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区部分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总体幸福感
Factors impacting on social adapt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in city of Xian
【Abstract】 AIM: To analyze the factors impacting on the social adaptabi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undergraduates in Xian. METHODS: A total of 584 freshmen from 4 colleges in the city of Xian were surveyed by General WellBeing Scale. Their personal information, such as hometown, type of their colleges, gender and their personality were registered and evaluate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un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RESULTS: The general wellbeing of the subjects tested was 75.21±12.95,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reported of American undergraduates and undergraduates in Jiangxi Province of China (P>0.05). It was not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but the traits of personality such as psychoticism, extroversion and neuroticism that were signific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ocial adaptability an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eral wellbeing came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sychoticism and extroversion (P<0.01, R2=41.1%). CONCLUSION: Personality i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for undergraduates social adaptability.
【Keywords】 undergraduates; social adaptability ; general wellbeing
【摘要】目的: 对西安地区不同类型大学生社会适应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影响社会适应的主要因素. 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西安地区4所不同类型高校的584名大一学生进行社会适应的调查. 同时,对不同来源地、不同学校、不同性别、父亲职业不同及人格在总体幸福感上的差异进行了方差分析. 结果: 西安地区部分大学生总体幸福感(GWB)为75.21±12.95,与美国大学生及江西大学生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人口学特征对社会适应性无显著影响(P>0.05),而人格特征的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等因子对社会适应的好坏有显著影响,且精神质和内外向具有交互作用(P<0.01, R2=41.1%). 结论: 人格因素是大学生社会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适应;总体幸福感
0引言
社会适应是个体逐步接受现存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1]. 现实观察显示:大学生在校园和走向社会后诸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都表现为或源于适应不良,而“马家爵”一类的校园恶性案件、自杀率逐年提高、成瘾、贫困生的疏离感更是让人触目惊心[2]. 因此,对在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适应性的最重要的心理指标是心理适应性,即在心理上达到认知和情感上的平衡状态的适应[3]. 其中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是最常用的指标.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 国外学者对SWB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关的测量工具包括:单项量表和多项量表,言语量表和非言语量表等,而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 GWB)是常用的工具之一[4]. 本研究采用访谈和调查的方法对西安地区部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现状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西安地区4所高校的大一年级学生584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理工院校103人,人文院校320人(外语类),类院校65人,军校(技术类)96人. 平均年龄(18.3±1.0)岁. 剔除信息不全的问卷35份,将549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首先考察西安地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人格特点,然后就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1.2方法
在大一学年即将结束时对上述被试进行了调查,为保证测验质量,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每组不超过40人,不限制总时间. 调查内容包括: ① 心理适应性采用GWB,主要考察被试近1 mo以来的个体主观幸福感,以GWB前18题的合计作为总体幸福感指标. 本研究在使用时将评价时间由“近1 mo”改为“上大学以来”. ② 人格测验.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5]. 共88道题,包括四个量表,分别为: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和掩饰性(L). ③ 同时搜集被试的一般个人信息,包括: 性别(男=1,女=2)、是否为独生子(独子=1,非独子=2)、父亲职业(工人=1,农民=2,干部职员=3,私营业主=4,无职业=5)、来源地(以秦岭和淮河为界分为: 南方=1,北方=2,西安地区=3)、学校(理工=1,人文=2,艺术=3,军校=4)等.
统计学处理: 单一样本t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等,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西安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西安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为: 75.21±12.95. 因该问卷无全国常模,遂将本研究结果与美国大学生(75.00±15.00)及刘富良等[1]报道的江西省大学生总体幸福感(76.28±12.33)进行比较,采用单一样本t检验,t值分别: 0.403(P>0.05), 1.98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西安地区大学生人格特征西安地区大学生在EPQ的4个因子上均与全国同龄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表现为:低P, 高E, 高N, 低L的特点,即低精神质、外向、情绪稳定性较差、天真的特点. 这个结果可能不仅反映了西安地区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还反映了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共同特点(表1). 表1西安地区大学生人格特征(略)
2.3西安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分析以EPQ的P, E, N, L均值为界,将被试分为高P和低P, 高E和低E, 高N和低N, 高L和低L. 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性别,生源,专业,独子,家庭,P, E, N, L的主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模型R2=0.455,仅P, E, N三个因素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为人格因素,其中低P, 高E, 低N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更强一些. 简化模型,仅考察了P, E, N三个因素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表2). 所建模型的R2下降不大,为0.411表明,高P合并低E类型的大学生更易导致主观幸福感低下.表2西安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析因方差分析(略)
心理适应是指在心理上达到认知和情感上的平衡状态的适应,社会适应是指在行为上能够符合外部环境要求的适应[6]. 一般而论,心理适应是社会适应的基础,社会适应是心理适应的外在表现,适应的核心是心理适应. 心理适应的主要体现就是主观幸福感,因此很多研究将主观幸福感(总体幸福感)作为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的指标. 在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中一直存在着分歧,如:在性别因素上,有研究认为无性别差异,而一些学者认为女生显著高于男生[7];在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有研究认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8]. 其他的研究则认为,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就很小了. 这主要是因为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还要受个体对物质的期望等主观因素的调节[9]. 本研究在多因素方差分析中发现,诸如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来源地,家庭,专业等因素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人口统计变量只能解释主观幸福感变化的很少部分[10]. 本研究虽然没有直接调查家庭收入,但对父亲职业进行了调查,父亲职业可以通过家庭收入和家庭教养两条路径对学生产生影响. 但本研究未发现父亲职业不同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有显著差异. 因此主观幸福感应由其它因素来决定.
主观幸福感在不同时间是相当稳定的,它与稳定的人格特质高度相关. 人格的五因素,即:开放,尽责,和谐,神经质和外倾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不同. 神经质和外倾分别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有较高的内在敏感性,起着气质性作用,而其他三因素不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郑雪[11]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与内外倾维度正相关,与神经质负相关. 本研究不仅支持这一结论,另外还发现精神质和内倾和外倾具有交互作用,那些高精神质合并内向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更低.
虽然EPQ的L分量表是一个效度量表,但其分数的高低还能反映出被试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因此本研究将L做为一个因素放入方程,推测那些低L分者由于社会化程度低,具有天真、淳朴的个性,因而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但本研究的结果并不支持这种推测,L因素和主观幸福感无明显关系.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人格因素中的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外向维度是社会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
[1] 刘富良,黄艳萍,唐日新.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 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2005,6(1):46-47.
[2] 王学臣,牛庆忠.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状况调查[J]. 健康心杂志,2001,9(4):271-272.
[3] 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版), 2001,1:19-23.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 北京: 心理卫生杂志社,l999:246-247.
[5]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等.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 心理学报,2000,32(3):317-323.
[6] 陈建文,王滔. 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J]. 湖南师范大学科学学报,2003,7(4): 90-94.
[7] 张雯,郑日昌.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61-63.
[8] Mroczek DK, Kolarz CM. The effect of age 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happiness [J]. J Pers Soc Psychol,1998,7(550):l333-l349.
[9] 徐维东,吴明证.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 心理科学, 2005,28(3):562-565.
[10] Diener E, Eunkook MS, Richard Eeta1.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J]. Psychol Bull, 1999,125(2):276-294.
[11] 郑雪.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