未愈,数洗浴,因此得之。三曰风癫,发时眼目相引,牵纵反急强羊鸣,食顷方解。由执作汗出当风,因以房室过度,醉饮饱满行事,令心气逼迫,短气脉悸得之。四曰湿癫,眉头痛身重,坐热沐发,湿结脑,汗未止,得之。五曰马癫,发时,反目口噤,手足相引,身皆热,坐小时膏气脑热不和得之。”[6]这里仅有“马癫”,却没有“羊痫”等六畜配套的说法,也是从“麻木”而谐音的。只有说“羊鸣”,却没有说“马鸣”,也都透漏出不是字面意思。

    汉代时“人病马不痫”等说法,已经开始了谐音的趣难称名,但还没有“似马鸣”的说法。唐代也只有“马鸣”、“羊鸣”两种说法。宋代又化为“马痫,作马嘶鸣”、“羊痫,作羊叫声”、 “牛痫,作牛叫声” 等等。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相因。马继兴、李学勤的文章说:“都是根据发病时所呈异常的体位姿态与某种动物相似而命名的。”不取“作马嘶鸣”等命名的旧说,是正确的。但新说“根据发病时所呈异常的体位姿态与某种动物相似而命名”,则又是新的望文生义。

    旧时中医的理论是:吃动物的某一部位可以补人的同一部位,可以治此处的病。《千金要方》“马痫……烧马蹄末服之,良”等说法就是如此来的。《本草纲目·主治·癫痫》也说某种动物的某部分可以某种癫痫:“凤凰台(笔者按:即鸟卵虽孵化成形而死在壳内。‘台’是‘胎’的谐音趣写字):鸡痫,癫痫发狂。水磨服。狗齿及粪中骨、白狗血:并狗痫。豚卵、猪屎:并猪痫。羊齿、羊头骨:并羊痫。牛齿、牛屎中豆、牛桊木:并牛痫。马齿、马目、马悬蹄、马绳索、野马肉:并马痫。”这些都是从《千金要方》的所谓治疗方法仿说的。影响所至,民俗就有“吃什么能补什么”的说法。

    托名黄帝的《内经》已有“癫痫”病名,是平实的术语性的“学名”。而“六畜之痫”之名,则是群众创造的趣难称名。远流出版公司1983年出版的《名著精华全集》选有《五十二病方》,在题解中说:“至于医疗方面,就千奇百怪,有许多迷信成分,非常有趣。”“六畜之痫”的系列名称,既是紧扣癫痫的拘挛等症状,也是刻意追求趣难的。而追求趣难正是群众性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中医吸收了这个特点,往往在病名、药名及药效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当时的人可以心领神会,因而不立文字,不作说明。但是,事过境迁,由于学术研究没有跟上群众的创造,没有把那些曲折原委记载下来,致使淹没不传,从而出现“如马鸣”之类的望文生义,和马痫用烧马蹄治疗这样的迷信方法。

【】
  1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五十二病方[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79.64,183.

2 汉·许 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1.1.

3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一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384.

4 刘瑞明.《经传释词》“不”“丕”助词说辨误[J].励耘学刊语言卷,2006(1):192~207.

5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784.

6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5.81,86,256.

7 李 荣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各地方分卷[K].南京:江苏出版社,1993~1998.

8 许宝华,日·田中一郎主编. 汉语方言大词典[K].北京:中华书局,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