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不良的社区老年患者强化教育的实施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谢鸿,成翠珍,陈冬梅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评价血糖控制不良的社区老年患者强化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56例血糖控制不良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两组均按常规方法予以降糖和护理。观察组进行了为期10个月持续不断的强化教育与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强化教育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lc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上述代谢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强化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可促进血糖的良好控制。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教育;效果评价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问题[1]。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系统功能缺陷及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而危及生命。因此,长期的、稳定的、持续性的、严格的控制血糖,预防和减慢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其致残致死率,成为防治糖尿病的核心目标[2]。而且要求血糖控制越严越好,使血糖尽早达到正常[3]。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自我管理水平对血糖的控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患者的健康指导非常重要。但大部分老年人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不同程度下降,给健康指导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通过强化教育,使患者最终掌握相关知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促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现将实施的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在我科住过院的糖尿病患者156例,均符合1997年ADA的糖尿病诊断标准[4]。其中男性99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71.7±8.24)岁,糖尿病病史3 a~21 a。入选条件:年龄≥60岁;出院时空腹血糖≥7.9 mmol/L;文化程度小学以上;神志清楚,四肢活动无明显障碍。

  1.2  方法 

  将出院回到社区时血糖仍未得到控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观察组给予为期10个月的强化教育,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  向每位患者配发教材 

  《糖尿病基本知识手册》、《糖尿病饮食指南手册》供阅读;病情自我监测记录本:包括每日的饮食、运动、血糖、血压、体重等内容记录。

  1.2.2  教育的实施与资料收集方法 

  由专职糖尿病教育护士负责,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患者从出院回到社区开始为期10个月的个体化教育、指导:采用交谈、观察、倾听等方式评估患者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出血糖控制不良的具体原因,制定个体化饮食、运动计划、减肥方案,有针对性地实施个体化强化教育、心理与行为指导。具体方法:采用个体化理论知识讲解;心理疏导、观摩和认识食物模型;阅读《糖尿病基本知识手册》 、《饮食治疗指南》;提问与讨论;动员、指导、督促、陪同患者参与运动,组织小组运动等形式;参加小组专题讲课、讨论与交流;指导自我监测方法、学会记病情监测日记。患者接受个体化强化教育时间:1次/周,1 h/次,持续至第10个月末,教育后评价、反馈教育效果,对未掌握的知识、未改进的行为再次强化教育,直至掌握、改进。强化教育第1天、第10个月末记录、评价相关代谢指标的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所得统计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处理。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略)注:*P<0.01。

    观察组教育前、后对比,上述各项代谢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教育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强化促使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行为、代谢状况改善明显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大多为肥胖体型,尤其是腹部肥胖者居多,饮食结构大多数不合理。通过强化教育显示患者的饮食、运动行为、心理状态、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代谢指标有明显的改善(P均<0.05),说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通过强化教育、控制饮食、坚持运动、减轻体重等途径能使大部分代谢指标有明显改善,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

  3.2  对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实施强化教育的作法与体会

  3.2.1  加强沟通,增强信心 

  告知患者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长期的、稳定的、持续性的、严格的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目标。患者只有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坚持锻炼,配合才能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3.2.2  调整饮食结构,制订个体化饮食治疗方案 

  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多半是肥胖体型或营养状况较好的糖尿病患者。故该类患者的饮食疗法以低糖、低脂、低蛋白、低热量为好。根据患者身高算出标准体重,根据标准体重、体型及活动强度确定每日所需的总热量,然后根据患者的生活条件、习俗、饮食喜好等制定出个体化的饮食方案。

  3.2.3  加强运动,制订并落实个体化运动处方 

  体育运动可促进糖的利用,减轻胰岛负担,使血糖下降。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不同条件制订个体化的运动方案,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我们的指导原则是:病情较轻、无并发症者采用慢跑、爬楼梯等有氧运动项目;年纪较大者活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心、肺功能不良、有糖尿病并发症者在病情许可情况下,以散步为主,2次/d~3次/d,坚持30 min/次,至少不少于20 min/次,因为运动15 min后机体才开始动员、利用糖原,如运动时间少于20 min降糖效果不明显。步行以70 m/min~100 m/min的速度进行[5]。强调循序渐进,如不能耐受可减少到50 m/min。运动时脉率为100次/min~160次/min(170-实际年龄)左右,运动后疲劳感于10 min~20 min消失为宜。

    由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缺乏,思想上不重视,对控制饮食、药物治疗、运动、血糖监测等执行不严格,致使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正确合理的健康教育,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态度、行为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对自身健康的维护能力,促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而且大多数老年患者记忆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上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或其他慢性疾病,治疗依从性较低。因此,对该人群更应加强健康指导。

【】
    [1]范秀珍.内科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8.

  [2]刘国良.糖尿病控制目标、操作及其评价[J].实用内科杂志,2001,21(9):521.

  [3]周庆.个体化运动疗法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