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防护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孙桂媛 闻素秋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健康状况;对策

  精神科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护理对象是失去理智、缺乏自知力的精神病患者。护士在封闭的环境工作、面对特殊的群体、精神高度紧张、情绪郁闷,极易产生心理障碍。分析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精神科护理面对的重要问题。

  1 引起精神科护士精神紧张的原因

  1.1 护理对象的特殊性  精神科护理是一项特殊的护理工作,它既有综合护理工作所具备的技术专业性,如危重患者的抢救、躯体疾病的护理、各种注射及用药等,又有固有的特殊性,即它所服务的对象是大脑机能失调,言语紊乱,不能配合,甚至拒绝治疗或干扰护理工作的精神病人,护士在护理这些患者时心身的付出要大的多[1]。

  1.2  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  精神科护理工作面对的是缺乏自知力,缺乏理智的群体,患者冲动、自杀、自伤、外走等随时可能发生。据报道,20%~4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自杀未遂史[2]。患者常误认为护士是伤害他的对象而攻击。护士在工作中既要提防患者攻击,又要防止患者发生意外,心理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因而易导致心理疲劳[3]。

  1.3 护理工作超负荷,生活无  精神科的病情观察不同于综合科的数据化或仪器化观察,需勤巡视、细观察患者的言、行,以掌握患者的心理,尤其是夜班护士,必须不停的巡视、观察患者,因为夜间为患者走失、自杀等突发意外的高峰期,故必须集中精力,来避免一些差错事故的发生[4]。频繁的夜班导致生物钟极易倒错,引起睡眠障碍,更加使之产生心理疲惫感。

  1.4 护士自身因素  包括心身健康状况、工作能力、个性、人际关系、知识更新、事业竞争带来的紧迫感等,均可产生心理压力。

  1.5 护士社会地位及待遇偏低  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精神科护理工作常被误解和偏见,认为护理工作是与“疯子”打交道,低人一等;同时患者突发意外时,有的家属将责任全归咎于护士,要求追究责任并给予赔偿,给护士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2 对策

  2.1 加强责任心,正确处理患者的病态行为  护士应增强责任心,全面了解患者病史及病情特点,掌握沟通技巧,尊重、关心患者,并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健康宣传,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充分认识工作中的危险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2.2 增强观念  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经常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隐患安全,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安全,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2.3 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精神科护士职业是神圣的,是任何一个专业都不能比拟的。因此,护士应不断的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纠正社会对精神专科的偏见。

  2.4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前提,要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和失败,学会自我减压,敢于面对现实,谅解患者的病态行为;同事之间相互支持、鼓励和交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时宣泄心中的烦恼,培养广泛的业余爱好,学会自强、自立、自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及工作效率,缓解疲劳。

  2.5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护士社会地位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关心、尊重护士。同时与患者家属多沟通,取得家属理解。领导要支持护理工作,为护士提供多元机会,注重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工作积极性,减轻护士心理压力。总之,精神科护理工作因护理对象的特殊性、高风险性等导致护士多种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护士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其工作效率。因此,护士应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不断完善自我,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好地为患者健康服务。

  

  [1] 李涛,宫翠凤,张岩.精神科与综合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对照分析[J].民康医学杂志,2003,15(6):379

  [2] 赵梅,季建林.自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J].上海精神医学,2000,12(4):222

  [3] 高爱菊.精神科护理疲劳心理的原因与思考[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2,14(2):252

  [4] 李会香,赵玉香.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调查分析及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0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