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生丝孢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丛生丝孢酵母菌

    【关键词】 丛生丝孢酵母菌;生物学鉴定

  1实验资料

  200309从我院1例无痛性血尿患者尿液中分离出一种酵母样菌,经鉴定确认为丛生丝孢酵母菌(Trichosporon pullulans, T.pullulans)[1]. 无菌操作下将菌接种于沙氏琼脂平皿及沙氏肉汤培养基上,35℃, 25℃分别孵育24, 48, 72, 96, 120 h和6 d,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将上述48 h培养菌落用接种针接种于玉米粉小培养基中,盖无菌盖玻片置无菌平皿中,加无菌湿纱布保温,35℃孵育48 h,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生长形态.  将待检菌落,用接种环直接接种于含有碳源和氮源等生化鉴定反应管中,以葡萄糖作为对照管,置35℃孵育箱反应24~48 h,观察结果. 挑取待鉴定真菌与无菌蒸馏水制成混悬液,划线接种于含有放线菌酮的沙氏琼脂培养基上,接种量为一接种环. 另接种1管不含放线菌酮的沙氏琼脂培养基作为对照. 置25℃培养3 d,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 两管均有生长判为阳性,表示对放线菌酮不敏感,能耐受. 有放线菌酮的斜面无生长或比对照管生长差,判为阴性,表示对放线菌酮敏感. 将待检菌接种于沙氏琼脂斜面后,将斜面置室温(25℃)培养5 d或更长时间直至菌落形成,检查菌落形成和显微镜下形态,如为霉菌相生长判为阳性. 药物敏感性试验(微量稀释法) 按照 1995年NCCLS推荐的酵母菌微量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案进行. 抵抗力试验包括: ① 对温度耐受性试验;② 干燥试验;③ 紫外线照射试验. 另用9 g/L盐水制成菌悬液,并调整其浊度为0.5麦氏单位,取500 μL菌悬液,注入小鼠腹腔内,观察其侵袭力. 本菌24~48 h培养菌落,经革兰染色后呈阳性,大小为5~9 μm,孢子呈圆形、卵圆形或长圆形,菌丝块内可见芽生孢子,无子囊及子囊孢子.  沙氏琼脂生长菌落灰白色,表面光滑,呈小米粒状. 培养48 h后,菌落开始为酵母样薄膜生长,大小为2~3 mm,灰白色,随后在中央出现细毛刺样菌丝,后乳白色菌丝覆盖菌落,背面呈淡棕色. 72 h后菌落迅速增大,表面放射沟纹状有皱褶,颜色呈深棕色,边缘呈纤毛状. 1 wk后菌落开始变黑,中心有颗粒状突起,有腐酸味. 25℃培养5 d后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出现霉菌相菌落. 沙氏肉汤中呈菌膜和沉淀生长. 同化试验阳性的糖类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木糖、阿拉伯糖、海藻糖、棉子糖、密二糖、纤维二糖、松三糖;同化试验阴性的糖醇类有乳糖、半乳糖、卫矛醇、核糖醇、山梨醇、肌醇. 不分解尿素,还原硝酸盐. 应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YBC卡鉴定为丛生丝孢酵母菌(鉴定概率>95%,鉴定生物编码为437311354). 本菌为耐受放线菌酮真菌(为双相型真菌). 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25℃培养5 d后,镜下出现霉菌相. 在BHIA培养基上37℃培养24 h后,镜下出现酵母相. 该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均敏感,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0, 0.25, 0.125, 0.06 mg/L. 本菌对温度、干燥、紫外线有一定耐受力. 60℃ 1 h, 100℃ 5 min可杀死菌丝和孢子;在干燥箱中60℃ 10 min, 100℃ 5 min可杀死菌丝和孢子;紫外线有效照射5 min可将90%菌丝和孢子杀死. 本菌侵袭力较弱,对正常小鼠一般不引起疾病,小鼠接种菌液后10 d未发生明显的病理体征;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心、肝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对肺、肾组织有轻微的病理变化,组织内酵母相呈细胞内感染.

  2讨论

  丛生丝孢酵母菌是一种酵母样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芽生菌纲,隐球酵母菌目,隐球酵母菌科,丝孢酵母属. Bergey'S细菌学鉴定手册第九版分类归毛孢子菌属,称出芽毛孢子菌[2]. 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该菌为双相型真菌,在48 h培养经革兰染色后呈阳性. 菌落形态35℃ 24 h培养,菌落灰白色,表面光滑,呈小米粒状,培养48 h后,菌落开始为酵母样薄膜生长,随后在中央出现细毛刺样菌丝,后乳白色菌丝覆盖,背面呈淡棕色. 72 h后菌落迅速增大,呈深棕色表面放射沟纹状有皱褶 ,边缘呈纤毛状. 在沙氏肉汤中呈现霉菌所特有的菌膜和沉淀生长. 在玉米粉琼脂小培养基上,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有较多的大小不等圆形和卵圆形孢子,营养菌丝较多,似倒置的树枝,可见到不分枝的粗短菌丝. 25℃培养5 d菌落形态和镜下形态为霉菌相生长. 对大部分糖类同化试验阳性,不分解尿素,还原硝酸盐. 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均敏感. 对温度、干燥、紫外线有一定耐受力. 侵袭力较弱,对正常小鼠一般不引起疾病,对肺、肾组织有轻微的病理变化. 我们的实验结果为今后对丛生丝孢酵母菌的实验室鉴定和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参考】

  [1] 丁振若,苏明权,樊新,等. 尿路真菌感染一例报告[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9):587.

  [2] Moylett EH, Chinen J, Shearer WT. Trichosporon pullulans infection in 2 patients with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An emerging pathogen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111(6):1370-1374.

【关键词】  ,丛生丝孢酵母菌

    【关键词】 丛生丝孢酵母菌;生物学鉴定

  1实验资料

  200309从我院1例无痛性血尿患者尿液中分离出一种酵母样菌,经鉴定确认为丛生丝孢酵母菌(Trichosporon pullulans, T.pullulans)[1]. 无菌操作下将菌接种于沙氏琼脂平皿及沙氏肉汤培养基上,35℃, 25℃分别孵育24, 48, 72, 96, 120 h和6 d,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将上述48 h培养菌落用接种针接种于玉米粉小培养基中,盖无菌盖玻片置无菌平皿中,加无菌湿纱布保温,35℃孵育48 h,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生长形态.  将待检菌落,用接种环直接接种于含有碳源和氮源等生化鉴定反应管中,以葡萄糖作为对照管,置35℃孵育箱反应24~48 h,观察结果. 挑取待鉴定真菌与无菌蒸馏水制成混悬液,划线接种于含有放线菌酮的沙氏琼脂培养基上,接种量为一接种环. 另接种1管不含放线菌酮的沙氏琼脂培养基作为对照. 置25℃培养3 d,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 两管均有生长判为阳性,表示对放线菌酮不敏感,能耐受. 有放线菌酮的斜面无生长或比对照管生长差,判为阴性,表示对放线菌酮敏感. 将待检菌接种于沙氏琼脂斜面后,将斜面置室温(25℃)培养5 d或更长时间直至菌落形成,检查菌落形成和显微镜下形态,如为霉菌相生长判为阳性. 药物敏感性试验(微量稀释法) 按照 1995年NCCLS推荐的酵母菌微量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案进行. 抵抗力试验包括: ① 对温度耐受性试验;② 干燥试验;③ 紫外线照射试验. 另用9 g/L盐水制成菌悬液,并调整其浊度为0.5麦氏单位,取500 μL菌悬液,注入小鼠腹腔内,观察其侵袭力. 本菌24~48 h培养菌落,经革兰染色后呈阳性,大小为5~9 μm,孢子呈圆形、卵圆形或长圆形,菌丝块内可见芽生孢子,无子囊及子囊孢子.  沙氏琼脂生长菌落灰白色,表面光滑,呈小米粒状. 培养48 h后,菌落开始为酵母样薄膜生长,大小为2~3 mm,灰白色,随后在中央出现细毛刺样菌丝,后乳白色菌丝覆盖菌落,背面呈淡棕色. 72 h后菌落迅速增大,表面放射沟纹状有皱褶,颜色呈深棕色,边缘呈纤毛状. 1 wk后菌落开始变黑,中心有颗粒状突起,有腐酸味. 25℃培养5 d后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出现霉菌相菌落. 沙氏肉汤中呈菌膜和沉淀生长. 同化试验阳性的糖类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木糖、阿拉伯糖、海藻糖、棉子糖、密二糖、纤维二糖、松三糖;同化试验阴性的糖醇类有乳糖、半乳糖、卫矛醇、核糖醇、山梨醇、肌醇. 不分解尿素,还原硝酸盐. 应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YBC卡鉴定为丛生丝孢酵母菌(鉴定概率>95%,鉴定生物编码为437311354). 本菌为耐受放线菌酮真菌(为双相型真菌). 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25℃培养5 d后,镜下出现霉菌相. 在BHIA培养基上37℃培养24 h后,镜下出现酵母相. 该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均敏感,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0, 0.25, 0.125, 0.06 mg/L. 本菌对温度、干燥、紫外线有一定耐受力. 60℃ 1 h, 100℃ 5 min可杀死菌丝和孢子;在干燥箱中60℃ 10 min, 100℃ 5 min可杀死菌丝和孢子;紫外线有效照射5 min可将90%菌丝和孢子杀死. 本菌侵袭力较弱,对正常小鼠一般不引起疾病,小鼠接种菌液后10 d未发生明显的病理体征;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心、肝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对肺、肾组织有轻微的病理变化,组织内酵母相呈细胞内感染.

  2讨论

  丛生丝孢酵母菌是一种酵母样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芽生菌纲,隐球酵母菌目,隐球酵母菌科,丝孢酵母属. Bergey'S细菌学鉴定手册第九版分类归毛孢子菌属,称出芽毛孢子菌[2]. 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该菌为双相型真菌,在48 h培养经革兰染色后呈阳性. 菌落形态35℃ 24 h培养,菌落灰白色,表面光滑,呈小米粒状,培养48 h后,菌落开始为酵母样薄膜生长,随后在中央出现细毛刺样菌丝,后乳白色菌丝覆盖,背面呈淡棕色. 72 h后菌落迅速增大,呈深棕色表面放射沟纹状有皱褶 ,边缘呈纤毛状. 在沙氏肉汤中呈现霉菌所特有的菌膜和沉淀生长. 在玉米粉琼脂小培养基上,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有较多的大小不等圆形和卵圆形孢子,营养菌丝较多,似倒置的树枝,可见到不分枝的粗短菌丝. 25℃培养5 d菌落形态和镜下形态为霉菌相生长. 对大部分糖类同化试验阳性,不分解尿素,还原硝酸盐. 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均敏感. 对温度、干燥、紫外线有一定耐受力. 侵袭力较弱,对正常小鼠一般不引起疾病,对肺、肾组织有轻微的病理变化. 我们的实验结果为今后对丛生丝孢酵母菌的实验室鉴定和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参考】

  [1] 丁振若,苏明权,樊新,等. 尿路真菌感染一例报告[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9):587.

  [2] Moylett EH, Chinen J, Shearer WT. Trichosporon pullulans infection in 2 patients with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An emerging pathogen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111(6):1370-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