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志因素论治脾胃病
作者:仲维莉,龚占悦,邹国良
【摘要】 从情志因素与脾胃生理病理的相关性,论述情志因素致脾胃病的辨证论治,强调调理脾胃与调肝养心兼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情志因素; 脾胃病 ; 辨证论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脾胃病早已成为人类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生多与外感寒邪、饮食不节、情志因素、素体脾胃虚弱等密切相关,而其中情志因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致病因素。笔者在跟随导师龚占悦教授诊病过程中,发现情志因素在脾胃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故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情志因素与脾胃病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发挥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优势与特色。
1 情志因素与脾胃的相关性
《内经》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正常情况下,这七种情志对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起着协调作用。如喜能使气血畅达,营卫通利,心气舒畅,怒为发泄之志,有助于肝气疏泄条达,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但如果遭受突然强烈或是反复持久而不良的精神刺激,超过个体的耐受能力则可引起紧张状态,情绪骚扰,内伤脏腑,发生精神及躯体疾病。《医醇塍义》说“夫喜怒忧思悲恐惊,人人共有之境。若当喜而喜,当怒而怒,当忧而忧,是即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也。此天下之至和,尚何伤之有?惟未事而先意将迎,既去而尚多留恋,则不在喜怒忧思之境中,而此心无复有坦荡之日,虽欲不伤,庸可得乎?”说明情志活动乃人之常情,调摄适度,并不伤人。反之,长期持续的忧愁思虑或暴喜大怒,便将内伤脏腑。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说明情志活动和脏腑气血密切相关。情志活动的产生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 情志活动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一种表现。五脏藏精化气生神,神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各种功能活动,神动于内,情现于外,这便是五脏主五神产生情志活动的全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肝在志为怒——怒伤肝;心在志为喜——喜伤心; 脾在志为思——思伤脾; 肺在志为忧——忧伤肺;肾在志为恐——恐伤肾。”不同的情志变化对脏腑有不同的影响;反过来, 脏腑气血的变化, 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
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受纳,主降浊。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以营养周身;胃气降,则水谷及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气血充足,运行畅达,则神清气爽,情志调畅,而气血的充足及运行正常与否,与脾胃的功能是休戚相关的。《灵枢·决气》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可见饮食充足同时机体气化功能正常,便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精气,化生为血而濡养于神,于是人的神气充沛,生机勃勃。
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考、思虑,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如《灵枢·本神》说:“因志而存变谓之思”。思,虽为脾之志,但与心主神明有关,因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类经》)。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的影响,但在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就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影响气的正常运行,导致气滞和气结,所以《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思虑过度,气结于中,脾不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不思饮食,脘腹胀闷,泄泻等症; 思虑劳神过度, 常损伤心脾, 导致心脾气血两虚, 出现心悸,失眠,眩晕,健忘,面色萎黄无华,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倦乏力等症;思虑过度, 气机郁结阻滞, 脾的运化无力, 胃的受纳腐熟失职, 便会出现纳呆、脘胀等症, 进而聚湿生痰而生它病。反之,脾胃功能失常亦会影响情志活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神赖气血的奉养而精明, 气血亏乏则不能滋养神明。如心脾不足, 肾精虚衰, 脑失所养, 可致心悸失眠, 神情恍惚, 健忘, 郁证; 虚则清阳不升, 气陷于下, 血不上达, 可致厥证、癫、痫、痴呆等等。脾胃主升清降浊功能,若素多痰湿, 或饮食不节, 恣食高梁厚味, 则中焦失于斡旋, 脾胃失于健运, 痰浊停滞中焦, 脾不能升清降浊, 痰浊蒙闭清阳, 神失清灵, 则可出现记忆减退, 头昏神蒙, 不寐心烦, 癫、痫、痴呆等病证。若饱食太过, 食停中脘,气机受阻, 壅塞清窍, 则可致突然昏厥, 不省人事,或狂言乱语, 情志错乱等病症。脾虚不能运化水湿, 则水湿易聚而生痰浊。痰在情志致病中是极其重要的致病因素。如癫、痫、狂、神昏、痴呆、惊恐、健忘、嗜睡或不寐等, 这些皆与痰邪为病、神舍不清有关。
肝主疏泄,其生理特点主升,主动,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使周身气血调和,经脉通利,脏腑功能和调,人神清气爽,心情愉悦,故肝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若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则肝气郁结,心情易于抑郁;若肝的升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心情易于急躁,这是肝的疏泄功能对情志的影响。反之,在反复持久的情志异常情况下,亦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如“怒则伤肝”,而肝病最先传脾土。若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导致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从而引起“肝脾不和”病理表现,可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
综上所述,情志因素与脾、胃、心、肝之间相互关系尤为密切,心调控人的情志活动,肝调畅人的情志活动,脾胃乃气机之枢,可以调衡情志活动。然而脾胃也是最易受情志所累的脏器之一,故情志因素是引起脾胃病的常见也是重要的病因。
2 情志因素致脾胃病的辨证论治
2.1 肝气犯胃型此型患者平素急躁易怒,或情志抑郁不舒,每因情志不和而发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苔多薄白,脉沉弦。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若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而作痛。胁乃肝之分野,而气多走窜游移,故疼痛攻撑连胁。气机不利,肝胃气逆,故脘胀嗳气。气滞肠道传导失常,故大便不畅。如情志不和,则肝郁更甚,气结复加,故每因情志而作痛。病在气分而湿浊不甚,故苔多薄白。病在里而属肝主痛,故见脉沉弦。诊病时要详问是否有情志不遂,或精神刺激的病史。治宜疏肝理气为主。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方中柴胡,芍药,川芎,香附疏肝解郁; 陈皮,枳壳,甘草理气和中,共奏理气止痛之功。若疼痛较甚者,可加川楝子,元胡以加强利气止痛,并可加入郁金、绿萼梅、白蒺藜以增强疏肝理气之功;可选加郁金、青皮、木香等以加强理气解郁之效;嗳气较频者,可加沉香、旋复花以顺气降逆。若平素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治以抑肝扶脾,痛泻要方为主,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
2.2 脾虚肝郁型此型患者平素工作压力大,思虑过度,“思则伤脾”“思则气结”,日久易导致脾虚。脾虚运化无力,则气血生化无源,肝体失养。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肝阴不足,则肝阳偏亢,疏泄失常,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另外,土虚木乘,脾虚则肝气更易乘犯之。临床常见:患者性情忧郁,神疲食少,倦怠懒言,口燥咽干,胁肋胀痛,头痛目眩,大便溏泄,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而弱。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营,方用逍遥散加减。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当归芳香以行气,味甘而缓急;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活血止痛之功;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散肝郁而生之热。肝郁日久化热生火,表现为烦躁易怒,目赤目涩,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数,逍遥散中加丹皮,栀子,黄芩以加强清肝泻火之力。病久入络入血,可见胁肋刺痛,部位固定不移,入夜痛甚。脾主统血,肝主藏血,脾虚肝郁亦可见大便色黑等出血之象,逍遥散中宜去薄荷,加入生蒲黄,炒五灵脂,制香附以活血止血。仅见血淤之证,而无出血者,则亦可加入三七粉,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
2.3 肝胃郁热型肝体阴而用阳,情志因素长期刺激导致肝气郁结,而久化热,邪热犯胃,则为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肝胃郁热,逆而上冲,则烦躁易怒,泛酸嘈杂。肝胆互为表里,肝热夹胆火上乘,则口苦口干,舌红苔黄此为里热之象,脉见弦数乃肝胃郁热之征。治宜疏肝泄热和胃,方用化肝煎加减。方中陈皮、青皮理气;芍药敛肝;丹皮、山栀清肝泄热。可加左金丸辛开苦降,重用黄连苦以清火,稍佐吴萸辛以散郁,郁散则火随之得泄。若泛酸较重者,可加入乌贼骨、瓦楞子制酸之药。内热最易伤阴,此时投药慎用香燥,可选加香橼、佛手、绿萼梅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
2.4 心脾两虚型此型患者多因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且影响脾胃功能,或因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导致血虚而心无所主。表现为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眩晕健忘,神疲乏力,或见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舌质淡嫩,脉细弱。治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用归脾汤加减。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生姜、大枣甘温补脾益气;当归甘辛温养肝而生心血;茯神、酸枣仁、龙眼肉甘平养心安神;远志心肾而定志宁心;木香理气醒脾,以防益气补血药滋腻滞气,有碍脾胃运化功能。若脘闷纳呆,苔滑腻者,可加半夏、陈皮、茯苓、厚朴等以健脾理气化痰。若心血不足者,可加熟地、白芍、阿胶以养心血。
3 典型病例
3.1 病例1女,22岁,学生。因胃痛不适15 d于2005?04?17来门诊就诊。症见胃脘胀痛,痛引两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食少,偶有恶心呕吐,舌淡红苔白干少津,脉沉弦,情志不舒时症状加重。追问患者本次发病缘由得知,半月前与舍友闹矛盾,当日未进食,后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善太息,平素属情志易于抑郁型。中医诊断:胃痛(肝气犯胃型);西医诊断:慢性胃窦炎(胃镜示)。治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柴胡15 g,白芍15 g,川芎15 g,苍术20 g,厚朴15 g,陈皮15 g,甘草10 g,砂仁15 g,香附20 g,元胡20 g,灵脂20 g,高良姜10 g,槟榔片15 g,枳壳15 g,半夏15 g,竹茹10 g,山药20 g,神曲20 g,山楂15 g。嘱患者要保持心情开朗,饮食。服用5剂后患者诸症皆除,心情愉悦。
3.2 病例2男,27岁,教师。脘中饥嘈,时作时止,得食暂止,食已复嘈,甚则脘腹隐痛,食少纳呆,神疲乏力,健忘,喜温喜按,大便不调,伴经常失眠,多梦易醒,心悸,于2005?06?19来门诊就诊,舌淡苔白厚腻,脉细弱,每因忧思劳累过度上述症状加重,平素有烟酒嗜好。中医诊断:嘈杂(心脾两虚型);西医诊断:胃肠植物神经症。治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用归脾汤加减:党参20 g,黄芪30 g,白术20 g,当归15 g,甘草10 g,茯神15 g,远志15 g,酸枣仁30 g,木香10 g,龙眼肉15 g,龙骨40 g,牡蛎40 g,石菖蒲15 g,合欢花15 g,夜交藤20 g,半夏15 g。7剂后患者诸症明显减轻,嘱患者注意饮食起居规律,调畅情志,多做运动。
4 小结
脾胃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互相影响,正如李东垣所说“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使心无凝滞,或生欢欣,或逢喜事…或眼前见欲爱事,则慧然如无病矣。盖胃中元气得舒伸也。”在脾胃病时,一定要重视调肝养心安神,以调节情志,舒畅气机,从而使脾胃升降有序,气血生化运行如常,病自祛矣。同时医者要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和情绪状态, 给予不同的心理调适, 逐步消除精神紧张和心理应激因素, 保持乐观自信,以避免脾胃病的再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