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与展望
【关键词】 高脂血症;综述
高脂血症为医学病名,诊断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在中医学古代文献中没有直接的、系统的记载。20世纪70年代起,中医开始研究单味中药的降脂作用,继而将高脂血症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加以论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基础上,以现代医学理论为线索(即所谓“举现代医学理论之纲”),逐步构建高脂血症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并已取得很大进展。笔者就高脂血症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进展
1.1 病理因素 由于条件的限制和医学理论体系的差异,古代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对其所引起的肥胖、眩晕、心悸、真心痛、中风等继发疾病的认识;二是对其病理因素“湿浊”、“痰凝”、“瘀血”等的认识。若能将这两方面的理论融汇贯通,即所谓“溯传统理论之源”,便可促进形成目前较为完整的中医辨证论治高脂血症的理论体系。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常等直接或间接影响脏腑,使其功能失调,脂肪代谢紊乱,形成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成为高脂血症的重要致病因素。张占柱[1] 认为本病属中医学眩晕、胸痹、中风先兆、肾痹等范畴,多责之于痰、瘀、虚三方面。龚一萍等[2] 认为痰瘀胶着是本病的病理特点;肝郁气结痰凝是本病的重要因素;脾虚不运,脂浊停滞是本病的关键。李文彪等[3] 认为血脂乃水谷之精微,源于脾胃,主要为膳食中的 膏脂。杨智敏[4] 、于克娇[5] 、周美芳[6] 均认为本病病因很多,但多与生活嗜好、情志、脏器虚损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属中医学痰浊、血瘀范畴。丛华伟等[7] 将部分患者的发病特点与辅助检查综合起来分析,发现该症的产生与肝脾失调密切相关,强调肝脾失调是产生高脂血症的主要病理基础,“痰”、“瘀”是其病变之标。
1.2 发病机制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其意为诸如消渴、卒中、半身不遂等症多是一些体质肥胖之人,或嗜食膏粱厚味所致[8] ,其中已寓对高脂血症及其病因病机的认识。目前众多学者如陈志惠[9] 、吴卫红[10] 认为肝脾肾亏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藏精与血脂的生成、代谢、平衡关系密切,而脾失健运是最重要的病理环节。于文涛等[11] 结合杨牧祥教授的观点,指出高脂血症的形成与肝、胆、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肝、胆、肾功能失调为本,痰瘀阻滞为标。本虚标实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日久脉络受损,引发心脑血管病。朱巧等[12] 、岳增辉等[13] 均认为本病的产生以脾肾为根本,与痰浊瘀血相关,多以虚、痰、瘀、滞4字概括,以脏腑气虚、痰瘀气滞为主要病机。任合秀[14] 指出,本病属本虚标实或阴虚阳亢血瘀之症,其正虚当以心、脾、肺之气虚,标实当以痰浊瘀阻、气滞血瘀为主。杜国玲[15] 指出本病与肝、胆、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痰湿、痰热、痰瘀内生,气滞瘀积,阻塞脉道,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是产生本病的关键病理基础。昌炳如[16] 、浦斌红[17] 指出本病总为本虚标实、邪实正虚之症。虚主要表现为脾肾阳气 亏损,或肝肾阴血不足;实主要为湿浊内蕴,久则成瘀,终至痰瘀互结,发为本病。
2 中医高脂血症的研究概况
2.1 论治法则 高脂血症的治疗应根据饮食不节、过逸少劳的外因,肾精亏虚、肾阳衰弱的内因,谨守脾失健运、清浊不分的基本病机,围绕湿浊、痰凝、瘀血三大病理产物,进行标本兼顾、补泻并施的辨证论治。其论治法则可归纳为:健脾除湿泄浊,贯穿始终;填肾精温肾阳,培补先天;化痰祛瘀通络,截断病势。吴同启[18] 从肝脾论治本病,提倡健脾化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法,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于志强[19] 将本病的治疗总结为:健脾化痰除湿法、清热化痰利湿法、活血祛瘀涤痰法、疏肝理气活血法、滋补肝肾活血法、通腑泄热涤痰法。姜文良等[20] 根据脾肾亏虚、痰瘀凝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提出治当健脾补肾,活瘀通络,祛湿化浊。徐岩等[21] 主张多采用行气活血、化瘀通络、豁痰通痹化浊、温通心阳等。
2.2 辨证分型 张伦忠等[22] 指出高脂血症的辨证分型基本趋向一致,即痰浊阻络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脾虚湿盛4型。治法以化痰降浊、活血化瘀、滋补肝肾、益气健脾法最为常用。王兴国等[23] 观察了102例高脂血症患者,总结出本病分为,①肾阴虚证,治宜补益肝肾,方选左归饮加减;②肾阳虚证,治宜强壮肾阳,以右归饮随症加减;③脾虚湿困证,治宜健脾祛湿,以平胃散为主方加减;④气虚血瘀证,治宜补气活血,以八珍汤加减。钱卫东等[24] 通过抓主症的方法,将本病分为以下5个证型:①痰浊阻遏证,治宜健脾化痰,药用法半夏、茯苓、陈皮、山楂等;②气滞络瘀证,治宜理气活血,常用药物水蛭、丹参、川芎、白芍药等。③脾肾阳虚证,治宜健脾补肾,药用何首乌、女贞子、菟丝子、杜仲。④阴虚阳亢证,治宜滋阴潜阳,药用天麻、石决明、枸杞子、桑寄生等。⑤肝肾阴虚证,治宜滋阴养肝,药用山药、麦门冬、生地黄、沙参、龟版等。
2.3 单味中药 王宇辉等[25] 通过临床研究总结出降胆固醇(TC)为主的中药有:泽泻、人参、川芎、山楂、陈皮等;降甘油三酯(TG)为主的中药有:黄芩、黄连、刺五加;对TC、TG同时发挥作用的有:大黄、何首乌、绞股蓝、银杏叶、葛根等。另有研究证实,枸杞子、何首乌、泽泻、决明子、山楂、丹参等药物的有效成分有显著降低TC、TG和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26]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芩中的黄芩素、黄芩甙可降低高血脂模型动物的血清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游离胆固醇的含量;泽泻主要含泽泻醇等,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有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山楂中的山楂黄酮具有降血脂作用[27] 。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何首乌能降低胆固醇,减少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阻止胆固醇的血内沉积,减轻及缓解动脉硬化的形成,阻止类脂质在血中滞留或渗透到动脉内膜,还具有改善微循环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28] 。黄芪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滞性等作用。大黄可增加肠蠕动,促进肠内脂质排泄,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内皮致密性,限制有害物质的进入,从而降低血黏度,减少脂质沉积[29] 。
3 中医药高脂血症的前景展望
高脂血症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西医对本病的研究和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长期用药所引起的肝肾功能、肌肉损害及停药后血脂反跳等副作用仍是本病治疗的难题。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中药毒副作用少的优势,应 用中药复方制剂或单味中药治疗高脂血症,具有广阔的科研前景。当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结合药理研究结果,进行了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治疗经验,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然而,通过系统回顾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现状,不难发现中医辨证论治本病至今缺乏统一规范的现实。因此,建立高脂血症规范化的辨证诊断标准,以适应中医临床、科研等各方面的需求,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同时,应当加强有效方药的筛选,研制不同剂型的中药降脂制剂,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从而使得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
[1] 张占柱.从痰、瘀、虚论治高脂血症[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14(6):50-51
[2] 龚一萍,宋国平.试论脏腑功能失调与高脂血症形成的相关性[J].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8):7-8
[3] 李文彪,刘星,张蕴慧.高脂血症病因与发病[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5):336-337
[4] 杨智敏.高脂血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241-3242
[5] 于克娇.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和治疗现状[J].中国航天医药,2000,2(4):79-80
[6] 周美芳.从痰瘀论治高脂血症88例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1):43
[7] 丛华伟,王忠玉,王玉凤.从肝脾论治高脂血症[J].中国中医药报,2005,3(1):53
[8] 占新平.高脂血症中医辨证治疗的体会[J].邯郸医学高等专校学报,2005,18(1):46-47
[9] 陈志惠.高脂血症中医证治研究概述[J].福建中医药,1993,24(4):56-59
[10] 吴卫红.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6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4):279
[11] 于文涛,李进龙,田元祥,等.杨牧祥教授从痰瘀论治高脂血症的经验[J].河北中医,2006,28(3):165-166
[12] 朱巧,张颖.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探 讨[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34
[13] 岳增辉,严洁,常小荣.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2):63-64
[14] 任合秀.试论高脂血症中医辨证思路[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2,11(2):89
[15] 杜国玲.中医辨治高脂血症之经验[J].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5,6(7):582
[16] 昌炳如.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探讨[J].中医研究,2005,18(8):3-5
[17] 浦斌红.浅谈高脂血症的中医药治疗方法[J].甘肃中医,2000,13(5):4-6
[18] 吴同启.从肝脾论治高脂血症60例[J].陕西中医,2004,25(2):133-134
[19] 于志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六法[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2(2):119
[20] 姜文良,郭茂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73例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05,25(10):64
[21] 徐岩,杨萍珠.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8):815-816
[22] 张伦忠,陈兰玉.高脂血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河北中医,2005,27(7):551-553
[23] 王兴国,杜洪柱,刘华光.辨证分型治疗高脂血症102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9,15(9):3-4
[24] 钱卫东,朱学云.高脂血症中医辨治体会[J].江苏中医,2000,21(12):14
[25] 王宇辉,周超凡.中药降脂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3):184-186
[26] 宋立人.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90
[27] 蔡永敏.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4-481
[28] 柴跃红,窦敏华,窦翠华.何首乌治疗高脂血症36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0,22(5):346
[29] 焦东海.大黄糖浆降脂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