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工程技术队伍和医学工程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2
1 全国医学工程技术队伍的现状
在我国6.6万多所中约有1.6万多所县级以上医院拥有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约10万余人。其中县级医院约4.5万余人,省市级以上大医院5.5万余人。县一医以下五万多所医院基本上没有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具体表现为:
1.1学历偏低和知识老化
知识老化和学历偏低是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中的普遍现象。就湖北省的情况看:地市级三甲医院(含三甲)以下的医院医学工程人员中基本上没有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的,大专学历的为数不多,中专学历或转行过来的占大多数;基础差、知识陈旧,外语水平低,因此对新科技的新设备维修起来相当困难。有的毕业分配到单位后,动手能力差、长期不能独立胜任工作,这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经验有关,也与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师资力量、实习、实验条件有关。
1.2 人员编制比例明显偏低
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外医院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占医院科技人员的15%—20%,而我国三甲医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却不到1—3%。再从医疗设备资产配置的比例上看,发达国家的医院是每100万元医疗设备资产配备1人,而我国医院一般在30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资产的配1人,地市级三甲以下(内含三甲)医院1000万元设备资产配备不到1人。
1.3 医学工程技术队伍人才流失
“重医轻工”,医学工程科室得不到重视,大有关、停、并、转之趋势。例如:部分医院(内含三甲级医院)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划归后勤科、总务科、药材科或医务科代管;学校把从事医学工程专业教学人员划归数理教研室;职称、住房等个人问题得不到较好的解决,造成具有本科和本科以上高学历人员流失。
2 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基地的现状和矛盾
80年代后期,卫生部在全国五所医科大学建立了五个仪器培训中心。进入90年代后,先后有60所高校陆续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学专业的本科和大专班。其中有40多所理工院校培养的是学术型、工程型和技术型人才,其毕业生不适于维修。有21所医学院校和9所中等卫生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且前者也不愿从事维修,而后者又只能对低、中档医疗设备,对高精尖的医疗仪器设备又显得力不从心。高职、高专教育方可解决这一矛盾。
3 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医学工程专业应解决的问题
3.1 办学力量问题
根据中专开办该专业的情况,主要是财力、物力、人力不足。因此,要想在高职、高专院校内办好医学工程专业,必须要吸取中专办此专业时的教训,在全国有一定基础的几所高职、高专内集中力量把该专业办好。也可以走医学与工科院校联合办学之路。
3.2 专业名称问题
医学工程,顾名思义就是医学与工程技术结合,使诊断工程化。医疗器械维修专业实际上就是医学工程专业。“维修”一词给人的印象是技术性不强,招生时就不吸引人,毕业后就业也难。据了解全国高校办该专业的名称也五花八门。建议卫生部应对该专业名称作一个统一的冠名。
3.3 课程设置问题
专业教材名称过于陈旧和杂乱,各自为阵。例如“常备”原先讲的是钳工,电、氧焊,显微镜和581光电比色计一类简单分析仪器的内容,而现在的内容全是的医用检验仪器,所以应改为“医用检验仪器”;“医电”是大学的一门专业,它是心电图机、超声诊断仪等医用仪器的总称,而不是一门课程。建议教育部、卫生部对该专业课程的命名和设置作统一规定。
3.4 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是要有一支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懂维修的双师型教师组成的专兼教师队伍。在现在暂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把从事医学工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充分利用起来,过渡一下。同时该专业的教师应属主科教师,而不应该附属数学物理教研室,应单独成立医学工程教研室。这样,可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
3.5 实验室建设问题
据了解办有该专业国家二类本科院校实验室的问题都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因此高职、高专在创办医学工程专业时,一定要有关部门财力上的扶持。可以先把电工学、学实验室先建起来,用以解决专业基础课开设多项学生实验课的问题;而对医疗仪器设备几门专业课的实验应建一个“医疗仪器设备实验室”;对制冷设备还要建一个“制冷设备实验室”。在财力不足的初期,后两个实验室可在临近有实力的单位寻求实习基地,而后逐步过渡。
3.6 教材建设问题
由于我国出版政策的诸多原因,限制和影响了人们编写出版著作的积极性,这不利我国医学工程事业的。建议卫生部组织全国的专家、教授和维修技术人员一起合作统一编写一套专业教科书。因为抓好教材建设是办好一个专业的重要环节。
3.7 生源问题:
培养目标是决定生源的关键。笔者认为培养目标除了卫生部门外,还应面向药监、计生、技术监督部门。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以行政手段规定在所属单位成立专职管理部门。美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旨在解决临床医疗工程技术问题,对工程技术人员实行统一管理的临床工程部门。早在1985年美国410家医院就有94%的医院设置了附属独立的临床工程部。还有医疗器械公司、计量、计生系统也大量缺乏维修人员。这样就业面广了,生源就没有问题。如果生源多,该专业就可以办成一个系。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建议教育部、卫生部应尽快解决上述问题和出台“医学工程法”,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国医学工程技术队伍的稳定与发展,促进以维修为主的医学工程专业中、高等实用型人才教育基地和医学化发展。
[]
[1] 雷元义,我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创办医学工程专业的探析[A].卫生职业教育,2001,(总122、123):46—48.
[2] 辅皋鸣 ,医疗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素质的建设[C].医疗装备,2003,(4):39—40.