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对鼻息肉术后鼻腔黏膜转归及疗效的影响
【摘要】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 EOS)浸润对鼻息肉术后鼻腔黏膜转归及疗效影响的因素。方法:对于50例鼻息肉患者术中及部分术后复发的鼻息肉组织和上颌窦口周边水肿组织采用Chromotrope 2R特染,检测以上标本中嗜酸性粒细胞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术腔黏膜恢复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鼻息肉组织中EOS水平明显高于中鼻甲黏膜组织,且随时间呈现不同的变化(P<0.01);EOS浸润程度越深,鼻腔黏膜恢复越慢,鼻息肉复发越快。结论:EOS浸润在鼻息肉的形成和中起重要作用,提示其可能参与延迟鼻窦、鼻腔黏膜上皮化的进程,可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 鼻息肉 内窥镜外科手术 嗜酸性粒细胞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osinophil infiltration on the transitionary process of nasal mucosa following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Methods: Eosinophil was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in polyps and recurrent polyps and edema tissues around the maxillary sinus by Chromotrope 2R staining. Results: Eosinophil was higher in polyps than in the middle turbinate (P<0.01).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eosinophil infiltration in the tissues. Conclusion: Eosinophil infitr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ecurrence of polyps,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 prognostic indicator for polyps.
[KEY WORDS] Nasal polyps; Endoscopic 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Eosinophils 鼻息肉术后黏膜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水肿、息肉样组织增生等严重阻碍了术腔黏膜上皮化的进程,从而影响手术效果,这是长期以来困扰耳鼻喉科医生的一个重要问题。临床随访中发现,部分鼻息肉患者虽然施行了成功的手术和严格的随访综合,仍表现为术腔迁延炎症及息肉复发[1]。鼻息肉的病特征之一是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增多[2]。为深入研究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对鼻息肉术后黏膜上皮化转归和预后的影响,我们对其作以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鼻息肉患者标本50例,男38例,女12例;16 72岁,平均43岁。本组患者均在局麻下行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ESS),术后局部应用抗炎抗过敏治疗。术前1周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所有病例均于术中、术后1 2周取适量的息肉组织,术后4 6周及术后10 12周取适量的上颌窦口周边水肿的鼻黏膜组织。收集20例鼻中隔偏曲或单纯上颌窦囊肿患者的中鼻甲黏膜作为对照。上述标本离体后,立即用10%甲醛固定,按常规制成石蜡块保存。
1.2 检测方法 取石蜡块连续切片,厚4?μm,行Chromotrope 2R染色(美国Sigma公司),试剂染色步骤按说明书进行。染色方法见[2]。即使在细胞形态不典型的情况下,也能明确辨认EOS[3]。
行Chromotrope 2R染色后,EOS胞浆着色,呈粉红色,胞浆多为双核,典型者呈“熊猫眼”征。在高倍镜(×400)下选取3个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的视野进行计数,分别100个炎性细胞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然后取其平均数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指数,其浸润程度按浸润指数在0 25%为Ⅰ度,26% 50%为Ⅱ度,51% 75%为Ⅲ度,76% 100%为Ⅳ度计算。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鼻息肉手术前后EOS与鼻黏膜浸润程度的关系 EOS在鼻息肉手术前、后鼻腔黏膜中的表达随时间呈如下变化规律:术后1 2周组较术前病变黏膜明显减少,但术后4 6周达高峰,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0 12周又明显回落,接近手术后1 2周时水平(表1)。
2.2 EOS浸润程度与息肉复发率的关系 术前鼻息肉中EOS浸润程度越高,则术后鼻息肉复发率也越高(P<0.01)(表2)。
复发病例均经仔细复查,积极治疗,除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外,局部应用同种类固醇喷雾治疗,持续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指数<25%停用,其中使用类固醇喷雾剂治疗最短1个月,最长6个月。类固醇喷雾剂治疗结束后观察1年,术腔无分泌物,全上皮化。复发病例均治愈。
3 讨 论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鼻息肉为局部微环境控制的炎症性肿块,而EOS浸润在鼻息肉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4,5]:(1)损伤上皮;(2)释放炎性介质;(3)细胞因子的作用。鼻息肉术后易复发是其一个重要特点。近年来广泛开展了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鼻息肉的复发率明显降低,但仍存在诸多影响因素,特别是EOS的浸润,与鼻息肉术后复发有直接关系。
鼻息肉是由于局部微环境中以EOS为主的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调控的自身延续的慢性炎症性肿块。EOS通过Th2细胞因子的释放、迁徙、移行到炎症反应黏膜中,又能通过自身分泌IL?3、IL?5、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细胞因子加重炎症的程度、延长炎症的时间,使疾病呈恶性循环,迁延不愈。EOS是鼻息肉的重要致病物质。从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术前与术后1 2周、10 12周EOS的浸润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4 6周EOS的浸润程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EOS浸润程度与鼻息肉术后复发有直接关系,EOS浸润程度越高,鼻息肉复发越快。因此,EOS浸润程度可直接影响鼻息肉的术后复发和预后,故可作为判断是否治愈鼻息肉的一个辅助指标。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中,25.3%的患者合并变应性鼻炎,且变应性因素存在的比例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分型中有随着分期由轻到重、由低到高出现的趋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