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加臂丛神经小针刀松解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郑兆奎 何玉球 杨宇 吴志刚 余惠琴 郭丽冰 林远洋 卢惠娴 何燕华 于德文

【摘要】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加臂丛神经小针刀松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48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加臂丛神经小针刀松解治疗,1次·w-1,2次为1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程度,同时进行上肢Brunnstrom分级评定。 结果 视觉模拟评分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t研=51.323,t对=12.879,P均<0.01),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t=32.54,P<0.01)。上肢Brunnstrom分级评定,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经非参数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肢运动功能>Ⅳ级者由32.14%提高到92.86%;对照组则由70.0%提高到80.0%。研究组优良率96.4%,对照组为35.0%,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χ2=21.31,P<0.01)。 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加臂丛神经小针刀松解治疗肩手综合征操作简单,起效快,配合康复训练能够加快康复进程。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星状神经节阻滞;针刀松解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或Sudeck综合症,是脑血管病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约占12.5%~24.0%,个别报道高达70%,与性别、年龄、病因无关。66%的患者发生在发病后1 mo~3 mo,晚者可在发病后6 mo才出现[2],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探讨治疗肩手综合症的有效疗法,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加臂丛神经小针刀松解配合手法等康复治疗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6年1月~12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脑卒中后SH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脑卒中后SHS诊断标准[1];排除凝血系统障碍、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原发病及精神病患者。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47 a~81 a,平均(62.29±10.45) a;疾病严重程度:Ⅰ期12例,Ⅱ期12例,Ⅲ期4例。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8 a~80 a,平均(64.05±10.48) a;疾病严重程度:Ⅰ期8例,Ⅱ期9例,Ⅲ期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两组在相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臂丛神经小针刀松解及手法治疗,1次·w-1,2次为1疗程。星状神经节阻滞所用药物为1%利多卡因8 ml,采用前方入路,经C6给药,出现Honer’s征为成功标志。臂丛神经小针刀松解采用腋路臂丛神经触激手术入路,个别采用锁骨下臂丛神经触激术入路,于患侧腋横纹处在动脉搏动最强点外侧(或内侧)垂直进针刀,突破腋动脉鞘时可有一落空感,固定针刀深度小幅度摆动针刀体,以加强触激。一般术后关节挛缩会减轻或消失,张力降低,非常有利于手法推拿,松解治疗和功能锻炼。

  1.2.2 疗效标准 

  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疼痛程度,同时进行上肢Brunnstrom分级评定,所有评定均由同一治疗师进行。临床疗效评定:优:VAS减少≥6分,疼痛完全消失,肩手部水肿消失,无关节僵直挛缩,血液循环良好,肌力改善(≥Ⅲ级);良:VAS减少>3分,肩手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水肿消退,但仍留有关节轻微痛,皮红,温度略高;一般:VAS减少>1分,肩、手水肿有所减退,但关节活动仍受一定限制;差:VAS减少≤1分或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肩痛水肿无改善或出现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

  1.2.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处理,并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非参数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1。表1显示,VAS评分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均<0.01),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极显著性(t=32.54,P<0.01)。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略)注:两组间比较*(t=32.54,P<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Brunnstrom分级比较,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Brunnstrom分级(略)注:研究组上肢运动功能治疗前后经非参数检验P<0.05。
   
  表2显示,上肢Brunnstrom分级评定,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经非参数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肢运动功能>Ⅳ级者由32?14%提高到92?86%;对照组则由70?0%提高到80?0%。

  2.3 临床疗效 

  治疗后研究组优16例,良11例,一般1例,优良率96.4%;对照组优4例,良3例,一般10例,差3例,优良率35.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21.31,P<0.01)。


  3 讨论

  肩手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脑卒中后3 mo内患侧上肢肩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影响血管运动中枢,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可直接引起患肢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血管挛缩反应,产生局部组织营养障碍。临床表现初期肩、手浮肿疼痛,皮温升高,过多过度的腕部背屈时疼痛可加重;到中期,手部肌肉明显萎缩;晚期则有手部特征性畸形,留下终身残疾。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加臂丛神经小针刀松解治疗肩手综合征,意在改善交感神经功能,松解挛缩组织,改善张力,便于手法治疗。星状神经节为颈交感链上的神经节,由颈下神经节及胸1神经融合而成。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中枢作用[3]是通过调节下丘脑,维护内环境稳定功能,调节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使神经失调得到纠正;周围作用则可直接抑制肩背部、上肢的交感神经营养兴奋性,缓解痉挛和扩张血管,阻断血管运动障碍。针刀医学是70年代创立的新式疗法[4],特点是把针灸针与外科手术刀的两种长处融为一体,在治疗慢性关节疾病中充分发挥刀的剥离、松解和针的作用,对痉挛性疾病有较好效果。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上肢功能分级和疗效优良率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尤其早中期患者,有效率达100%。本治疗方法采用内外结合,优势互补,操作简单,起效快,配合康复训练能够加快康复进程,值得进一步探讨。

【】
    [1]郭玉璞,王文志,李允德.脑血管疾病专家论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351~354

  [2]燕铁斌,窦祖林.实用瘫痪康复[M].北京: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8~99

  [3]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第1版.天津:天津技术出版社,1996:188~190

  [4]任月林,任旭飞.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M].第1版.北京: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9~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