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洗胃体会
作者:董靖花,肖海燕,毕士林
【关键词】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洗胃
Experience of Washing Stomach in Neonates with Deglutition Syndrome
Key words:Neonate; Deglutition syndrome; Washing stomach
咽下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主要特点是出生后尚未开奶,即出现呕吐,进食后呕吐加重,非喷射性。呕吐内容为胎粪污染的羊水,呈泡沫黏液样。有时带绿色,有时含咖啡色血样物。但一般情况好,无呛咳,也无发绀。主要原因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吞入羊水过多,或吞入被胎粪污染或己被感染的羊水,或含较多母血的羊水,刺激新生儿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亢进而引起呕吐。多见于有难产史、窒息史,或过期产的新生儿。其发生率约占新生儿呕吐的1/6[1]。呕吐物易呛入气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严重危及到新生儿的生命与健康。我科通过对咽下综合征进行早期洗胃,大大缩短了患儿病程,使患儿能早日正常进食,防止了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洗胃体会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1月至2007年6月入住我科的咽下综合征新生儿118例,其中男67例,女51例;足月产95例,过期产13例,早产10例;顺产80例,经侧切术、胎头吸引等助产23例,剖官产15例;有窒息史合并轻、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重度不选,有高颅压症者不选)36例。所有患者均在出生后12 h内确诊。均排除其他内外科疾病引起的呕吐。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9例,常规组男38例,女31例;优化组男39例,女30例。两组在性别、胎龄、体重、呕吐轻重等症状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确诊后即刻给予洗胃。
1.2 洗胃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胃管体表测量法:即患儿取平卧位,头稍向后仰分别测量“前额正中发际—剑突”体表标志长度。优化组为测量“前额正中发际-脐”[2],体表标志长度为胃管插入的长度。其余操作均相同,采用快速插管法,即用液态石蜡润滑胃管前端后,沿鼻道置入,当胃管达咽部时患儿不做吞咽动作或在患儿哭声未屏气时,快速将胃管送入胃内。洗胃液,第1次用1%碳酸氢钠溶液,第2次用1∶2000的十六角蒙脱石溶液,具体操作步骤按操作常规[3]。置管成功后,固定胃管,先用20 ml注射器将胃内容物抽出,再用另一注射器,取1%碳酸氢钠溶液缓慢注入胃内,每次约10 ml~15 ml。之后稍作停留约3 min~5 min,抽出洗胃液用第1支注射器,每次抽出洗胃溶液的量应等于或大于注入的量,如此反复清洗4次~5次,直到洗出液澄清,若抽出的洗胃液比注入的少2 ml以上,视为洗胃液残留。累积残留>15 ml时,即使抽出的洗胃液不澄清也停止洗胃。洗胃液的注入速度控制在约30 s注入15 ml,不易过快或过慢。抽吸洗胃液的力度不易过大,以免损伤胃黏膜。洗胃液预热约(37℃~38℃)接近人的体温。每次洗胃完成之后,暂时保留胃管,无洗胃液残留的,在胃管内注入10%葡萄糖液10 ml,温度为38℃~40℃,观察30 min,无恶心、呕吐者拔除胃管。若有恶心、呕吐,2 h后给第2次洗胃,洗完后同样给10%葡萄糖液10 ml,观察无恶心、呕吐后拔管。以后每2 h喂10%葡萄糖液1次。至呕吐停止2 h后开始正常喂奶。每次喂完奶后,使患儿处于竖立位轻拍其后背部,使其排出胃内气体,同时洗胃间期和喂奶后要注意使患儿右侧卧位,有利于胃的排空,防止呕吐的发生。
2 结果
见表1。表1 两组洗胃方法效果情况例(略)
3 讨论
新生儿胃食管的生理解剖与成人有很大不同,其食管起端的位置,以喉的位置为准,入口处平第3颈椎到第4颈椎之间的椎间软骨,比成人高3个椎体[4]。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差,且较松驰。而幽门括约肌发育不好易发生胃食管返流。若胃管插入太短,达不到胃体部,胃管的侧孔不能完全进入胃内,则注入洗胃液时很容易刺激贲门引起恶心、呕吐。直接导致洗胃液不能尽可能多的被抽出,洗胃液残留发生。造成洗胃不彻底,需要第2次洗胃。十六角蒙脱石是一种新型消化道黏膜的强有力的保护剂。不仅能减轻毒素、异物等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而且还对毒素、异物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对胃黏膜损伤的修复有促进作用。在洗胃不彻底的情况下和胃黏膜有损伤时,能减轻各种刺激物对胃黏膜的损害,从而缓解呕吐。本文所选患儿均在第2次洗胃后不再呕吐,疗效显著。
【】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83.
[2]肖梦梨,张静,余锦芬,等.30例误服毒鼠药中毒的急救护理体会[J].四川生理杂志,2002,24(3):130.
[3]章晓辛.护基础[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84?185.
[4]贺生,刘安丽,胡庆甫,等.新生儿胃管插管的应用解剖[J].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23:507?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