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儿童单纯性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筛查出的肥胖儿童和匹配的正常儿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配对χ2检验结果表明,高出生体重儿肥胖发生的危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2.29倍(P<0.01);低出生体重儿肥胖发生的危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2.00倍(P>0.05)。曲线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儿童体质指数(BMI)与出生体重之间呈现“U"形分布(P<0.05)。 结论 高出生体重与低出生体重均为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出生体重;儿童;单纯性肥胖;病例对照研究
肥胖是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并对儿童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长发育、智力、心理行为特征等均有影响〔1〕。影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因素众多,出生体重则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它不仅反映胎儿宫内的生长和营养状况,也是决定出生后生长水平和速度以及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关于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一。为此,本文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曲线拟合技术对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于2005年12月随机抽取深圳市南山区5所小学和长沙市开福区10所小学为本次研究的调查现场。所选学校所有6~9岁学龄儿童为本研究第一步的筛查对象,共6 288名。筛查出肥胖儿童226名,其中男性178名,女性48名。将筛查出的226名肥胖儿童作为研究病例,按照1∶1匹配原则,选择226名与病例年龄(±6个月)相近、性别相同、体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对共计226对进行调查。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09对,有效应答率为92.5%。
1?2 方法
(1)诊断标准:采用儿童超重肥胖诊断标准数据〔2〕。肥胖儿童标准为等价于成人体质指数(BMI)≥30[(BMI=体重/身高2(kg/m2)]的儿童,体重正常儿童标准为等价于成人20≤BMI<25的儿童。(2)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包括儿童一般资料、父母一般资料、出生时情况。出生体重<2 500 g为低出生体重,2 500~3 999 g为正常出生体重,≥4 000 g为高出生体重〔3〕。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的父母亲填写。(3)测量方法:依据儿童标准体格检查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配对χ2检验及曲线拟合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452名儿童,发现高出生体重儿童79名,其中肥胖组儿童53名,对照儿童26名;共发现低出生体重儿童8名,其中肥胖儿童5名,对照儿童3名。
2?2 高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关系(表1) 表1 肥胖与正常儿童高出生体重发生率的比较(略)注:OR=2?29,95%CI=1?39~3?77,χ2=10?565,P=0?002
以高出生体重为暴露因素。结果显示,高出生体重儿肥胖发生的危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2?29倍,经配对χ2检验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低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关系(表2)
以低出生体重为暴露因素。结果显示,低出生体重儿肥胖发生的危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2?00倍,经配对χ2检验,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肥胖与正常儿童低出生体重发生的比较(略) 注:OR=2?00,95%CI=0?38~10?43,χ2=0?167,P=0?688
2?4 儿童BMI与出生体重的关系
为进一步描述儿童BMI与出生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儿童BMI为纵坐标,以出生体重为横坐标绘制线图。结果表明,儿童BMI与出生体重之间呈现“U"形分布,进一步应用曲线回归拟合儿童BMI与出生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得曲线回归方程为:Y=32?302-8?626X+1?388 χ2,该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出生体重与低出生体重均可能为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3 讨 论
近年来,国外已有学者注意到出生体重与后天肥胖及代谢性疾病呈“U”形分布,即低出生体重与高出生体重可能均是后天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4〕。高出生体重儿由于在出生时就生成了大量的脂肪细胞,且脂肪细胞一旦形成则不会消失,为肥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故胎儿期肥胖易形成学龄期乃至青春期肥胖〔5〕。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胎儿期宫内营养不良或生长发育迟缓,出生后可能存在食欲亢进反应,即由于胎儿期的反馈调节,对摄入能量的利用率增高,出生后如果家长在喂养方式上不当,就会增加儿童期发生单纯性肥胖的危险,该假说已经得到了动物模型的证实〔6〕。目前,国内研究表明,出生体重与儿童肥胖之间存在相关关系〔7-9〕。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梁凤英〔10〕等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单纯性肥胖与出生体重并无相关关系;徐秀〔11〕等研究认为,早产低体重儿肥胖发生率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本研究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高出生体重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由于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较低,本次研究对象中仅有8例低出生体重儿,故低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之间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儿童BMI与出生体重的关系曲线,儿童BMI与出生体重之间仍呈现明显的“U"形分布,即低出生体重和高出生体重均会增加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
【】
〔1〕Daniels SR.The consequences of childhood overweight and obesity[J].Future Child,2006,16(1):47-67.
〔2〕Tim J Cole,Mary C Bellizzi,Katherine M Flegal,et al.Establishing a standard definition for chil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orldwide:international survey[J].BMJ,2000,320:10.
〔3〕乐杰.妇产[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8-155.
〔4〕Ozanne SE,Fernandez-Twinn D,Hales CN.Fetal growth and adult diseases[J].Seminars in Perinatology,2004,28:81-87.
〔5〕闫淑娟,卢秀英.0~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因素研究[J].儿童保健杂志,1999,7(1):5.
〔6〕Vickers MH,Breier BH,Cutfiled WS,et al.Fetal origins of hyperphagia,obesity and hypertension and postnatal amplification by hypercaloric nutrition[J].Am J Physiol,2000,279:83-87.
〔7〕邵继红,黄水平.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1):1329-1330.
〔8〕张晓宏,孙长颢.营养代谢的程序性影响与肥胖发生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8):994-996.
〔9〕刘军祥,黄宗能,苏红卫.儿童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9):1032-1033.
〔10〕梁凤英,姚其星,曾宪柳,等.儿童肥胖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预防医学,2001,7(2):73.
〔11〕徐秀,郭志平,王卫平.不同出生体重儿0~6岁体格生长水平特点[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72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