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相关学说:中医学术对五行学说的发挥和创新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吴弥漫 刘小斌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五脏


    五脏相关学说是探讨五脏系统之间在生理上互相联系、在疾病过程中互相影响的相关联系机制,并以这种相关联系的观念指导疾病辨证论治的学术理论。邓铁涛教授自20世纪中叶首倡“五脏相关”学说以来,积五十年学术研究的深刻体悟和丰硕临床经验,结晶升华成为颇为完善的学术理论,既体现中医认识生命活动机制的独特观念,又有效指导疾病的辨证论治,堪称继承与发扬中医学术的典范。学者有将五脏相关学说等同于五行学说在藏象理论中的运用,未免牵强、片面而不能把握其精义。诚然,五脏相关学说渊源于《内经》与基于五行学说的“五脏相通”理论,但更概括《内经》之后两千年来中医学术的与创新,克服了五行学说呆板固定的模式,内涵更为丰富精湛、灵活生动,更贴切于临床辨证论治实践。本文拟对五脏相关学说的学术渊源及其与“五行—五脏理论”不同之处作粗浅探讨,借以发现这一学说的蕴涵及其学术意义。

    1  五脏相关学说的学术渊源

    五脏相关学说是对《内经》以后的中医学术理论的和升华。《内经》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不仅提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素问·玉机真脏论》)的理论原则,而且构建了以五行为框架、以五脏为主干的藏象系统,并根据五行生克理论说明五脏系统之间的资生制约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以五行为中介,建立了五脏与七窍、五体、五声、五志等以及与界五方、五味、五色、五音、五气(风、热、湿、燥、寒)的对应联系框架,指出了五脏系统之间的相生、相克(相胜)。又如《灵枢·本藏》有“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三焦膀胱”之说,而《玉机真脏论》等篇则论述了疾病情况下五脏之间的生克传变关系,这些有关五行—五脏相关的理论奠定了中医藏象学说的学术理念和基本内容。《难经》继承《内经》五行—五脏系统观,并通过五脏各主“声色臭味液”(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声,肾主液),又各有“声色臭味液”(如:肝液泪,心液汗,脾液涎,肺液涕,肾液唾)等论述,提示了五脏配五行,而每一脏又各包涵五行的学术意蕴。

    张仲景在创立外感热病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同时,亦将《内经》、《难经》的五行—五脏理论运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之中,其在《金匮要略·脏腑先后病脉症》篇中治未病“治肝补脾”之说,即秉此立论。托名华佗撰写的《中藏经》,进一步发展了五行—五脏说,并以之作为辨治疾病的纲领,作者单位: 510407 广东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该书不仅在《生成论第三》篇提出:“故人者,成于天地,败于阴阳也,由五行逆从而生焉。天有阴阳五行,人有血脉五脏”,“五脏五行,相成相生,昼夜流转,无有始终,从之则吉,逆之则凶,”而且书中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二篇专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死生逆顺脉证之法”,立论多秉自五行—五脏生克关系,中医脏腑辨证之法,殆即由此而确立。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除了卷十五中专论五脏六腑病候,以之作为阐述各种证候机制之基础外,又于卷二十一论述脾胃病诸候,颇显重视脾胃之学术思想。北宋医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从五脏论治小儿病证,不仅奠定后世儿说的基础,且其中“肝病胜肺”、“肺病胜肝”等又从病机角度丰富了五行—五脏相关理论。

    在金元时期的学术创新中,五脏相关理论亦得到长足发展,其著名者除张元素《医学启源》在五行—五脏理论基础上建立起以五脏为中心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体系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李氏为了强调突出脾胃在脏腑生理及疾病辨证论治中的重要地位,于《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肺之脾胃虚论”、“安神养心调治脾胃论”、“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互相出见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五脏之气交变论”等章节,以脾胃为中心,阐发五脏之间的相关关系,其内容既有秉自五行—五脏理论者,亦有不少超出五行框架之外,开启了深化认识五脏相关复杂关系的新思路。

    明清以来,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辨证成为辨证论治内伤疾病的基本纲领。随着学术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淀积,医家在继承五行—五脏理论的同时,发现相对固定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难以全面、准确解释脏腑之间的复杂生理病理变化,启发临床辨证论治思维,于是超出五行生克的理论框架而有所引申发展,如明代李梴《医学入门·脏腑》提出“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命门相通”的“五脏穿凿论”;赵献可《医贯·五行论》认为“五行各有五,五五二十五,五行各俱一太极”,而提出“水养火”、“水生金”、“水中补土”、“升木以培土”等突破五行生克常规的法则。清代傅山、郑钦安等有感于五行生克理论无法说明心肾之间的相须相济关系,另辟蹊径,由《周易》水火既济理论阐发“心肾相交”说:“心肾相克而实相须,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此治肾正所以治心,治心正所以治肾,所谓心肾相依”(《傅青主男科·虚劳门》);“肾阳衰而不能启真水上升以交于心,心气即不得下降……心血衰不能降君火以下交于肾,肾水即不得上升”(《医法圆通·不卧》)。值得提出的是清代岭南医家何梦瑶的“五脏互相关涉论”,何氏在《医碥·五脏生尅说》中客观地指出:“五脏生克,须从气机病情讲明,若徒作五行套语,茫然不知的,实多致错误”,认为五脏病变并非全因五行—五脏生克关系,如“肺在心上,心火上炎,肺受其伤,此为心火克肺金也,若由脾胃积热,或由肝肾相火,或由本经郁热,皆与心无涉”。另一方面又认为“五脏无一脏无血液,是皆有水也;无一脏无气,是皆有火也;无一脏不生发,是皆有木也,无一脏不藏敛,是皆有金也;有气、有血、有发、有敛,是无一脏不和平,则皆有土也。知五脏各具五行,则其互相关涉之故,愈推愈觉无穷。”其说虽然未脱五行之窠臼,但亦表明了必须灵活看待,不要“徒作五行套语”的正确态度。

    从上述可看出由《内经》所确立的五行—五脏相通理论,经过历代医家的阐发引申,发展成为体现中医整体观念的人体观和疾病观,并用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主干理论。而随着对疾病复杂机制的认识的深化和辨证论治经验的丰富,医家亦逐渐感悟到这一理论未能全面解释复杂疾病机制,深入指导疾病辨证论治,因此在其基础上有所发挥、补充,但仍未能脱离五行框架之束缚。近代由于中、西学术的交汇与竞争,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屡被置于批判否定境地,20世纪下半叶,五行学说存废之争颇为激烈,邓铁涛教授以对中医学术的精湛见解,认为五行学说不可否定亦不可拘泥套用,必须在继承其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发扬创新。邓老经过覃思深虑之后,提出“五脏相关学说”以取代、发展五行—五脏说,并从理论和临床角度深入探讨验证。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这一学说初具规模,同时亦通过长期临床运用而证明其理论正确性和指导意义。

    2  五脏相关学说与五行—五脏理论的差异

    五脏相关学说是对五行—五脏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既保留了该理论的合理内核和精华内容,又基于对人体生理活动机制的深化认识和临床辨证论治的验证而有所扬弃,更有创新。因此其内涵和外延与传统的五行—五脏理论有明显的不同。

    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五脏之间通过多途径、多节点的资生制约关系以维持其系统的和谐稳态。五行—五脏理论以五行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关系,未免机械固定而难以阐明其中复杂关系,后人虽然提出“母子相生”、“夫妻相配”、“壮、老、生、囚、死”、“五脏各有五行”等说,但仍显得牵强附会而不切实际。如《难经》以“乙木之肝、辛金之肺配与庚金、丙火为妻”解释“肝沉肺浮”之理,即是显例。又如肾水本克心火,如何解释二者的资生促进关系?一些学者曲径通幽,另凿途径而用《周易》既济卦的“水火既济”理论加以说明,但既济卦坎水在上而离火在下,与心火在上而肾水在下仍有不符。再如心肺之间的互相促进关系,与五行金火相克亦有所不合。这些都是五行—五脏理论局限性的明显表现。五脏相关学说则继承五行学说的精华内容而不为其印定眼目,因而能够综合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特点,准确、简明地阐释五脏相关关系。如上述例子,可以分别用“肝藏血,为阴中之少阳,性阴质重,故沉;肺藏气,为阳中之少阴,性阳质轻,故浮”、“心火下降温煦肾阳,肾水上济滋养心阴”、“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肺主气,推动血行以助心运血;心主火,心阳温煦肺气以助其治节宣降气血”加以客观、恰当解释。其他六腑之间生理的关系,如大小肠与胃、小肠火府与膀胱水府等的关系;脏腑之间的生理关系,如“肾为胃之关”等,亦难以用五行子母生克理论作出恰当解释,而运用五脏相关学说,则可从腑与腑、脏与腑之间气机升降出入、阴阳气血沟通关系加以阐明。可见五脏相关学说是在中医藏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脏腑气血阴阳之间多层次、多途径的相关关系,认识和阐明五脏系统在生理活动方面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因此可以避免五行生克制化固定模式所带来的片面性和极限性,全面、准确地揭示生命活动机制,这是其与五脏-五行理论的不同之处。

    在认识和研究疾病机制方面,由于五脏相关学说能够超出五行乘侮模式的框架,从不同角度探讨五脏相关关系失常状况,因此亦能够阐明五行—五脏理论所无法揭示的疾病机制。例如:按照五行—五脏理论,肝木固可反侮肺金,但心火更可克犯肺金,然而临床上为何多见肝火犯肺而少见心火克肺?即使以肝木心火子母合邪加以解释亦欠允当,因为此类病证心火亢旺证象并不明显。运用五脏相关学说则可以做出较好解释:肝为刚脏,肝阳自身即容易亢旺化火以犯肺;心主神明,与小肠为表里,心火亢盛则多扰乱神明或移热于火府而较少犯肺。又如脾虚水泛的水肿病,历来多以“土不制水”为释,亦难切中肯綮,盖肾主水液代谢,肾水不受脾土克制,反而主水功能衰退而积水成灾?若抛开脾肾相克之陈说,用五脏相关理论解释,则脾主运化水湿,能助肾行水,脾虚则运化功能失常而水湿积聚泛溢,简单明了且更能指导临床治疗立法。其他如心肾不交的不寐证、肾阳虚衰的五更泄泻、肺气虚衰引致的心阳不振等,用五行—五脏生克乘侮规律亦均难以准确阐明其病理机制,而五脏相关学说却可以作出完满解释。总之,五脏相关学说探讨五脏系统功能失常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相关影响,因此能够克服五行—五脏理论单纯从生克乘侮、亢害承制角度认识五脏相关病机的片面性和牵强附会,客观地把握各脏腑功能失常对他脏腑的影响,准确阐明其病理机制。此为两者之另一不同处。

    在论治疾病方面,不论在阐释机制,还是启发治疗思路,五脏相关学说都比五行—五脏理论更具精确性和开拓性。如《难经》从五行子母补泻角度解释治肝实肺虚证的“泻南补北”法,谓“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认为补肾水能治肝之实,则显得牵强附会,且与“虚则补其母”之说相右。用五脏相关学说,从滋阴泻火角度立论,阐明泻南方火可直接清心肝亢实之火,补北方(滋肾阴)则既潜肝阳以防其亢旺化火,又能滋肺阴以减轻其受心肝火灼之害,则“泻南补北”之治疗机制昭然。又如《金匮要略》泥于五行生克理论,以“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妙要也”释“治肝补脾”之理,为补一脏而伤三脏,颇令人有牵强附会之感,难怪《金匮要略心典》有“疑非仲景原文”之说。若按五脏相关学说,肝实则克伐脾土,治肝补脾即先安其未受邪之地以防肝病传脾,为治未病之义;至于肝虚亦须补脾,则以脾为后天之本,“常以四时长四脏”,补脾可资肝之化源以治其虚;肝实补脾与肝虚补脾,法虽相同而理则各异。又如脾肾双补,按五行生克理论亦难立说,而五脏相关学说则认为补先天可以生后天,补后天可以养先天,二者互相滋生促进,并不龃龉。

    在启发治疗思路方面,五脏相关学说从五脏系统的生理病理联系出发,促进五脏资生协同关系、调整脏腑功能以祛邪除病,这种治疗思路每能切中病情肯綮而灵活施治。例如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邓老提出在养心益气的基础上兼调肺脾肾的治疗思路,所制暖心方(红参、熟附子、薏仁、橘红等,用于心阳虚者)和养心方(生晒参、麦冬、法半夏、茯苓、田三七等,用于心阴虚者),以培元益气的人参为主药,养心补气为主而兼补肺脾肾,一配附子温肾阳以振心阳,一配麦冬养肺胃阴以益心阴,并以薏仁、茯苓健脾行水,法夏、橘红宣降脾肺之痰浊,既以心为着重点又调治肺脾肾,行气活血,利水化痰以温通心阳、宣畅心气。若从五行—五脏生克理论出发,则难以形成这一治疗思路。而临床亦证明对于心气虚衰为本而瘀血痰浊积留为标、标本虚实互见而病情复杂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该治疗方案确有良好效果。其他诸如邓老立足于五脏相关学说以治疗重症肌无力(痿证)的卓著效果等,亦均显示五脏相关学说较之五行—五脏理论更能开拓治疗思路,形成的治疗方案更能切中疾病肯綮。

    除了上述阐发生机制、探讨病机、论治疾病等方面的差异之外,由于五行及其生克制化有其固定模式,因此五行—五脏理论是一个局限于五行框架之中的封闭系统。正是由于五行—五脏理论的封闭性,所以难于吸收历代学术的成果,既未能反映中医藏象、病机、治疗诸学说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发展过程,又难以解决理论研究中的新问题,启发临床治疗疾病的新思路。与五行—五脏理论不同的是,五脏相关学说探讨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诸理论中的五脏相关机制,是建立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的开放系统,能够随着中医学术的深化和理论创新不断充实发展,与时俱进而不呆板固滞。

    3  五脏相关学说的学术意义

    五脏相关学说是邓铁涛教授积累多年治学心得和临床经验而凝炼出来的学术理论,既是老一辈中医学家对中医学术的贡献,亦为中医学术研究指明方向和途径,具有切实而重要的学术意义。

    第一,五脏相关学说是对中医学术的继承和创新。这一学说是在、整理五行—五脏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中既继承、吸收五行—五脏理论的合理内核和精华内容,又扬弃其牵强附会、主观片面的消极成分,并根据学术研究心得和临床经验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更全面、准确地揭示五脏系统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更完善、更有效的理论指导。五脏相关学说的建立,为当代中医理论研究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提供了有益启示:创新可以并且必须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在继承的基础上拓展、创新是发扬光大中医学术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第二,五脏相关学说克服五行学说的极限性,准确反映中医学术的内涵。五行学说作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固然揭示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形成亦发挥了重要的构架作用,但是由于其理论的笼统性和抽象性,因此难免带有牵强附会成分并被蒙上神秘色彩,近否定、攻击中医者,每以此为口实。其实,在中医藏象学说中,五行基本上就是五脏的代表符号和联系中介,五脏相关学说直接用五脏取代五行概念,既排除了机械唯物论和神秘主义色彩,又避免了其理论的哲学泛化,从医学角度原本而深刻地揭示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机制,体现中医学术的科学内涵。

    第三,深化中医基本理论研究,弘扬中医学术特色。五脏相关学说着眼于五脏系统之间复杂的生理、病理联系,在整理、总结历代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克服了五行—五脏理论线性、固定模式的局限,探讨五脏间多层次、多节点的相关关系,从动态、联系角度全面、深刻阐明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机制,既深化了藏象、病机、诊法、治则治法等中医基本学术理论的研究内容,又从五脏相关的角度彰显了中医整体恒动观这一基本学术理念和学术特色。

    第四,切于临床实用,有效指导疾病辨证论治。五脏相关学说是源于临床实践的体会和经验总结,并在寻绎、整理历代有关学术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对临床认识疾病机制、论治疾病均有切实指导意义。特别是对于复杂疾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从五脏系统互相关联的整体动态角度探求病机、确立治疗法则、处方用药等论治思路,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邓老在长期临证过程中治疗重症肌无力、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诸多疑难杂症的显著效果,正是该学说能够有效指导临床的确凿证明。

    第五,五脏相关学说不仅是对传统的五行—五脏理论的发扬和创新,而且其理论结构的开放性,使之能够不断吸收、融汇中医学术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而不故步自封,为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作出贡献。

    当代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呼唤并催促中医学术的创新。对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医学术来说,创新不是对原有理论的否定与解构,而应该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突破,如何正确处理继承与发扬的关系,是中医学术创新成败的关键。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为中医学术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提供了颇为值得的模式,希望这一学术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能够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