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改思路
为了适应21世纪医学和卫生服务的需要,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强化预防医学教育。非预防医学专业如何加强预防医学教育,不仅是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也是培养跨世纪医学高级人才面临的重要问题。WHO已将现行的HealthforAll/2000扩展为21世纪的预防卫生保健工作,工作重点由获得健康转向主动的、健康促进及健康保护。在国内,对医学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是疾病的诊断与者,还应当是交流能手、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社会保健的支持者和卫生保健的提供者。国内外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自90年代开始的预防医学向各学科的渗透,也进一步促进了非预防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
一、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现状与困难
在卫生部统一规划教材中,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课程涉及到:《卫生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仅占全部教材数的7.5%,且《卫生学》与《预防医学》只选其一。
我国的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共有两类:传统的方式采用《卫生学》教材,内容涉及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统计学和卫生组织保健,是沿用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科体系,嬉称为“卫生专业的大拼盘”。另一种采用《预防医学》,打破了传统的卫生专业体系,围绕群体—环境—健康的基本观念将有关内容重新融合,增加了一个月的社会卫生实践。《预防医学》被越来越多的院校所采用,但苦于尚无进行社会卫生实践活动的实力,只得放弃,《预防医学》编者的初衷未能全部体现。
被绝大多数院校沿用的传统卫生学教学方式,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学科的融合,困难逐步体现。由于沿用了预防医学的专业学科体系,对临床各专业学生来说,专业联系较疏远,他们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不得不学习课程。综合起来,具体表现为:
1.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
20世纪的原子弹、晶体管、抗菌素和机彻底改变了世界,医学的思维逻辑和工作方式正被改变,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技术和计算机运用的有机结合将极大改变整个医学领域,预防医学也不能幸免,而卫生学却仍然是计算器、原始的仪器测量等手工操作,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后于科技发展的步伐和难以适应对医学教育的要求。
2.脱离专业特点
医学教育正在逐步改革,许多新学科已列入必修课程,且大多安排在卫生学讲授之前,这就给预防医学的教学提出了新难题: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应重新筛选,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下表列举了我校96级高护、口腔、药检专业在学完卫生学后就《卫生学》的教学内容与其它课程内容重复情况的调查结果。
该表显示相当部分学生在其它课程中学习过卫生学的有关内容,有10~95%的内容已在其它学科进行讲授,还有些内容已在各种传播媒体上进行了介绍(内容甚至还较教科书上详尽)。学科发展总的趋势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交叉融合,互相渗透。卫生学应在努力探索与其它课程连接点的同时,除防止不必要的重复,还应努力探索重复主题的侧重点,着重介绍相同主题下有关群体健康及其预防的方法与手段,教师的授课应从教材出发,了解学生所用系列教材的重复内容,有机地补充调整教学内容,并围绕预防进行方法学的传授。
二、非预防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改革对策与思路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认识及行为。直接反映了一定时期医学研究的对象、方法、范畴和基本对策,医学教育本来应走在医学模式变化的前列,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并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应用和发展。我国的医学模式正处于由生物医学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时期,目前的医学教育尚不能推动模式的转变,因而预防医学课程的及时调整,将会极大地影响或促进模式的应用。
《卫生学》教学内容与其它基础课程内容重复情况
内容 | 基础课程 | ||
高护 | 口腔 | 检验 | |
“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 现代医学导论(58%)* | 现代医学导论(40%) | |
卫生工作方针 | 伦(47%) | 伦理学(70%) | |
三级预防 | 流行病学(90%) | 流行病学(96%) | |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 伦理学(18%) | ||
温室效应 | 中学地理(20%) | ||
水的净化与消毒 | 化学(35%) | ||
食物中毒及预防 | 微生物学(11%) | 微生物学(44%) | |
噪声与振动 | 物理学(11%) | 物理学(13%) | 物理学(55%) |
矽肺 | 病理学(79%) | 病理学(83%) | 病理学(95%) |
职业与肿瘤 | 病理学(30%) | 病理学(60%) | |
营养素 | 合计22~24%的学生认为在药理、生化或外科学中学过 | ||
病人营养 | 外科及外科护理(11%) | 外科及外科护理(35%) |
*括弧内是认为在该课程中学过的人数占该专业人数的百分比,检验专业未开设过现代医学导论、伦理学及流行病学课程
1.预防战略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各课程渗透目前医学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各学科基本上是从纯生物医学模式的角度形成的,教学内容也基本上从纯躯体医学的观点来组建与实施。在教学中全面体现模式的转变,除了课程体系全面调整,增加相应课程外,教学观点上应从群体与预防角度出发,全面重新审势教学内容,努力体现微观与宏观的综合,体现群体、预防、社会医学的整体观,实现预防、和康复的整体统一。
2.教学内容的重新选择
教学目的是学以致用。目前《卫生学》采用的大课讲授、小课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亟待改革,应努力做到需求—教学—学习—考核的有机统一。进一步调整与充实,删去科普性、重复性内容,充实与预防有关的教学内容。应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讲授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重点讲授对不良环境因素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作用,使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预防各种不良社会因素,达到健康保护目的。适当增补人们非常关注的污染与卫生,扩大信息量,让学生深刻理解医学模式的改变。运用各种新技术增强动手能力。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卫生学实践性极强,在现场教学因经费、场地、人员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实施的情况下,应寻求各种新技术的帮助。模拟实验室将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视听教学设备和机的配合下,配备必要器材,模拟相应的实习环境。教师提供相应的背景材料,由学生自行设计调查方案,动手进行部分指标的检测,并对所有的资料综合分析、判断,提出预防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如临床铁营养测定与评价模拟实验室装备有膳食调查软件的计算机,营养状况的测定设备(白红蛋白计、皮脂厚度计、身高体重计、锌原卟啉测定仪)及预防、治疗的视听设备。学生对模拟人体或正常人体可进行膳食调查、营养状况评价与营养素的测定,找出干预的有效措施。通过以上学习安排,学生能从病因、临床状况、实验室测定、治疗措施及预防方法上系列操作,预防观念、理论知识及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增强,学习积极性也势必极大调动。
4.课程方法的改革
卫生学的结业应从单一的书面考试转向多形式的考试方法,并从考核理论知识转向考核综合能力(包括思维、操作、交流能力)。建议以测试学生的解决现实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测试方法。
:
〔1〕Zweifler J; Rodnick J. Medical educ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 thoughts from California. Family Medicine,1998 Feb.30:2.127~33.
〔2〕谭晓东等:加强学科建设强调预防观念.《高等医学教育》.1994.8.13~15.
〔3〕王镭等: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中华医学杂志》.1995.75(7):431~434.
〔4〕Koop CE. Protecting medicine in the 21st century. Science,1998 Sep 25. 281: 5385,1952~3.
〔5〕罗长坤等:医学的对预防医学教育的影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5.(2):22~25.
〔6〕谭晓东等:谈医学系卫生学教学中复设医疗设施卫生课的必要性.《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89;23(6):368~369.
〔7〕金魁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