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典经络功能系统与现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的融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罗燕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经络;经络功能系统;神经内分泌免疫

  在近半个世纪中,有关“经络实质”的研究吸引了无数中外有关学者,研究的资料十分丰富,众说纷纭,从各种角度、各种层次,运用多种化技术手段来研究和探讨,取得了瞩目的成果。而在这些众多的假说当中,以有关经络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的假说获得了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为阐述经络现象和经络实质奠定了基础。笔者就古典经络功能系统与现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的融通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1 古典经络的本质
    
  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过程中,通过施用砭刺、导引、推拿、气功等方法,进行保健和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他们结合患者的感传现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依据当时的解剖生理知识,加之古代思想的渗透影响,逐步上升为理论而产生了经络学说[1] 。由于其形成与经历了数千年,加之受古代哲学思辩的影响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制约,经络学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不能就此否认经络学说,否认经络的存在,因为经络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利用经络学说来诊断、治疗、推测疾病的预后等都是行之有效的。
   
  从《黄帝内经》对经络形态的描绘中,笔者认为,古人将血管视为经络的解剖结构。如《灵枢·九针十二原》对经络描述:“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灵枢·经水》中则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记载。如指动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又:“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灵枢·动腧》亦云:“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太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这是在人体几处比较易于触知的大动脉,其所谓“气口”、“手太阴”则系中医诊脉之处,为桡动脉分布,足少阴则相当于内踝后动脉,足阳明是相当于足背动脉,足太阴相当外踝上动脉。
    
  又如指静脉,《灵枢·经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凡诊络脉,脉色青”,“诸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可见,这里古人描绘的经脉指的是静脉,静脉与动脉不同,因它的分布较浅表,肉眼也可在体表看到纵横交叉的“青筋”,所以在针刺方法上有一种刺静脉出血法,即刺络或称“络刺”。《灵枢·官针》:“四曰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灵枢·寿夭刚柔》:“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灵枢·杂病》:“……腰脊强,取足太阳月匡中血络。”[2]
    
  现代研究也表明,血管与经络功能密不可分,但经络又不同于单纯的血管。从经络学说的形成及古人对经络解剖结构的描绘,得出经络学说应是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观察,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加以抽象概括而成。经络系统是基于具体的血管存在,又超越了血管的固定形态,经整体化联系推理演变及功能作用的综合而抽象出来的一个人体功能系统。
    
  2 经络功能系统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联系
    
  经络功能系统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同样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无处不至,把人体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样是具有传导信息,运行气血体液,沟通脏腑作用;亦同样是调节机体阴阳动态的稳定平衡,达到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提高免疫防御功能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2.1 二者均对人体信息起整体调控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直接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包括内脏系统(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和心血管系统;另一类为调节系统,一方面将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相互协调起来,另一方面又使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变化相适应。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进展,对人体调节系统的认识不断发展,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3] 。其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机体各个系统虽各有独特的生理功能,但是皆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支配,如人体免疫系统,既有不同的免疫器官、细胞及激素分子的相互作用,在整体水平上又会受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双向信息传递机制,一方面免疫系统通过释放免疫活性分子或激素样物质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另一方面中枢神经系统又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活动进行调控,从而组成一个复杂的调节网络环路,这个网络中不但存在结构上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功能上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协调。这与中医学模式的基本精神———“整体观念”相通。


   
  经络理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以整体观为主导,并具体体现在针灸作用的整体性中,而这一作用是以经络系统的整体性,即经络与人体内部、界的整体性为基础的。经络通过体内纵横交错、全身、无处不至的通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个部分,把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脏腑组织器官联络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和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其生理活动必然受着天时地理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人体对其变化也能够相应的发生反应,经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故经络与外界环境亦具有整体性。因此,经络系统凭借其上下内外,四通八达的信息传导网,将人体生命每一瞬间人体内外环境的千万个变化的信息传递至相应的脏腑组织、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反映或调节其功能状态。针灸的作用就是通过人体的经络系统,以外治内的作用途径,经过适当刺激体表穴位,激发经络感应传导,疏通经络,通过机体扶正祛邪、纠正脏腑气血盛衰虚实,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功能系统的活动起双向调节作用,表现在对亢进的功能起抑制作用,对低下的功能起兴奋作用,以再建“阴平阳秘”,即医学所说的自稳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2 经络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紧密联系 目前在解释“经络”的众多假说中,认为“经络”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神经论”为数不少,如张锡钧[4] “经络—皮层—内脏相关”说,孟昭威等[5] 的“第三平衡论”,薛崇成[6] 的“中枢兴奋扩散”说,谢益宽[7] 的“运动神经元柱”说,朱兵[8] “骨骼肌链”说,张维波[9] “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汪桐[10] 的“二重反射”说等。这些假说或从循经感传现象或从解剖结构方面提出了针感和针刺效应的实现,依赖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完整。通过一系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了经络感传与中枢神经有密切的联系,在体表发生的感传并非就是体表存在一条感传线,而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里发生的过程;经络与周围神经亦有密切的联系,现代解剖学的直观结果发现,全身大多数穴位或其附近均有神经干或较大神经分支通过。显微镜观察也证实,穴位处从表皮到肌肉各层组织中具有丰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丛和神经束。经络的循行分布大部分也与周围神经分布一致。经络感传中有时伴有循经出汗、循经汗毛竖立、循经皮丘带等也表明了经络与自主神经有关。
   
  经络与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联系主要表现在针刺影响内分泌激素、免疫活性物质的释放,神经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则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如针刺能够激活下丘脑— 垂体—肾上腺轴系统,促使垂体释放β-内啡肽入血,而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针刺对脑垂体—性腺轴系统亦有影响,针刺可治不孕症及继发性闭经,这些变化可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主导下,针刺后通过促使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与促黄体生成素的作用所致。针刺对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系统的影响,表现在针刺能使肾上腺髓质中的分泌肾上腺素细胞数目增多,胞体增大,胞质反应加深等,其效应可能是通过整个神经反射弧而产生的。近年来众多的研究还证实针刺导致的镇痛效应是由于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从而释放出大量的中枢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内源性阿片物质如脑啡肽、内啡肽等而实现的。这些物质除实现镇痛作用外,还作用于机体的免疫系统,促进或调整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现代经络研究的重点不应放在按照古典经络的循行路线去寻找其物质基础上,因为古人只是将经络现象、经络功能的解剖本质看作是大小不同的血管而已,而应放在发掘经络这个客观存在的功能系统与现代医学的联系,解释经络现象,利用经络功能,从而进一步经络理论。
   
  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中医古典经络功能系统虽为2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但二者均对人体内外环境的信息起整体调控作用。现代大量研究也证明了经络现象、经络功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物质基础具有紧密联系。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从古典经络功能系统与现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的融通之处着手进行系统研究,采用多领域、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手段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经络理论。

【】
    [1] 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1995:84

  [2] 范郁山,姚春,曾绍球.经络与血管关系纵横谈[J].中医药学刊,2004,22(8):1541-1542

  [3] 杨天祝.临床应用神经解剖[M].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

  [4] 张锡钧.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5):20-23

  [5] 孟昭威,祝总骧,胡翔龙.五年来我国经络现象研究的新进展[J].针刺研究,1984,(3):207-211

  [6] 薛崇成.大脑皮层体感觉运动区病损时自发的经络感传现象[J].天津医药,1978,(11):508-511

  [7] 谢益宽,李惠清,肖文华.经络和循经感传的神经生物学性质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95,25(7):721-731

  [8] 朱兵,贲卉,徐卫东,等.神经—骨骼肌的继发性兴奋———“循经感传”机制研究(1)[J].中国针灸,2001,21(4):217-220

  [9] 张维波.现代经络研究中的三个主要思路—兼论循经感传现象的机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6):46-48

  [10] 汪桐.再论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J].上海针灸杂志,1986,(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