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志彩 时间:2010-07-12

【摘要】  回顾性分析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31例胫骨Pilon骨折进行随访,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19例。按Rüedi-Allg?wer分型: I型5例, Ⅱ型15例,III型11例。24例行切开复位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7例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术后随访12~23个月,平均18.3个月。[结果]采用Tenny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18例, 良6例,可5例,差2例。术后并发症包括皮肤坏死3例,感染1例,复位不良1例和关节退行性变4例。[结论]根据骨折类型,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合适的固定方式是治疗Pilon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Pilon骨折 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术

      P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其特征是干骺端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缩或粉碎,骨折不稳定多伴关节软骨损伤,以及严重的周围软组织挫伤,在治疗上难度较大。对于Pilon骨折的治疗,许多学者提出很多治疗方案,但至今尚未统一认识[1,2]。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收治胫腓骨骨折182例,其中资料完整的Pilon骨折35例施行手术治疗,随访31例,余4例失访,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21~59岁,平均42.5岁。左侧11例,右侧20例;伤后至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为3 h~12 d。致伤原因:伤10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压砸伤13例。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19例。根据Rüedi-Allg?wer分型:I型:关节面骨折无明显移位5例;Ⅱ型:骨折明显移位但关节面无粉碎15例;III型:胫骨远端粉碎性压缩骨折11例。

    1.2  手术方法

    根据骨折类型与周围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分别采用急诊或延期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 h~12 d,平均5.4 d。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以确定关节面的平整和内固定效果。

    1.2.1  腓骨骨折的处理

    31例患者中23例合并腓骨骨折,仅1例未予固定,其余均采用1/3管型钢板或限制性接触钢板固定,6例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同时行下胫腓关节螺钉固定。

    1.2.2  胫骨复位固定  本组均行胫骨内固定,其中24例行苏州双羊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胫骨远端解剖钢板(I型5例,II型15例,Ⅲ型4例)。根据骨折线的方向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类型的钛板(T型、三叶草型和扭转型)。钢板均有极好的骨干贴服性,一般不需要术中再进行折弯(图1、2)。7例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均为Ⅲ型骨折,并且是开放性骨折。

    1.2.3  植骨  4例患者予以植骨,均为Ⅲ型骨折,采用自体髂骨植骨。

    1.3  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根据骨折类型和手术固定的方式而定。应用解剖钢板固定的患者,术后第3 d即可进行踝关节的主动活动;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者,均为复杂骨折,一般在术后4周骨折相对稳定后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关节负重时间取决于骨折的愈合情况。

    2  结  果

    术后随访12~23个月,平均18.3个月。骨愈合时间3~14个月,平均4.2个月。采用Tenny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从疼痛、行走、关节活动度及软组织肿胀等方面进行功能评估,优18例,良6例,可5例,差2例。术后并发症包括皮肤坏死3例,均为开放损伤,经局部皮瓣转移和植皮治疗。1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伤口迁延不愈,术后10个月形成窦道,植入物裸露,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切除窦道,伤口愈合。4例患者出现踝关节退行性变,但无明显自觉症状。1例患者复位不良,行走后疼痛。图1  左胫骨Pilon骨折术前X线片

    图2  切开复位扭转钢板内固定术后X线片

    3  讨  论

    Pilon骨折是涉及踝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其损伤特点是干骺端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缩,涉及胫骨远端关节承重面以及原发性关节软骨损伤等。诸多因素如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粉碎移位情况、骨质缺损等直接影响骨折的治疗效果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Pilon骨折治疗的难点在于骨折复位困难,多合并软组织损伤,骨折远端为松质骨,难以坚强固定。对其治疗历来争议较多,争论焦点在于骨折的复位质量、固定方式和手术时机选择、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以及并发症的防治[3,4]。Pilon骨折的治疗步骤包括:(1)固定腓骨骨折;(2)复位胫骨关节面的解剖结构;(3)固定胫骨。腓骨骨折的固定对Pilon骨折的治疗十分重要,其目的在于恢复肢体长度,维持肢体对线并有利于术中对胫骨关节面的复位。另外,腓骨固定可以增加胫骨和踝关节的稳定性。腓骨的解剖复位还可以防止外翻,为下胫腓联合正常解剖关系的恢复提供了基础和标识。本组23例合并腓骨骨折的患者因1例未采取内固定,腓骨短缩愈合并出现外翻畸形,踝穴复位不良,其余均应用1/3管型钢板固定腓骨。

    对于胫骨骨折的固定,方法很多,如切开复位内固定、闭合复位石膏固定、螺钉加石膏固定、环状外固定支架、经足外固定支架等。这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软组织条件、骨折类型、术中情况等决定。Egol[5]认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整复关节面,干骺端植骨,为功能恢复提供前提,同时钢板坚强固定,术后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减少或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高能量损伤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时,虽然存在较多并发症,但是手术时机选择在伤后10~14 d,术中注意软组织无创技术,也能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作者认为应该遵循个体化原则,对于Ⅰ、Ⅱ型且软组织损伤较轻的Pilon骨折,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选择胫骨远端解剖钢板。该钢板分前侧(T型)、内侧(三叶型)和前内侧(扭转钢板)3种类型。钢板在具有相当强度的同时其厚度较薄,对软组织刺激较小,多数情况下切口可无张力缝合;钢板均为解剖钢板,安置简易、贴合、适用于各类具有不同方向骨折线的Pilon骨折固定。根据骨折线的方向不同术中选择不同类型的钢板。该系列钢板能达到较坚强的内固定,术后可早期活动。本组20例均在伤后8~12 h急诊采取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有2例出现皮肤坏死,行局部转移皮瓣治疗痊愈。无1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断裂,平均在术后3.5个月获得骨性愈合。

    对于III型骨折,近年来较多报道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软组织损伤小,减少了皮肤坏死的发生。本组11例III型骨折,7例开放性损伤内固定采用松质骨螺钉等有限固定,同时辅以外固定架,术后获得良好效果。4例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其中1例术后出现皮肤坏死伴感染,钢板外露,疗效差。说明对于严重的PilonⅢ型骨折,特别是GustiloⅡ、Ⅲ型的开放损伤,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是较好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应用钢板内固定。目前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高能量损伤与开放骨折,术中尽量减少骨折端不必要的暴露,保护骨折端及其周围软组织的血运,提高了骨愈合能力。

    手术时机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闭合性Pilon骨折,多数学者主张延期手术。对于开放性损伤,在清创的同时对骨折进行处理,除特殊情况外尽量不要采用II期处理骨折。闭合性损伤局部软组织肿胀剧烈,肿胀期一般1周左右,手术早期作外固定架或骨牵引,Ⅱ期手术复位固定,不仅增加手术次数、麻醉风险,延长了住院时间,并且增加患者痛苦和医疗费用;由于骨折未复位,不利于局部软组织血运的重建和静脉血液回流。本组闭合骨折无合并伤,肢体肿胀较轻的患者入院后急诊手术,术中复位较容易,基本上不需要进行骨膜的剥离。同时手术切开复位清除骨折周围及关节腔内的积血,术后引流充分肢体肿胀均较轻。作者的体会是开放性骨折均急诊手术;对于闭合性骨折,若软组织损伤程度较轻,肢体肿胀不明显,在8~12 h内进行急诊手术,否则在伤后7~10 d待软组织肿胀消退后再施行手术。

    对于Pilon骨折的治疗没有固定的程序,医生必须针对每一个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Pilon骨折治疗的并发症[6]。作者认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Pilon骨折的预后起重要的作用,应根据骨折类型,正确选择手术时机,采用合适的固定才能取得满意疗效。对于低能量损伤的I、II型Pilon骨折,软组织损伤较轻者,应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胫骨远端解剖钢板为首选;对于高能量损伤引起的Ⅲ型Pilon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是较好的选择。

【文献】
  [1] 肖 睿,唐 强,蔡 成,等.3种方法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分析[J].矫形外科杂志,2004,12(21-22):1657-1659.

[2] 蒋卫平,冼 伟,杨晓明,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6):428-430.

[3] 鲁凯伍,张 震,王 堰,等.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Pilon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1(3~4):176-178.

[4] 张 波,黄 雷,王满宜,等.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1,7:403-407.

[5] Egol KA,Wolinsky P,Koval KJ.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tibial pilon fractures[J].Foot Ankle C1in,2000,5:873.

[6] 罗从风,曾炳芳.Pilon骨折的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