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对技能训练干预效果评价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薛朝霞,梁执群,薛云 时间:2010-07-12
应对是决定生活事件是否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1]。有关研究表明,大学生中消极应对方式已非常严重[2]。消极、不成熟的心理应对方式不仅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3-6]。因此,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提高大学生心理应对能力,是值得重视并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应对技能训练,评价其应对能力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山西医科大学2005级临床医学专业全部新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一系的学生103人作为干预组,二系的学生105人作为对照组。对干预组的学生实施应对技能训练,对照组不给任何干预。2组研究对象除艾森克问卷[7]中神经质人格得分不同外,其他各项内容(性别、城乡、内外向、父母文化及职业等)均衡可比。

  1?2  方法  (1)干预前对2组艾森克人格及其他一般情况进行均衡性检验。并于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心理问卷对2组学生进行应对能力测查,通过比较干预前后2组应对能力得分的不同,来判定干预效果。测量应对能力的心理问卷包括代表个体应对资源的自我接纳问卷[7]、代表社会应对资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代表行为应对方式的应付方式问卷[8]。自我接纳问卷包括自我评价与自我接纳2个因子,共1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接纳程度越高。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个因子。应付方式问卷包括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自责、合理化6个分量表,共62个条目,每个条目答案选是得1分,否为0分。(2)对干预组的学生实施为期4周(每周2次、每次2学时)的应对技能训练。训练围绕认知应对、情绪应对、行为应对3方面内容,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结合游戏活动、角色扮演、知识竞赛、案例分析、即兴演讲、歌曲欣赏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知情意多方位干预。具体干预内容和方法如下:(1)适应新生活;(2)压力与挫折认知应对;(3)压力与挫折情绪应对;(4)压力与挫折行为应对;(5)开发个体应对资源;(6)丰富社会应对资源;(7)明确奋斗目标;(8)回顾。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协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自我接纳问卷得分比较  2组大学生在神经质人格方面不均衡,同时神经质人格又是应对能力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以自我接纳问卷各因子干预前后得分差(后-前)为因变量,以组别为自变量,以神经质人格为协变量,对干预组与对照组各因子得分差进行协方差分析,见表1。

  2?2  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社会支持问卷得分比较  分别以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的干预前后得分差(后-前)为因变量。以组别为自变量,以神经质人格为协变量,对干预组与对照组各种支持得分差进行协方差分析,见表2。

  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大学生干预前后自我接纳得分差(略)

  表2  干预组与对照组大学生干预前后社会支持得分差(略)

  2?3  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问卷得分比较  分别以各种应对方式的干预前后得分差(后-前)为因变量,以组别为自变量,以神经质人格为协变量,对干预组与对照组各种应对方式得分差进行协方差分析,见表3。

  表3  干预组与对照组大学生干预前后应对方式得分差(略)

  3  讨论

  本次评价结果显示,干预组大学生干预后自我接纳程度明显提高,提示干预可有效增加个体应对资源。同时证明,成年后人格也是可以改变的,尤其是大学阶段的大学生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干预组大学生干预后社会支持特别是主观社会支持明显提高,提示干预可有效增加社会应对资源。进入大学是青年期的一个重要转折,在影响个体转折期适应的诸因素中,社会支持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境资源,在个体的适应中占有首要地位。社会支持作为重要的社会应对资源,一方面可通过情感安慰、倾诉等方式缓解个体的压力与应激,提高个体安全感、价值感和接纳感;另一方面可减少个体可能遭遇的压力事件,使个体对环境更为接纳,减少负性情绪体验,从而使个体的适应更为顺利。干预组大学生干预后解决问题方式明显增加,退避、自责、幻想方式明显减少,提示干预可有效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更加成熟。一方面反映课堂中的行为演练、角色扮演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个体和社会应对资源增加的必然结果和有力证明。本次干预研究证明,应对技能培训对提高正常大学生应对能力的近期效果很好,远期效果如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1〕 姜乾金.应对研究近况[J].临床医生,1999,27(1):16-18.

  〔2〕 Freda Patterson,Caryn Lerman,Vyga G Kaufmann,et al.Cigarette smoking practices among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re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J].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2004,52(5):203-210.

  〔3〕 肖计划,许秀峰,李晶.青少年学生的应付方式与精神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杂志,1996,4(1):53-55.

  〔4〕 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J].青年研究,2000,(6):40-48.

  〔5〕 陈琦,吴志功,苗逢春.年轻大学生忧虑的问题、应对策略和寻求帮助的行为[J].心理与,1998,4:26-31.

  〔6〕 G Evelyn LeSure-Lester.Effects of coping styles on college persistence decisions among latino students in two year colleges[J].J College student retention,2003-2004,5(1):11-22.

  〔7〕 中国行为医学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音响出版社,2005:36-38,188-189.

  〔8〕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127-131,1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