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郑鹤秀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

       [摘要]  目的  探讨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持续输注减轻分娩镇痛的疗效。
   
    方法  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采用布比卡因加芬太尼硬膜外持续输注,对照组常规分娩。在分娩中作常规检查,监测心率、血压、呼吸、疼痛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97.5%,对照组疼痛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  用硬膜外阻滞减轻分娩疼痛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   
      
    疼痛分娩是产妇为常见的分娩疼痛,尤其在分娩中的情况下出现疼痛加剧的发生。随着围产医学的快速,产科质量的不断提高及孕妇分娩过程管理的,产妇要求无痛分娩的呼声越来越强。目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应该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对产妇的子宫收缩和子宫的血流无影响,并且不使分娩过程延长,同时不抑制胎儿的呼吸循环,新生儿Apgar评分不受影响,所以硬膜外低浓度布比卡因加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对象分娩孕妇80例,将分娩孕妇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年龄23~30岁,平均24.1岁;对照组40例,年龄22~32岁,平均24.8岁。排除其他影响疼痛疾病。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方法  试验组将产妇进入活跃期后进行常规皮肤消毒,选择L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入导管,抽吸无脑脊液及血液流出,确认无蛛网膜下腔阻滞现象后即给药。推注0.0625%~0.125%布比卡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和芬太尼注射液2~5 μg/ml(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两药混入后第一剂量3 ml,观察5 min后无脊麻现象,追加7 ml,30 min后接泵(奥美镇痛泵),每小时5 ml,规定期间15 min进泵2 ml,宫口开全停止,5 min开始起效,10~15 min逐渐作用完善,此时产妇疼痛明显减轻或基本不痛,下肢仍能活动,还可以进食。对照组常规分娩。观察记录两组分娩前后心率、血压、呼吸、疼痛变化。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  (略)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卫生部药政局1993年7月制定的《新药(西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汇编》进行判定。疼痛是患者的一种主动感受,因此疼痛的评估并没有客观的医疗仪器可以选择,主要还是依靠患者的主观描述。疼痛评估采用数字分级法(NAS):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分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本文采用的是根据口述程度分级法(VRS):0级无疼痛,Ⅰ级:(轻度)有疼痛(可忍受),Ⅱ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
   
    2.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机,用SAS软件处理。


    
    2.3  结果  临床疗效判定: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疼痛为100%,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试验组中临床控制率、显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见表2~7。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略)
   
    表3  两组手术疼痛改善时间比较  (略)
   
    表4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略)

    表5  两组产妇血压、心率、呼吸情况比较  (略)2
   
    表6  两组产妇活跃期开始及第一产程末期宫内压、宫缩间隔、宫缩持续时间比较  (略)

    表7  两组产妇失血量、催产素用量及新生儿情况比较  (略)
   
    3  讨论
   
    布比卡因注射液具有起效快,弥散广,穿透性强,无明显扩张血管作用特点和芬太尼注射液为纯阿片受体激动剂,与μ1受体亲和力最高从受体激动后主要生产镇痛和心率减慢作用[1]。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有效确切,可满足产妇镇痛需要而对母亲、胎儿及新生儿均无明显影响。无痛分娩不等于分娩镇痛。“无痛分娩”是对产妇讲,“分娩镇痛”才是对说的,同时要知道、无痛分娩不等于分娩镇痛,因为对于分娩来讲不可能完全无痛,完全的无痛只能导致剖宫产[2]。
   
    综上所述,分娩镇痛的理论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产妇及家属所接受,迎合了产妇的心理,但是我们对新技术的应用仍须加强宣传,使产妇及家属甚至医务人员对分娩镇痛的认识,开拓业务领域,争取支持创造条件,为广大产妇造福[3]。
   
    []
   
    1  刘俊杰,赵俊.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79-780.
   
    2  王淑贞.妇产科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137-140.
   
    3  徐惠芳.分娩镇痛理论.麻醉与镇痛,200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