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相关因素的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玲 时间:2010-07-12

【摘要】  通过对乳腺增生病相关因素的分析,明确乳腺增生病的危险因素,为确定高危人群和提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相关因素 月经 哺乳

     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地增生与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既非炎症,亦非肿瘤。

    目前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病的发病主要与内分泌激素失调和精神因素有关,特别是与下丘脑—垂体—性腺激素紊乱有关[1、2],由于孕激素分泌降低,雌激素浓度升高,或雌激素浓度相对增高引起[3];也有人认为可能是乳腺组织对性激素的敏感性增高,乳房局部雌激素浓度升高和雌激素受体增加所致[4];乳腺长时间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即可造成乳腺增生与复旧的紊乱而导致乳腺增生病。

    1  一般因素

    1.1  年龄  乳腺增生症与年龄关系密切,18~30岁发率相对较低,31~50岁发病率较高,50岁以上发病下降。青春期女性卵巢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雌激素水平相对较低;30~40岁生育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较高;41~50岁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弱,激素分泌不平衡,孕酮减少,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进而对乳腺产生不良影响,促使乳腺增生;50岁以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明显[5],乳腺受激素的刺激减少,故乳腺增生病发病率下降。该病发病年龄多见于30~40岁,但有研究发现有年轻化的趋势[6]。

    1.2  饮食  饮食习惯与乳腺增生病有较大关系,以素食为主者发病率最低,以荤食为主者发病率最高,荤素适中者发病率居中[5],常食用水果类食物则成为乳腺疾病保护因素[7]。荤食脂肪、蛋白质、热量含量高,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饮食是合成体内雌激素的原料,进食脂肪较多,致使催乳激素增加,通过丘脑—垂体轴使雌激素分泌增加,而且改变了肠道菌群,使来自胆汁的类固醇在结肠中转化为雌激素[8],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增加。高热量饮食促进内源性脂肪合成,高负荷的脂代谢影响体内内分泌平衡。另一方面,现代动物性食物中多残留有机氯农药,具有外源性雌激素作用,而且脂肪可直接影响卵巢雌激素的产生[8]。

    1.3  文化程度、职业  文化程度越高,乳腺增生病患病率越高。文化程度越高,从事脑力工作的几率越大,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内分泌紊乱,致使乳腺长期处于增殖不能复旧或复旧不全状态中,久而久之发生乳腺增生[5]。教师和机关人员患病率最高,无业人员最低。[10]。

    1.4  精神因素、性格特点、婚姻质量  乳腺增生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性格外向者患病率明显较低,性格内向者患病率明显较高。性格内向者,易压抑、紧张、焦虑,情绪始终得不到彻底放松,导致内分泌紊乱,故乳腺增生发病率高[5]。有研究表明,不幸生活事件,性生活压抑、婚姻质量差,性格孤独、抑郁、易激怒、爱生闷气、情绪不稳等不良心理与精神因素者乳腺增生相对危险性显著增高[11~15]。性情抑郁、暴躁、焦虑等不良心态可能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下丘脑,使体内神经免疫及内分泌发生紊乱,可使黄体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水平相对增高,致乳腺增生症[16]。

    1.5  妇科病的关系  妇科病指患有月经不调、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者。通过对患乳腺增生症无妇科病者及同时患妇科病者进行比较,发现后者患病率明显高于前者[10]。  乳腺与子宫具有相同的靶细胞,素有姊妹之称。当各种原因导致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分泌紊乱时,会同时影响乳腺及生殖系统而引起妇科病及乳腺增生病[10]。月经紊乱是内分泌紊乱的最常见的表现。一旦内分泌功能失调,可使血浆雌激素水平提高,导致对靶器官的持续刺激,加上某部分乳腺组织对激素过分敏感,可能是良性乳腺病致病原因[17]。

    2  月经情况

    初潮年龄早、月经周期短、停经年龄晚、行经年限长都是乳腺增生病重要的危险因素[18]。初潮年龄反映了体内雌激素的变化,标志着乳腺组织暴露于雌激素的开始。月经初潮年龄越早,乳腺暴露于雌激素的时间越早,发生乳腺增生的几率越高。原发性无月经症患者用雌激素,可见乳腺肥大,出现乳腺增生现象[19]。同样月经周期短,绝经晚,行经期长均延长了乳腺受雌激素刺激的时间。体内激素合成,代谢过程异常所致的月经期过长或过短,月经不规则及生殖系统疾患等均增加乳腺受损伤的机会而表现为患乳腺增生的危险性增高。

    3  婚育、孕产次情况

    乳腺增生症与孕产次数呈正相关[5],初婚、生育年龄早,多产次都是乳腺增生病的保护因素[18]。但人流次数的增加却是不利因素[20]。

    初婚年龄早,发病率低可能和以下两方面有关:(1)初婚年龄早相应生育也早,加之产后哺乳,使卵巢停止或减少排卵,处于休眠状态,体内雌激素水平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低水平,哺乳可抵消泌乳素对乳腺的刺激作用,多产次的作用也与此相似。(2)性能量可及时释放体内雌激素水平[16]。单因素分析高产次是保护因素,但只有足月产才有保护作用,流产不但不降低乳腺疾病的危险,反而会增加。终止妊娠增加乳腺增生病的危险性的主要原因是[21]妊娠早期大量雌激素、孕激素可以增加乳腺细胞增生、增大,在妊娠第3个月期间,激素平衡可以使得这些细胞成熟和分化,如果这一过程被人为破坏,未能成熟分化细胞极易复旧不全。而流产大多在怀孕5个月内进行,破坏了正常的激素水平,同时尚未能大量产生雌三醇,故低月份高流产次可增加患乳腺疾病的危险性[9] 。

    4  哺乳情况

    乳腺增生病与婴儿喂养方式、哺乳次数、哺乳累加时间都有密切关系[3],母乳喂养、哺乳时间长,哺乳次数多的女性患病率较低,而人工喂养的患病率较高[5]。母乳喂养可减低乳腺增生的发生,因为产后哺乳对乳房是一种生理调节,对乳房有保护作用,未哺乳者乳汁在乳腺管内积聚贮留,堵塞乳腺管,乳汁分泌障碍引起分泌物郁积所造成物理影响,以及分泌物内脂类的分解产物的化学刺激,可致乳腺上皮的增生,致使乳腺疾病发生[5,22]。但是这种观点尚缺乏确着的证据。研究发现随哺乳次数增加、累积哺乳时间的延长患乳腺增生的危险有下降的趋势。尤其累积哺乳时间超过1年以上保护作用显著。Henderson等提出有排卵的月经总数与乳腺疾病的危险直接相关,产后长期哺乳可推迟排卵月经的建立,从而降低乳腺疾病的危险。尤其在累积哺乳时间超过2年的人群中,哺乳的保护作用较为明显[11、 18]。

    5  避孕药

    避孕药是否为乳腺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尚存在不同结论。有些研究表明药物避孕者患病率较高,未服药物避孕者患病率较低[20]。有些学者认为,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妇女患乳腺疾病的危险度增加约1.7~4.1。世界卫生组织多国家调查研究表明,其危险度为1.3~1.5,与口服避孕药有关的乳腺癌多发生于40~50岁之间[23]。

    综上所述,乳腺增生病与年龄、职业、饮食、性格、月经情况、婚育情况、孕产次、哺乳情况均有一定关系,与避孕药的关系不明确,而初潮年龄早、高龄初产、多次人工流产、累积哺乳时间短及情绪不稳定是乳腺增生病的危险因素。

 

【】
  [1]楼丽华,沃兴德,陈 英,等.乳腺纤维囊性病性激素周期节律的变化[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6,12(4):215.

[2]楼丽华,娄海波,赵 虹,等.乳腺病研究新进展-乳腺增生病辨证分型与性激素相关性研究[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154-158.

[3]Toth J,De Sombre ER,Greene GJ.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of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inbenign breast disease.Zentralbl Pathol,1991,137(3):227.

[4]王其平,王德昭,庄清萍.乳腺增生病[J].普外杂志,1991,6(2):88.

[5]花晓红,张玉莲,周浙青,等.某区妇女乳腺增生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J].预防医学,2005,32(11):1475-1476.

[6]金守洁.乳腺增生和乳腺癌[M].上海:海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7.

[7]李桂香,付立平,董会红,等.怀柔地区女性乳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妇幼保健,2005,(20):113-115.

[8]张淞文.北京地区妇女病普查普治情况调查报告[J].首都预防医学杂志,2002,(3):17.

[9]胡升芳.乳腺增生病患者乳腺癌危险因素调查及其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5):10-12.

[10]姬 霞,冯亚莉.高校女教职工乳腺增生症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02,16(3):279-280.

[11]赵 舸,刘 艳.乳腺增生病相关因素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4,13(7):515-518.

[12]兰光华,王金华,吴彩云.乳房子叶增生与个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6):342

  [13]黄学军,罗仁浩,许行健,等.乳腺增生病与心理应激关系的探讨[J].健康心杂志,2000,8(2):182-183.

[14]刘文良.乳腺疾病与乳房和性关系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1999,14(6):371-378.

[15]郭思智,朱 练.乳腺增生症与焦虑抑郁及婚姻质量的相关研究张河川[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4):424-425.

[16]白 云,刘 艳.太原市城区育龄妇女乳腺增生症危险因素分析[J].山西临床医药杂志,2001,10(2):93.

[17]许广杰,张立祥.通辽地区妇女乳腺腺体增生流行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62:137-138.

[18]晋雅仙.5486例妇女乳房疾病的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2,(2):211-222.

[19]钱 礼主编.乳房疾病[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57.

[20]王连英,刘凤英,丁 辉.女性乳腺增生症高危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45-46.

[21]李庆会,李天森,张孔来,等.北京市城区女性乳腺癌某些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6.

[22]张天鹰,和 平.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5):418-419.

[23]吴祥德,董守义主编.乳腺疾病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0.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