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中山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现状调查
作者:梅华 乔晶 李晓枫 曲海 于世才 王国辉 许晶瑶 高晓虹
【关键词】 糖尿病患病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疾病谱、死亡谱正在发生变化,以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导致我国社区居民致病、致残及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主要原因。2000年大连市的慢性病调查资料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6?89%,高于1996年全国流行病调查水平的3?21%。本文通过对我市中山区常住人口进行糖尿病的抽样调查,进一步了解我市社区人群近5年糖尿病患病率变化趋势及控制现况,为今后在社区有针对性地开展糖尿病的健康及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大连市中山区随机抽取两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2个居民委,选择20~74岁居住超过5年的常住居民。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及体检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居住时间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身体锻炼情况等)、被调查人群对慢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身体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测量;同时,检测服糖后2?h血糖值。糖尿病的诊断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
1?3 统计分析
将资料录入机,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及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572人,其中男性280人,女性292人。
2?2 糖尿病患病情况
本地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7%;按照年龄不同,将其分为20~44岁、45~54岁、55~64岁及65~74岁4个年龄组,比较不同年龄组糖尿病患病率水平,经χ2趋势检验,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P<0?05);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危险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象的体质指数、高脂血症、工作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家族史及腰臀比等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家族史及腰臀比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见表1。表1 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略)
2?4 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显示,能够正确回答糖尿病常见症状为“三多一少”的居民占60?5%;知道肥胖人易得糖尿病的占59?1%;而了解糖尿病有较强的遗传性的仅占52?3%;能够正确掌握控制体重和适当锻炼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知识的占54?7%;了解患糖尿病后容易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眼病及肾病等并发症的占72?9%。
3 讨 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0?7%,明显高于2000年的调查 果(6?89%)。这可能与人们生活条件改善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带来的一系列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增加有关,其中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肥胖、吸烟和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及心理压力增加等。有研究显示,血清总胆固醇高于正常值范围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正常人群的4?9倍,腰臀比≥1?0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是腰臀比<1?0人群的5?1倍,有糖尿病家族史者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加〔1〕。本次调查也证实,中心型肥胖(腰臀比>0?9)、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家族史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其中,家族史属于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但肥胖、高脂血症则为糖尿病的可控制因素,特别是中心型肥胖者,患病的危险性更大〔2〕。有研究表明,脂质异常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可能会减少50%〔3〕。社区居民对疾病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疾病的防治效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区人群对糖尿病的知晓率仅为63?93%,同时,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的调查显示,本区居民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仅为50%~70%,说明对该社区居民还需加强健康。只有通过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在居民中普及糖尿病知识,提倡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纠正可控制的危险因素,才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
【】
〔1〕刘尊永,程锦泉,彭吉,等.深圳市居民糖尿病危险因子与Ⅱ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34(4):232-234.
〔2〕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creening for diabetes[J].Diabetes Care,1997,20(1):22-23.
〔3〕Sequeira RP,Al Khaja KA,Damanhori AH.Evaluating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diabetes mellitus:a need for better control?[J].J Eva Clin Pract,2004,10(1):1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