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急性期电脑康复仪应用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慧敏,马越岭 时间:2010-07-12
急性脑血管病有很高的致残率,随着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将会有更多的人罹患此病,这也就意味着将出现更多的残疾人。康复是指应用一切有关的措施,以减轻致残因素或条件造成的影响,并使残疾者回归社会。康复疗法种类很多,其最基本的最积极的是由患者积极主动进行或参与的,也是直接的功能锻炼,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动治疗包括各种理疗、针灸、按摩、牵引等方法。对于脑血管病急性期刚过,病情稳定,肌力却较差的患者不能主动活动锻炼,这时,适当的被动活动结合理疗,对机体某些功能起调节和增强作用,可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我院自2002年购进北京宝润佳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CRI-A电脑康复治疗仪(产品标准号:Q/HDBRJ001-2001,产品注册号:京药管械[准]字2001第2260175号)以来,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年3月~2005年12月我科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为脑梗死和脑出血,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除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病初患侧肢体肌力0~3级,病程中无意识障碍。治疗组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42~81岁,平均65.3岁;脑梗死45例,脑出血11例。对照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43~82岁,平均66.2岁;脑梗死44例,脑出血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药物治疗均按《神经病学》(第5版)上脑梗死和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原则用药,并对急性期的康复训练给予指导,包括患侧上下肢功能位的摆放,向健侧或患侧侧卧时的姿势摆放,并训练翻身、坐起、站立、平衡、行走和手的功能等[2]。

    治疗组同时对脑梗死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一般病后2~5天)时即开始加用电脑康复治疗仪,对脑出血患者意识清醒,病后10~14天开始加用治疗仪,均每日1次,每次30min,10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急性期过后患侧肢体肌力恢复情况,按《神经病学》中6级肌力记录法评定,并在6个月后随访,用Barthel氏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3]评定疗效(ADL1:完全恢复日常生活;ADL2:恢复日常生活或可独立进行家庭生活;ADL3:家庭生活需人帮助,拄拐可行走;ADL4:卧床不起,但保持意识;ADL5:植物生存状态)。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性期过后患侧肢体肌力恢复情况 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肌力恢复情况比较注:两组比较治疗组肌力增长例数及肌力增长幅度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两组患者6个月后随访生活能力(ADL)情况 见表2。表2 病后6个月两组生活能力比较注:两组比较治疗组 6个月后生活能力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与功能重建是其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基础,可塑性指在结构和功能上修正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的现实,部分神经元的损伤,可通过临近完好部分神经元的功能重组或较低级的中枢神经系统部分代偿,脑皮质的神经重建是脑血管病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基础[4]。目前国内外有关报道指出[5,6],脑卒中偏瘫后的康复作用与疗效经证明是有效且被各家公认的,且康复开始越早,疗效越好。国内缪鸿石等[7]主张,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体征不再进展48h,GCS评分>8分,即可开始康复治疗。

    理疗能增强局部血液循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神经肌肉营养,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防治肌萎缩,增强肌肉收缩功能,促进脑组织内血管扩张,缓解血管痉挛,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对脑出血能加速渗出物与血肿的吸收,促进神经组织的再生修复[8]。

    CRI-A型电脑康复仪是利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研制成功的新一代治疗仪,产品特点:(1)突出人体电生理特性:在模仿人体肌纤维动作的基础上采用的基波为对称双向脉冲波形,并利用各种函数波进行调制,形成了调频、调幅的组合治疗波形;(2)无电解和刺痛感:低频至中频的宽频带范围输出,具有抗适应性作用,能使患者在无刺痛感的情况下获得相应的治疗作用,从而加速病症的恢复过程;(3)全电脑化设计:充分发挥电脑软件的智能特性,根据电疗理论和专家的临床经验编制了适应各种病症的电脑处方,使用简便;(4)具有电路自动保护功能,确保使用的安全性。该产品将设定的时间,治疗强度以及不同频率的方波、正弦波、指数波、锯齿波、梯形波和三角波波形程序固化在芯片中,芯片产生的脉冲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后,连接电极片作用于人体,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该仪器内设处方用于各种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肌肉麻痹、萎缩、痉挛、瘫痪等症状,能局部消炎、止痛,促进神经肌肉功能康复,对急慢性脑血管病、多发性神经炎、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废用性肌萎缩、骨质增生等疾病均有一定疗效和作用。

    偏瘫患者在早期运动训练的同时进行理疗,可互相补充,最大限度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致残,提高生存质量[9]。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时往往先被送到综合,而多数综合医院,特别是基层综合医院,虽对药物治疗很重视,但缺乏正规的康复医师,且对急性期是患者康复的关键阶段认识不够,结果,急性期未注意保持患肢功能位摆放和进行充分的被动运动而造成关节挛缩等合并症,给后期的康复医疗带来很大困难,影响康复的疗效,如果能引进一些简单实用的理疗机器,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早期应用,可明显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提高康复疗效,有利于以后肢体进一步康复。

    另外,本次中还观察到一些对肢体康复不利的因素,如患者年龄偏大(70岁以上),患病初肌力较差(0~1级),康复开始较晚(急性期后才开始),康复时间短(少于1个疗程),康复过程中自己锻炼不积极主动等,以上因素均影响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所以康复治疗中要注意重视早期康复(对预防并发症、改善肢体功能非常重要),强调持续康复,多指导多监督,同时注意患者的心理康复和家庭成员的参与,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康复效果。

    【】

    1 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刘和玉.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与重症救护.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74.

    3 朱镛连.神经康复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28.

    4 史玉泉.神经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232.

    5 倪朝良.脑血管病的临床康复.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34-36.

    5 Duncan PW,Goldstein LR,Horner RB,et al. Similar motor recovery of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ies after stroke.Stroke,1994, 25(6): 1181-1188.

    6 缪鸿石,朱镛连.脑卒中的康复评定与治疗.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621-1622.

    7 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151.

    8 姜贵云,杨晓连,守跃国.康复治疗时脑血管病恢复期运动功能的影响.康复医学杂志,2002,5(17):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