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采集细辨断肠草同金银花
作者:何报作,朱意麟,曾静,曹颖轩
【摘要】 为了避免野外采集时,误将断肠草作为金银花而导致中毒发生,本文将两者的主要形态进行描述、比较,并列出主要区别点。供采集时鉴别。
【关键词】 断肠草;金银花;鉴别
2005年11月南方各大报竞相报道韶关市大学生误采断肠草作金银花煲凉茶喝,毒死1名,伤8名[1,2]。而告诫人们莫误采误用的文章常见诸报端,但多年来悲剧仍不断发生。细审其因,除了断肠草与金银花常分布在同一区域,植物形态相似之外,人们未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特征,采时未加细辨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为了帮助采集者正确识别断肠草与金银花,笔者参考有关并结合实践中的体会,将两者的主要区别特征以及采集中应注意的事项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1 断肠草与金银花
1.1 断肠草 断肠草又称“胡蔓藤”,“大药茶”。是一种剧毒的中草药,原植物为马钱科植物钩吻Gelsemium elegans(Gardn.et champ.)Benth[3]。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陕西、甘肃;印度及东南亚各国[3,4]。为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除苞片边缘和花梗幼时被毛外,全体无毛。嫩枝有纵棱,常中空,表面较光滑,黄绿、黄棕色,具纵向皮孔;老茎有厚栓皮,表面淡黄,黄棕色,断面黄色,木部可见放射状纹理,髓部圆点状。单叶对生;卵形,卵状长圆形,卵状披针形;长5~12cm,宽2~6cm;先端渐尖、骤尖;基部楔形、近圆形;全缘;叶两面光滑,绿色,下面色稍浅;叶柄长约1.2cm。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冠黄色漏斗状;长1~2cm,先端5裂;花萼5裂。蒴果卵形、椭圆形,长约1.5cm,直径0.6~1.0cm,成熟时通常黑色,开裂;未裂时具2条明显纵槽。花期5~11月,果期7月~翌年3月。无臭,微苦[3~7]。
1.2 金银花 中药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8]。其茎叶也入药,称“忍冬藤”[9]。长期以来还把同属植物红腺忍冬L.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confusa DC. 毛花柱忍冬L.dasystyla Rehd.亦等同入药[7,10,11]。
忍冬原植物为攀援状灌木。茎圆柱形,中空;嫩枝表面暗棕或灰棕色,被柔毛和腺毛,老枝表面棕褐色,老栓皮常纵向剥离呈薄条片状,露出下方浅灰黄棕色的栓皮。单叶对生;卵圆形、长卵形、椭圆形;长3~8cm,宽1.5~5.5cm;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色较浅;嫩时两面均被短柔毛,老叶上面无毛。花双生于总花梗顶端,总花梗单生于上部叶腋;苞片叶状,卵形,长达2cm;花冠二唇形,长3~4cm;花冠简细长,上唇4浅裂,下唇不裂,外面被柔毛和腺毛,初开时白色、稍带紫色,2~3日后渐变金黄色;花萼筒无毛或疏被柔毛,顶端5齿裂。气清香。浆果球形,直径约0.6cm;成熟时黑色。花期4~10月,果期7~10月。气弱。嫩茎、叶味淡,老茎微苦。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11,12]。
红腺忍冬与忍冬相似。主要特点为:叶下面密被微毛和桔红色或紫色腺毛;萼筒无毛;苞片细小。分布于华南、华中、华东、贵州、台湾[11,12]。
毛花柱忍冬与忍冬相似。主要特点为:茎下部叶多为不规则羽状3~5中裂;萼筒无毛;花冠外面被微柔毛或无,里面密被短柔毛,花柱被柔毛或无毛;苞片极小。分布于广西、广东[11,12]。
山银花与忍冬相似。主要特点为:子房、花萼筒、叶柄均被毛;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苞片小。分布于华南各省[7,12]。
1.3 区别点 为了便于掌握两者的区别点,特将主要区别点比较,见表1。表1 金银花与断肠草主要区别点对比表
2 采取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嫩茎枝及叶是否有毛,是重要鉴别点,最好用便携式放大镜观察。(2)金银花由白变黄是个渐变过程,采集时不可能观察到。一般在同一植株上有黄与白两种形状相同的花存在即可认定。有时断肠草与金银花相互缠绕生长,则须仔细观察辨清他们是否“一蒂双花”、花冠分裂的数目,以及其他鉴别特征。(3)上述的花果期仅指大多数区域的表现,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小环境不同,可有一些出入。例如,在广西少数地方曾发现12月份金银花仍开放。应予注意。(4)由于断肠草剧毒,切不可用口尝方法区别,以免发生意外。(5)除了上述4种金银花外,各地习用的“金银花”的品种很复杂,断肠草的形态也或多或少有些变化,采集之前最好充分查阅资料,咨询当地的药农或乡村医生。
【】
1 陶德富.韶关:断肠草误作金银花1死8伤.南方都市报,2005年11月30日.
2 本报记者.断肠草误作金银花凉茶毒倒9名大学生.南宁晚报.2005年11月30日.
3 郭晓庄.有毒中草药大辞典.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387.
4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中药材标准.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148.
5 张美珍.植物志,16卷.北京:出版社,1992,251.
6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666.
7 黄燮才.实用中草药原色图谱(二).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1996,304,334.
8 中国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出版社,2005,152.
9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194.
10 中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77.
11 黄燮才.实用中草药原色图谱(一).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1993,298-303.
12 郑汉臣,蔡少青.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