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控制在科研过程评估中的作用
健康网讯:
在科研计划的管理中,课题必须经过申报、评审、批准等一系列程序,并获得相应的研究经费资助,才能够立项而进入运行轨道。通常人们将项目的申请、评审及批复称为前期管理,而将立项后研究计划的落实、实施和进展情况及工作等归为项目的后期管理。随着“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型科研机制的提出,对科研活动的每一个过程进行评估的意义日益显著。过程评估也可以称为形成性评估,它通过对科研课题运行的监督和控制,以起到检查进度、发现问题、提供信息和纠正偏差的作用。那么,利用控制论的原理,即根据反馈信息或循环因果链提供跟踪目标和自控行为的机制进行过程评估,能否成为一种改进科研活动的有效手段呢?本文即旨在与同行共同商榷。一、信息畅通与及时反馈科研立题后,自身就形成了一个开放系统,其内部及内外之间都将发生信息交流。在科研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为了充分了解计划的进展情况,常常设有一些相应的检查方式,例如各类基金课题与科技计划所设立的“资助项目年度进展报告”、“项目执行情况中期考核”等,目的就在于传递各项有关科研课题进展情况的信息,进行内外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按照反馈控制原理,正在运行中的科研活动系统获取这些信息的过程,正是信息输入系统的过程,这种将信息输入科研活动系统后,再把此系统的输出信息重新引向输入端,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控制方式,就是科研课题活动的反馈控制。科研活动本身是动态的,信息流在系统中运动、传递,再回到受控客体,这时候的评估信息对照原来的科研计划所预定的目标便可能显示出不同的反应:①反馈信息与原有目标一致;②反馈信息与原有目标发生了偏差,而这种偏差可能超越了原有指标,也可能未达到原有指标。在这个反馈控制系统中,无论是那一种信息,都应该迅速而准确地反馈到输入端,以便科管部门和课题组正确评估课题的执行过程。根据课题的规模和目标,以及课题的进展情况,可以设立半年评估和年度评估等不同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准确而迅速地反馈课题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修正研究目标或改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甚至于对某些课题作出中止的决策。科研课题活动是由若干个不断进行着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系统组成,与某些界系统不同,它的运动不可缺少地有人这一因素的参与,而人在其中的影响常常不是以量的概念所能描述的,这也是科研课题活动系统的特性之一。因此,在对该过程评估时,准确反馈,减少甚至消除主观的人为因素影响,实事求是地反映课题活动的情况尤其显得重要。当然,要使科研课题活动的反馈控制如同机器控制一样准确无误是言过其实,即使是自然科学中也存在着主观性,但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则是过程管理及控制的职责之一。如果在信息的传递、接收、处理、存储和反馈过程中误差值过大,那么,反馈到受控客体所产生的偏差就将产生不必要的调节和错误的控制。因此,在科研课题的活动中,信息的畅通与反馈的相对准确便成为过程评估的首要条件。 |
二、适度调节与目标控制
科研活动本身是一种带有不确定性的非线性运动,由于它的开放性,诸多的子
系统之间、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各种交流和反馈,这样,科研活动
过程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一些偏离原课题设计目标、主要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的现象
,当然,这种偏差所导致的系统的不平衡可能是达不到原设计目标,也可能超越了
原设计目标。但无论是哪一种,反馈控制系统都应对科研活动过程进行调节,即按
照科研活动的总目标来调节活动过程,以使其达到新的平衡,或称为新的稳态。
怎样掌握调节的度呢?我们可对过程评估的结果进行分析,例如将课题分为五
个档次,A档:完成质量均优,超越了原设计目标;B档:偏离了原设计目标,然而
却有新思维、新发现、新方法等产生;C档:按计划完成课题;D档:完成计划不好
,未达到原设计目标的课题,或者是由于某些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课题进
度延期或中止;E档:由于某些因素影响,课题根本未开展。然后可根据不同课题
的具体情况,找出造成偏差的主要原因和关键,进行相应的适度调节。如:①修正
设计,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材料、经费预算等内容;②校正期望值,包
括预期目标等;③中止某些无法继续进行的课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财、物的
浪费。
科研活动过程评估中的信息、反馈和调节,共同组成了实现目标控制的先决条
件。而整个过程评估的运行可由简图来表示。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化了的流程图。实际上,无论科研活动的内部,或是与管
理部门外部,都存在着相似的反馈控制。就科研管理部门来讲,在科研课题活动系
统的运行过程中,应不断地根据系统输入的信息进行跟踪、监测进度、发现问题,
并及时了解影响课题进展的原因,对照科研计划进行信息的处理,作出合理的过程
评估,再将这种合理的评估信息输出并反馈到起始端,使得科管部门能在管理方面
尽力给予支持,排除影响因素,促进课题按计划目标进行。
三、负反馈与科研不可预见性
如果把科研过程评估简单地看成是一些数字的统计,或者只是通过审阅报表以
检查课题能否按时、按研究计划完成,并实现预期目标,那么这种评估的作用和意
义是不完全的。
研究,尤其是科学的研究,其本身存在着许多不可预见性。根据自然
科学研究的特性,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应用性研究、应用性基础研
究和基础性研究。在科研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对具不同特性的研究课题,评估的方
式也应具有相应的差异。首先,对于应用性研究的考核评估,无疑应根据其在课题
设计时所提出的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来进行,衡量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也考
虑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超越设计的创新;其次,对于应用性基础研究和基础性研究,
由于此类课题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并遵循科学研究逻辑的不性,即和任何事物
一样存在着许多突发性、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其直接的目的是探索自然界的本质
和规律,并在国际竞争中,依靠新的思想、新的发现、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占有一
席之地。由于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跨学科跨行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不断产生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加深了基础性研究的不可预见性,也为此类研
究课题的过程评估增加了难度。
在反馈控制中,我们遇到的调节活动输出的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的关系常常
分为两种:一种是反馈信息与原输出信息相同,另一种则是在二者之间存在一种相
反的作用,而后者实际上是一种负反馈现象。科研课题(尤其是应用性基础研究和
基础性研究课题)在原计划时所设计的预定目标,由于研究本身所存在的不可预见
性等特点,在运行过程评估中输出的反馈信息便会有偏离预定目标的负反馈存在。
这种反馈可能是科学发现和创造性思维的萌芽,也可能是实验所得出的否定或推翻
原设计的结果。但无论如何,科研活动中的负反馈,对研究人员来讲,都是捕捉机
遇、发现创新、修正目标的好机会;而对管理人员来说,则应该以此为契机,起到
扶植创新、淘汰低水平重复课题的调节控制作用。
综上所述,在科研过程评估中,应该通过课题是否按研究计划实施,以及运行
情况的信息反馈,从这些课题中发现真正有竟争力的新内容,进一步加以扶植;或
者了解到某些课题具有在研究计划时未预见到的进展和创新,促使科技人员提出新
的预期目标。在其中,携带偏差信息的负反馈控制无疑是科研过程评估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而正是这种反馈和调节活动,起到了科研过程评估控制科研课题计划执
行管理系统平衡的作用。
[1]莫伊谢耶夫著,吴仕康译.人和控制论.北京:三联书店,1987∶81-85.
[2]苏越.科学发现中的逻辑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26-12
9.
[3]肖明.管理纲要.北京:红旗出版社,1987∶34-36.
[4]金吾伦.跨学科研究引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